
長壽面
過生日最普遍的食俗是吃長壽面。這種習俗最早出現在唐代。[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上:“唐人生日多具湯餅。”湯餅就是面條。[宋]馬永卿《懶真子》卷三:“必食湯餅者,則世所謂長命面者也?!薄缎绿茣ず箦鷤魃稀ね趸屎髠鳌份d:唐玄宗移情別寵,想把發妻王皇后廢了,王皇后惴惴不安。有一天,她哭泣著對玄宗說:“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邪?”玄宗未得勢時,曾與王皇后渡過一段艱難的日子,艱難到無錢過生日的程度。有一年玄宗生日,王皇后的父親阿忠脫下身上穿的紫色短袖上衣換了一斗面為玄宗做生日面條。這一事例告訴我們,過生日時吃長壽面的習俗唐代已經流行。
過生日為什么要吃面條呢?有一種傳說是漢武帝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談到人的壽命長短。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贝蟪紪|方朔聽后大笑了起來,眾大臣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中1寸長,活100歲,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有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眾人聽后也大笑起來。隨著這一傳說的流傳,人們真的以為人中長、面孔長,人的壽命也長。由于“面孔”的“面”與“面條”的面音同字同,于是民間便拿吃長面條象征臉面長,以此祈求長壽,因此就有了生日吃面條的習俗。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但也只是一個滑稽取樂的故事而已。把生日吃面條習俗的由來牽扯到這一故事上,估計是現代人的牽強附會,因為清代不少學者曾提到這一故事,如李漁《閑情偶寄》卷三、獨逸窩退士《笑笑錄》卷三、王棠《燕在閣知新錄》卷二十八等,但沒有一個人說生日吃面條的習俗跟這一故事有關系。
《清稗類鈔·風俗》中談到孩子“彌月”(滿月)習俗時說:“或饋人以生面及炒熟之面,面條長,取其綿綿不斷,長壽之意也?!鄙粘悦鏃l其實也是用長長的面條象征壽命的綿長,并沒有什么更深的含義,也不需要傳奇事件的誘發。吃長壽面時還要配上雞蛋,雞蛋能孵出小雞,是生命的象征,與長長的面條配合起來,蘊涵著人們對長壽的期盼和祝愿。有些地方吃雞蛋時,把雞蛋煮熟剝了皮,在臉上滾一滾,然后才吃,這叫“滾運”,象征著在新的一歲里好運滾滾而來。
由于生日主人要吃長壽面,所以親友們也把長壽面作為生日饋贈的常選禮品。一些富裕人家凡遇親友大壽,則派人送去一大筐壽面。壽面的長度多在三尺以上,一般要湊成雙數。擺放壽面時先要將壽面裝成一圈圈的面束,盤成高高的塔形,給人以高聳的感覺,然后在頂上插上壽字,外面再罩以紅綠縷紙拉花,隱喻做壽者福星高照,壽運綿長。
如今人們過生日時,吃長壽面的現象已不是很普遍了,其地位已被生日蛋糕所取代。
壽星

歷史上有兩個壽星。一個指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頭二宿,即角、亢二宿。《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保蹠x]郭璞注:“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钡诙€壽星指南極老人星,簡稱老人星,西方叫Canopus,即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祝壽習俗中人們崇拜的一般是南極老人星。[宋]許景衡《橫塘集》卷四《上時相壽五首》之三:“南極老人今日見,西樓明月夜來圓。”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詩話》“米元章書無量老人詩句”條云:“余家有米元章書‘長壽庵’三字,后題兩句‘人是西方無量佛,壽如南極老人星’。不知古人詩句或元章自作也。”這都說明后人心目中的壽星就是南極老人,而非角、亢。
早在周朝的時候,人們就已立廟奉祀南極老人。[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五:“周立壽星祠于下杜亳,時奉焉?!薄妒酚洝し舛U書》:“于杜亳有三社主之祠、壽星祠。”唐司馬貞索隱:“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壽?!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袄潜鹊赜写笮牵荒蠘O老人?!碧茝埵毓澱x:“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為人主之壽命延長之應……見,國長命,故謂之壽昌,天下安寧;不見,人主憂也。”[唐]瞿曇悉達《唐開元占經》卷六十八《老人星占》:“《黃帝占》曰:老人星,一名壽星,色黃明大而見,則主壽昌,老者康,天下安寧;其星微小,若不見,主不康,老者不強,有兵起?!笨芍韵惹匾詠砣藗兗聪蚰蠘O老人祈求長壽安康。生日習俗出現后,由于其祝愿長壽的內容與壽星崇拜的宗旨相契合,所以壽星崇拜很自然地成了生日禮俗的一部分。最先把壽星祭祀納入生日禮俗的是唐玄宗,他要求朝廷在他的生日千秋節之時祭拜壽星。玄宗不但祭拜南極老人,同時也祭拜角、亢,為了長壽,他哪個壽星也不敢怠慢。從此以后,當一個人過生日的時候,親友們喜歡送壽星畫或繪有壽星圖案的禮物。宋代田錫《咸平集》卷十六《乾明節祝圣壽》:“古字數行仙藥訣,蛟綃十幅壽星圖?!边@是寫宋太宗的生日乾明節臣子們送的壽星圖有十幅之多。[宋]張綱《華陽集》卷三十四《代人上鄭相生日三首》之一:“四方爭獻壽星圖,祝公千歲身長健?!闭f的是宋徽宗時的宰相鄭居中過生日時四方爭獻壽星圖的事。元代方回《戊戌生日》詩之二:“客舍逢生日,鄰家送壽星?!痹獰o名氏《漢鐘離度脫藍采和》第二折:“今日是我生辰之日,眾伙伴又送禮物來添壽。兄弟,將壽星掛起,供養擺上。”康熙六十大壽的時候,諸皇子皇孫進獻的禮品中有眾多的壽星圖畫和壽星雕塑,如宋代李小仙畫的“壽星圖”、“萬年竹壽星”、“琥珀壽星”、“如意玉壽星”、“竹壽星”、“玉壽星”、“竹根壽星”、“琥珀南極壽星”等(《萬壽盛典初集》卷五十四)。這些事例反映了過生日時送壽星習俗的盛行。

