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對河北省館陶縣的蛋雞產業鏈進行觀察和調研,對該縣蛋雞產業的物流體系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館陶縣蛋雞產業供應鏈整合的四個轉變。另外,本文還總結了目前中國物流建設尤其是農村物流建設的四大誤區。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農產品物流;蛋雞產業
中圖分類號:F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4-0064-04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ing on the industry chain of laying hens of Guantao county Heibei province from the angle of MSC and logistics, analyses its logistics system of laying hens in the county in detail, and brings forward four changes in the coordinating of the supply chain. Finally, the paper sums up four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gistic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country.
Key words: SCM; farm product logistics; industry of laying hens
館陶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全縣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實有耕地面積44.6萬畝,總人口29.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萬人,是河北省貧困縣和省級扶貧重點縣。館陶縣農作物以玉米、小麥、大豆和棉花為主。全縣蔬菜面積14萬畝,是全省蔬菜產業重點縣,被命名為河北省蔬菜之鄉。副業以蛋雞養殖為主,2005年全縣蛋雞存欄
1 768萬只,人均67.3只,居全國之首;禽蛋產量16.82萬噸,人均630公斤。全縣蛋雞養殖專業鄉鎮5個,養殖專業村發展到93個,規模養殖戶達到1.4萬戶。館陶縣被公認為“中國蛋雞之鄉”。
1館陶縣蛋雞產業物流現狀
經過十幾年的建設,館陶縣已經簡單地建立起自己的農產品物流體系,尤其是蛋雞產業的物流體系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成為帶動館陶縣農民經濟的一個重要力量。圖1為蛋雞產業的物流體系示意圖。
目前,全縣已形成邯鄲(館陶)金鳳禽蛋農貿批發市場(簡稱金鳳市場)龍頭企業一個,規模的孵化場13家,飼料加工廠(點)132家,從事雞蛋收購批發和第三方業務代理的企業和個人達到80多家,飼料、獸藥銷售門市102家,雞籠生產廠3家,紙箱廠8家,蛋托廠15家,雞糞加工廠3家。據不完全統計,圍繞鮮蛋運輸的大型車輛達90多輛,三馬車達1 600多輛。蛋雞產業的物流體系建設是館陶縣物流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進行蛋雞產業的物流研究對館陶縣下一步的農村建設有很現實的作用和意義。

2館陶縣蛋雞產業物流體系分析
蛋雞產業在館陶縣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館陶縣蛋雞產業物流體系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2.1一個龍頭企業
在館陶縣的農村物流體系尤其是蛋雞產業的物流體系中,金鳳市場是一個龍頭。它位于河北省南部、毗鄰山東省聊城市,地處106國道與309國道的交匯處,總投資1.6億元,占地300畝,恒溫倉庫30間。市場是以禽蛋交易為主,集蔬菜、水果、飼料、獸藥批發儲運為一體的大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全國肉禽蛋類批發市場十強市場,全國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場。2005年,市場交易額達到31.2億元,其中鮮蛋交易量40多萬噸,交易額22.1億元,占市場總交易額的73%,產品銷售到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金鳳市場在全縣的蛋雞產業中起著信息中心、流通中心的作用。飼料、雛雞、養雞用具、疫苗、毛雞、雞蛋的交易、倉儲、流通大都在市場內進行。圖2為金鳳市場核心地位示意圖。
2.2復雜的交易、流通網絡
館陶縣的禽蛋交易流通方式是以金鳳市場為主要場所。圖3為館陶縣雞蛋交易流通示意圖。
在雞蛋交易、流通的過程中,處于重要地位的批發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集中在金鳳市場內。在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這里的第三方物流。在館陶的蛋雞產業供應鏈中,這種第三方物流企業只能算是“初級的第三方物流”。它們是和全國大中城市一些大型超市和批發商結合成同盟關系的一些個體私營企業。這種企業通常是由原來的批發商和一些搞貨運中介服務的企業轉變而來。它們通常只有一間辦公室、一臺電腦、兩部電話、2~5名工作人員。他們和客戶簽訂長期的合作合同,為客戶提供收購、存儲、運輸服務,與客戶分享利潤,并收取相應的信息、人力費用。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
