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SE-DEA方法解決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評價選擇問題,克服了以往常用的評價方法在確定權重方面的不足,為選擇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企業提供更加客觀有效的評價選擇方法。本文最后的算例結果和專家評審的結果一致,說明采用SE-DEA方法在評價供應商方面是有效的。
關鍵詞:物流;DEA;評價;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4-0104-03
Abstract: The method of improved DEA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evaluat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uppliers. This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other methods in deciding the weights, it can also provide a more eff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 for the enterprises to choose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uppliers. The result of the example in the end is the same as the experts', this shows that the SE-DEA is effective in vendor selec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DEA; evaluation; selection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保持自己的核心優勢而選擇把自身的物流業務外包,而在物流外包的過程中,如何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恰當的評價從而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目前,對于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評價的方法有多種。而應用比較多的方法有專家評審法、層次分析法、線性權重法和模糊評價等方法。專家評審法屬于定性選擇方法,主要是根據征詢和調查所得的資料并結合個人的分析判斷,對供應商進行分析評價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融入很多相關專家的經驗判斷,但是無法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層次分析法在確定判斷矩陣的權重時同樣帶有很大的主觀色彩,而且應用AHP法得到的判斷矩陣有時不一定具有一致性[1],如果標度不同的話,得出的結論也不一定相同。相對來說,模糊評價比較客觀,但是由于隸屬度函數難以確定,因而它的應用也受到相應的限制。鑒于以上,本文采用一種新的分析方法改進的數據包絡分析(Super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來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作評價選擇。DEA方法以供應商的輸入輸出權數為變量,從最有利于供應商的角度進行評價,從而避免了確定各指標在優先意義下的權數[2]。
1評價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SE-DEA方法
1.1數據包絡方法簡介
數據包絡分析(DEA)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等人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分析方法,是數學、運籌學、數理經濟學和管理科學的一個新的交叉領域。DEA是使用數學規劃(包括線性規劃、多目標規劃、具有錐結構的廣義最優化、半無限規劃、隨機規劃,等等)模型進行評價具有多個輸入、輸出的“部門”或“單位”(稱為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簡記DMU)間的相對有效性(稱為DEA有效)[3]。利用數學規劃模型,該方法可以對具有可比性的多個部門作相對效率評價,評價值記為θ,評價者可以根據具體的θ的值對參與競爭的多家供應商進行選擇。DEA實際上是用來解決多目標問題的方法,而SE-DEA則是基于DEA方法的改進。
1.2評價供應商的SE-DEA模型
本文采用改進的DEA模型—Super Efficiency DEA(SE-DEA),即具有非阿基米德無窮小的CCR模型來對供應商作評價。評價時把對供應商的評價指標分為兩大類,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根據所選的指標的不同,對其評價的標準也不同。根據具體情況,供應商的評價指標有些是越小越好,有些則是越大越好。結合模型的實際意義,即投入量越小越好,產出量越大越好的特點,可以通過選擇恰當的輸入輸出指標來構造SE-DEA模型,解決供應商的評價問題[4]。這里,考慮到供應商的服務水平和以后的發展潛力,選擇運輸價格、訂單未完成率、貨損貨差率、運輸能力、及時到達率、地理位置、包裝能力、企業信譽和信息技術等作為評價指標。
由于模型(1)是一個分式規劃模型,不容易求解,因此可以利用C-C變換將其轉換為線性規劃模型。
由Charnes-Cooper變換:
將分式規劃轉化為如下的線性規劃問題(各指標意義同上):
由于模型(2)在實際求解時仍比較困難,一般將其轉換成對偶規劃模型,采用Excel系統來求解。模型(2)的對偶規劃模型為
2算例分析
本算例將利用對偶模型(3)來進行供應商的評價選擇。
某企業在進行戰略分析后,決定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有八家供應商參與競爭,經過分析,該企業選擇六個評價指標作為評價供應商的優劣,它們分別是運輸價格、訂單未完成率、貨損貨差率、運輸能力、企業信譽和信息技術。在上述指標中,運輸價格、訂單未完成率和貨損貨差率都是越小越好,因此列為DEA模型的輸入指標,運輸能力、企業信譽和信息技術都是越大越好,因此列為DEA模型的輸出指標。參與競爭的供應商的輸入輸出數據和應用DEA模型以及Excel系統得出的評價結果如表所示:
根據對偶模型(3)建立模型。表中,前三個指標為輸入指標,后三個指標為輸出指標,把表中的具體數據代入對偶模型(3)中,對第一個供應商進行綜合評價[5]
由表的評價結果可知,相對效率為1的決策單元有DMU4和DMU5, DMU1, DMU2, DMU3, DMU6, DMU7, DMU8的相對效率都小于1,因此,由定理可知,他們不為弱DEA有效,也不為DEA有效。由Excel系統解出的結果為:
因此,根據定理,DMU4和DMU5為弱DEA有效。在實際進行選擇時,利用評價得出的θ值,淘汰效率指數小于1的企業[6]。如果有多于一家的企業的效率指數等于1,通過計算e' S +e S的值再結合原始數據就比較容易選出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供應商。根據以上分析,本例中選擇DMU4為最佳供應商,該結果和專家評定的結果一致。
3結論
本文采用了SE-DEA模型來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作綜合評價,這種方法在解決供應商選擇問題時具有其自身的優勢:通過恰當地選擇供應商輸入、輸出指標去掉不符合要求的決策單元,可以通過構造供應商有效性模型來解決供應商的評價問題,而且各輸入輸出指標之間的相對權重是靠DEA模型自身的優化而決定的,其評價結果完全依賴于客觀數據。而專家評審法主要是依據專家的經驗,層次分析法則是首先確定各因素的權重,有很強的主觀性,難以做出正確的評價。文章最后算例的分析結果說明該方法在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作評價方面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段永瑞,田澎,張衛平. 基于DEA的供應商選擇方法研究[J]. 工業工程與管理,2004(2):73.
[2] 郭京福,楊德禮.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綜述[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8,38(2):236.
[3] 魏權齡. 數據包絡分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 孫靜春,王刊良,蘇秦. 評價供應商的DEA方法[J]. 高科技通訊,2000(11):53.
[5] 楊慶芳,李松,吳瑋. EXCEL系統在求DEA模型最優解中的應用[J]. 工業技術經濟,1999,21(2):84.
[6] 申恩平,張青山. 用數據包絡模型評價企業相對效率研究[J]. 沈陽工業大學學報,1998,20(1):8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