壽星并不是專送成年人或老人的禮物,小孩生日也可以送壽星?!都t樓夢》第六十二回寫寶玉過生日,“張道士送了四樣禮,換的寄名符兒,還有幾處僧尼廟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兒,并壽星、紙馬、疏頭,并本命星官值年太歲周年換的鎖兒。家中常走的女先兒來上壽。王子騰那邊,仍是一套衣服,一雙鞋襪,一百壽桃,一百束上用銀絲掛面。薛姨娘處減一等。其余家中人,尤氏仍是一雙鞋襪,鳳姐兒是一個宮制四面和合荷包,里面裝一個金壽星,一件波斯國所制玩器。”這當中就有兩件壽星。
我們熟悉的壽星形象是一個禿頂突額、須眉皆白的持杖老人,如年畫中的壽星圖、工藝品中的壽星塑像等。從歷史上來看,壽星的這一形象是明代以后才出現的。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繪于元代)上的南極老人形象是一副帝王的模樣,跟正常的人沒什么區別。但在明代呂紀的《南極老人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壽星已經演變成了額頭突起的老人了。
壽星的額頭為什么要隆起呢?有一則民間傳說解釋說:壽星母親懷壽星九年,仍不能分娩,十分著急,就問肚子中的孩子:“兒啊,你為什么還不出來?”沒想到尚在母親腹中的壽星竟然回答說:“如果家門口的石獅雙眼流血了,我就出生?!备舯诘耐婪蚵牭竭@話,就急忙把豬血涂在石獅雙眼中。壽星的母親見了,誤以為石獅的雙眼真的流血了,就告訴腹中的兒子:“門口的石獅雙眼已經流血了,你快出來吧?!眽坌锹勓?,急忙從他母親腋下鉆了出來??墒且驗槟攴菸醋?,壽星出來后,頭就變得長而隆起了。這只是一個有趣的解釋性故事而已,并非是理性的探求。
有人認為壽星頭是返老還童的現象。老人和小孩有諸多體貌特征上的相似,比如初生嬰兒頭發稀少,老年人也是一樣,而頭發少自然額頭就顯得很大。這一解釋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頭發稀少并不會造成額頭隆起的現象。
我們認為壽星額頭的隆起是道教長壽觀念的體現。道教修煉內功的道士把人腦內部劃分為九個區域,稱為九宮,分別是明堂宮、洞房宮、丹田宮(又叫泥丸宮)、流珠宮、玉帝宮、天庭宮、極真宮、玄丹宮和太皇宮。關于各宮在腦中的具體位置,《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經》中介紹說:“凡一頭中有九宮。兩眉間上卻一寸,為明堂宮;卻入二寸,為洞房宮;卻入三寸,為丹田宮;卻入四寸,為流珠宮;卻入五寸,為玉帝宮;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上一寸,為極真宮;丹田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上一寸,為太皇宮?!本艑m之中各有神君居住。其中丹田宮處于九宮的中央,住在丹田宮的神君叫泥丸君,他是人腦的主宰,統帥著其他各宮神君,其他神君在泥丸君的統一協調下發揮各自的作用,保障了人體正常的思維和行動,所以泥丸君在人的機體生命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道教認為泥丸君跟人的壽命密不可分,所謂“神存則生,神去則死”([宋]白玉蟾《紫清指玄集》)。南極老人是道教神系中的一位大神,他的泥丸君能使人長生不死,這是壽星泥丸君的與眾不同之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十八《老子中經》:“泥丸君者,腦神也,乃生于腦,腎根、心精之元也。華蓋鄉蓬萊里南極老人泥丸君者,字符先,衣五色珠衣,長九分,正在兆頭上腦中,出見于腦戶目前,思之長九分,亦長三寸,兆見之言曰:南極老人使某甲長生,東西南北,入地上天,終不死壞迷惑,上某甲生籍,侍于道君,與天地無極?!钡ぬ飳m本來就有“昆侖”之稱?!蹲锨逯感罚骸笆且灶^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又名昆侖。”為了突出壽星丹田宮的高大,以表明其與眾不同,人們便塑造了額頭隆起的壽星形象。

額頭隆起的壽星老人已成為中國傳統福壽文化的標志性形象,深受大眾的喜愛,至今仍盛行不衰。2002年,山東平邑縣在境內的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巖上雕刻了一尊壽星巨像,雕像高218米,寬198米,利用山體依山就勢雕鑿而成。壽星白須飄逸,一手拄鳩杖,一手托仙桃,慈眉善目,笑迎游客,給人以和藹可親之感。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雕像,高度為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的三倍,被載入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不但是當地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也必將在福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文學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