2.3落后的硬件設施、設備和信息共享技術
由于農村經濟水平落后,相對于城市而言,物流體系建設起點低、起步晚、速度慢。雖然近幾年來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大型的交通運輸倉儲設施,如港口、機場、高速公路、物流中心等非常之少,而像叉車、托盤、箱式貨車等物流設備也很稀缺。同時面臨著農產品自身流通要求較高和農產品流通領域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的現實,從而導致館陶縣蛋雞產業整條供應鏈的信息流不暢,甚至堵塞,供應商、蛋雞養殖戶、批發商之間的信息共享不能實現,造成信息孤島,各個部門、企業幾乎是在閉門造車。這樣的結果就是生產、運營能力的嚴重不足或過剩,資源浪費十分嚴重。
3館陶縣蛋雞產業供應鏈整合的四個轉變
由于館陶縣原有蛋雞產業不是在政府全局協調整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現代物流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思想的指導和規劃,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進行物流的再認識和供應鏈重新整合。通過詳細的調研和分析,本文提出了館陶縣蛋雞產業供應鏈整合的建議,即四個轉變。

3.1觀察視角的轉變——集成供應鏈管理思想
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中國農村普遍存在著各縣鄉領導在農村建設尤其是物流體系建設中只注重局部某一行業部門而不能從全局考慮出發的現象。例如,館陶縣的飼料生產企業、蛋雞養殖戶和批發商都有自己的協會,政府也為各個部門提供優惠政策、技術支持。但是各個部門或企業都不能跳出自己的圈圈從全局的角度衡量館陶縣蛋雞產業鏈的整體利益和效益,導致局部優化、整體利益惡化的結果。因此政府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成立專門的產業鏈協調管理部門,把蛋雞產業鏈的供應商、養殖戶、批發商看作一個集成的供應鏈,促進蛋雞產業的整體效益的提高。
3.2供應鏈性質的轉變——“流通型”+“加工型”
原有的館陶縣蛋雞產業只是簡單的禽蛋交易,沒有禽蛋的深加工,產品附加值很低,只是簡單的“流通型”供應鏈。目前館陶縣正在引進禽蛋和毛雞的深加工項目,包括蛋黃粉、雞精的生產加工,肉雞分割,如果相應項目能夠順利投產,那么不僅豐富和延長物流鏈、構建新的物流模式,而且對于發展館陶縣蛋雞產業乃至全縣經濟大有益處。
3.3金鳳市場職能的轉變——“信息中心”+“宏觀調控平臺”
雖然金鳳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是全國肉禽蛋類批發市場十強市場,全國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場,但是市場的信息化水平還是很低的。金鳳市場作為館陶縣縣屬部門,在館陶縣蛋雞產業信息化過程中應該扮演“信息中心”和“宏觀調控平臺”的角色,不能僅僅作為一個大型粗放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應該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的協調組織能力,把金鳳市場建設成政府宏觀政策的調控平臺和政府、蛋雞養殖戶、供應商、各級客戶的信息中心。信息交換的方式是通過金鳳市場的網站、建立市場與各村、養殖園區、大型養殖戶的電子顯示屏幕,廣播等。如圖5所示。

3.4雛形3PL的轉變——向正式的3PL轉型
前面提到的初級第三方物流主要從事雞蛋的交易和運輸代理業務,從某種程度上只能算是貨運代理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信息化水平極低、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管理落后、導致服務水平和信用較差的現象,很多甚至沒有工商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為了能夠適應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拓展業務和經營范圍,這種類型的企業應該向正式的第三方物流過渡。本文認為在農村現有條件下不可能很快將這種雛形第三方物流轉型為正式的第三方物流,目前切實可行的途徑主要是在現有金鳳市場或者106國道和309國道交匯處建立一個園區,組建一個大的聯盟,從而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業務范圍可以擴大到雞蛋、水果、煤炭等各個領域,引進物流方面的相應人才、技術來提高管理的軟件和硬件水平,為日后進一步擴大規模和轉型打好基礎。
4農村物流建設中的四大誤區
在農村實習期間,通過和基層農戶、商販及縣鄉領導的溝通交談,發現從普通的群眾到縣市的各級領導,對物流都存在著很大的認識誤區,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
