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東方》雜志曾以《夢想的中國》和《夢想的個人生活》為題,組織過一次征文活動。由于選題新穎,有話可說,因此一百多位知識精英和文化名流都參與了這一活動。他們或表達新年感言、個人理想,或預見國家前途、社會走向,或干脆拒絕幻想做夢……這些文章,用該刊主編胡愈之的話來說,那就是“有甜夢,又有苦夢;有好夢,又有惡夢;有吉夢,又有噩夢;有奇夢,又有妖夢;有夜夢,又有白日夢”,可謂各抒己見,氣象萬千。前些年有人將它們編輯成書,取名《夢想的中國》,為后人再現了當年的這道思想風景線,無疑是做了一件好事。據該書編者說,不知是什么原因,其中沒有魯迅的夢想,有些遺憾。
無獨有偶的是,該書也沒有收錄胡適的夢想。我不知道魯迅是否參與這一活動,但是胡適卻參與了。在胡適遺稿中,有一篇《為〈東方〉雜志“新年的夢想”欄所寫的應征答案》。在談到“夢想的中國”時,胡適是這樣講的:“話說中華民國五十七年(西元1968)的雙十節,是那位八十歲大總統翁文灝先生就職二十年的紀念大典,老夫那天以老朋友的資格參預那盛大的祝典,聽翁大總統的演說,題目是《二十年的回顧》……”翁文灝雖然當過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但他當時還是學者,尚未從政。胡適有此夢想,可能與翁正在參與國防設計委員會的籌備工作有關。據說該委員會成立后,“一大批知名學者與蔣介石建立起了一種聯系,使得國民黨及南京政府的政治生態也發生了某種變化”。由此可見,胡適對南京國民政府還是充滿期望的。
在談到“夢想的個人生活”時,胡適的想法出人意料。他說:“我夢想一個理想的牢獄,我在那里面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監禁。在那里面,我不許見客,不許見親屬,只有星期日可以會見他們??墒俏铱梢宰x書,可以向外面各圖書館借書進來看,可以把我自己的藏書搬一部分進來用……”他還說:“如果我有這樣十年或十五年的夢想生活,我可以把我能做的工作全部都做出,豈不快哉!”我不知道這算不算黑色幽默,但是就現實而言,這種“理想的牢獄”,仍然是個遙遠的夢。據說《東方》雜志的這次征文是胡愈之的創意。但是卻遭到其上司、商務印書館“老板”王云五的反對。王云五與胡適是至交,不知胡文未能發表是否與此有關。
1935年初,胡適又以《新年的夢想》為題,在《大公報》“星期論文”專欄發表文章。該文是在火車上完成的。胡適說,他在旅途中遇到一位外國人,對中國富人納稅少、貧民納稅多表示不解,覺得這種“殺貧濟富”的稅收制度是“最不公道的罪惡,是全世界文明國家所決不容許的”事情。因此,胡適的第一個新年夢想是,“在這個新年里可以看到中國賦稅制度的轉變”。這讓我們想到如今煤老板或房地產開發商一夜暴富的情景以及社會貧富懸殊的狀況,其實也和現行的不合理的納稅制度有關。在旅途中,胡適還聽說另一位外國人去剛開張的上海國際大飯店吃飯之后,曾感慨地說:“這里的華麗和舒服都夠得上第一等了,可惜不是中國今日頂需要的?!迸c此同時,胡適還看到一方面是交通部新官邸的落成典禮,一方面交通部門失職,致使農民的糧食運不出去。因此,他的第二個新年夢想是:希望政府能通過“減政裁人”等政策,“來幫助解決民食的問題”。此外,胡適還夢想全國真正的統一,夢想肅清全國匪患,夢想學術界的進步,也夢想全國精誠一致地對付外來侵略。
1937年初,胡適再次為《大公報》星期論文撰稿,標題是《新年的幾個期望》。1936年是個多事之秋,隨著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6月份爆發對抗中央的兩廣事變,年底又爆發振奮人心的綏遠抗戰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胡適說:“多年夢寐里害怕的‘一九三六’,居然度過去了。我們在全國歡呼的喊聲里送出了舊年,迎進了新年?!币虼怂牡谝粋€期望是“今年必須做到憲政的實行”,第二個期望是“蔣介石先生努力做一個‘憲政的中國’的領袖”。他認為實行憲政不僅是頒布憲法,更應該養成法治習慣。在這方面,蔣介石應該成為遵守憲法的模范。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帶走了歷史人物和他的夢想。如今又值新年到來之際,回顧歷史人物的夢想與期望,留給后人幾多思索和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