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公安部新聞發言人、作家武和平在研討黑社會現象時說起“飛蠅逐肉”的現象。他提出,有一個“蒼蠅和肉”的關系,我國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多集中于礦產、運輸和各類市場,肉動了,蒼蠅也跟著飛,形成“飛蠅逐肉”的現象。
這個比喻很形象。無論鮮肉還是臭肉,蒼蠅都愛叮,如果是臭肉,蒼蠅的嗅覺器官靈敏得很,老遠就能聞到臭味,便成群結隊追逐而來。其實,不只是黑社會現象,凡是腐敗領域,都可看到“飛蠅逐肉”的現象。
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權力密集、暴利密集的行業,堪稱第一大肥肉。天津市原檢察長李寶金、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安徽省原副省長何閩旭等一批高級領導干部都先后栽倒在這一領域,他們大搞官商勾結、官商聯盟,甚至形成了特殊利益集團。于是,一方面房價暴漲,廣大工薪階層不堪高昂房價重負,只得望房興嘆,視安居樂業為夢想;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大房地產商卻賺得盆滿缽滿,和他們緊密勾結的一些官員也發了大財,還一個勁地鼓吹房價還要繼續高速上漲才符合所謂市場供求規律,頑固地和中央政策搏弈,根本置國計民生于不顧。
銀行金融業是又一塊吸引飛蠅的肥肉。中國銀行原副董事長、中銀(香港)集團原總裁劉金寶,中國建設銀行原行長王雪冰,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恩照,中信嘉華銀行原董事長金德琴,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朱小華等銀行金融業巨子紛紛栽倒在現任崗位上。王雪冰為追求女明星,一次生日禮物就是價值200多萬元的豪華轎車;而劉金寶為了把情人塑造成他在中學時代未能追到的心中偶像,竟不惜耗費400萬元對情人進行全身整容,荒淫無恥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在提拔干部上一言九鼎說了算的一把手和組織部長職位也是容易吸引飛蠅的肥肉。黑龍江省原副書記、組織部長韓桂芝,江蘇省委原組織部長徐國健,黑龍江省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等高官都靠賣官發財,受賄款動輒上千萬元、數千萬元。河南省上蔡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艾滋病重災區的原縣委書記楊松泉不僅貪污、挪用國家撥給的防治艾滋病專款,也靠賣官大肆斂財。“想要富,動干部”,他在任期間一共調整了大約700名干部,一般局長標價20萬、30萬元,一些關鍵部門局長的位置則要60萬元、80萬元,上蔡人稱其為“楊半億”,也有人稱其為“楊全億”,而該縣2005年全縣財政收入只有8000多萬元。
交通、工程領域也是貨真價實的肥肉,成為腐敗的重災區。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倒臺的交通廳局長已經達到17人之多。河南省交通廳前后三任廳長曾錦成、張昆桐、石發亮則連續“先腐后繼”,鋃鐺入獄,震驚全國。
這樣的肥肉還有不少,如社保基金數額巨大,一些人早已盯上了這個目標,上海出現不法商人張榮坤勾結高官挪用32億元社保基金就是一個典型;再如國企高管人員經濟犯罪層出不窮,一些手握經濟大權的國企老總成為“高危人群”,“飛蠅逐肉”現象在這些領域十分活躍……
要消除“飛蠅逐肉”的腐敗現象,除了要消滅蒼蠅之外,還要注意對“肉”自身的消毒和保護,克服與彌補體制上的各種弊端和漏洞,要由“運動式反腐”進展到制度反腐,舍此別無良策。陳毅元帥有詩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用民主和法制建立起完整、完善的監督機制,才能保證讓一切“伸手派”難逃法網。這樣,“飛蠅逐肉”現象不僅會大大減少,即使出現了這一現象也能及時果斷處置,如果“肉”本身也變臭腐爛了,那就不惜動手術將這塊腐肉一起割掉,用新的機制培育防腐肌體,徹底消除滋生蒼蠅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