4.1物流就是“物的流通”
由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在中國尤其是農村起步很晚,因此物流這個詞匯不僅在農村范圍是新鮮陌生的,就是一定級別的領導們也只是把物流的理解停留在字面的“物的流通”上,認為物流就是貨運倉儲,發展物流就是組建車隊、建立倉庫。其實物流是一個涉及各種管理理論和技術的跨學科的綜合知識,不僅包括簡單的運輸倉儲,現代物流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GPS、GIS、EDI、條碼及RFID、電子商務、ERP都在現代物流中得到了實施和應用,現代物流已經遠遠超越了簡單的“物的流通”的概念。
4.2物流是搖錢樹
由于近年來物流受到了很高的重視,很多領導盲目認為物流是一棵搖錢樹,是一個利潤豐厚的行業,建立了物流中心、倉庫和車隊,財源就會源源不斷。很多市縣領導也紛紛提出自己轄區的物流建設規劃藍圖和目標,一時間全國物流園區建設紛紛上馬,但最終很多都由于建設以后使用率低、維護成本太高而停止使用。雖然物流被稱為第三利潤源,但其實物流是一個低利潤的行業,搞物流說白了就是一個“省錢”的方式和途徑。
4.3物流是發動機
很多省市甚至縣一級政府都在搞物流,因為他們看到國內外經濟發達的地方都有完善的物流體系,盲目的認為物流是經濟建設的發動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通過發展物流便可以帶動省市縣的經濟發展,這就搞錯了物流與經濟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物流是在社會經濟需求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場經濟作用或者政府的統籌規劃下發展壯大起來的,然后再對經濟起更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當地的經濟本來就不發達,沒有很大的物流量,區位交通優勢又不明顯,那么就完全沒有必要浪費資源大搞當地的宏觀物流。在“十一五”物流規劃中提到的九大物流區域的中心城市、25個一級節點城市及41個二級節點城市都是按照現有城市的物流組織量來劃分的。所以,物流不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原動力,而是經濟發展的提速器和潤滑劑。
4.4物流就要高投入、自動化、信息化
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是規模化、信息化,國內外大型物流園區和電子商務的出現且日益興盛也證實了這一點。但是,在我國農村現有經濟和農民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很多理論還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犯了理論脫離實際的錯誤。在館陶縣,蛋雞養殖戶懂得使用因特網的幾乎為零,在金鳳市場內80余家飼料供應商、雞蛋批發商和各種代理商中只有不到10家使用因特網,很多人根本就從來沒有使用過電腦。在這種背景下,盲目推行電子商務是很不現實的,同時農產品流通領域盲目建物流中心也是很不現實的。目前我國各大城市的農產品流通有相當大的比例是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匯集和轉銷的。由此可見,農產品批發市場在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必然會長期存在,并發揮重要的作用。
5結束語
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建設農村物流體系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培育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館陶縣作為我國農村的一個縮影,其物流體系的現狀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農村物流體系的建設情況。希望本文提出的關于館陶縣蛋雞產業供應鏈的整合建議和農村物流建設中存在的四個誤區能對館陶縣和我國農村的物流體系建設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新利. 中國農村物流[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2] 王國華. 中國現代物流大全[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3] 雷海章. 現代農業經濟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 趙慧峰,李彤. 國外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02(2):60-63.
[5] 寇平君,盧風君,沈澤江,等. 對農產品市場流通模式的戰略性思考[J]. 中國農村經濟,2002(8):13-17.
[6] 杜巍. 發展農村中介組織搞活農產品流通[J]. 中國農業信息快訊,2002(4):6-7.
[7] 王繼權. 農產品流通:關于制度因素和市場因素的思考[J]. 經濟問題,2000(8):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