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重慶市過去十年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的變化,運用灰色模型對今后的貨運量進行了預測。依據發展趨勢,針對目前重慶港的現狀,提出了重慶港口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重慶港口;水運;運輸量;灰色模型
中圖分類號:F55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1-0043-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freight volume in Chongqing Por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aper forecasts the freight volume of the port by the grey model,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 for developing water carriage of the port.
Key words: Chongqing port; water carriage; freight volume; grey model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西部地區在產品、能源、勞動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逐漸突顯出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開始對西部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過高的物流成本已經成為它們進軍西部的最大“瓶頸”。重慶地處我國中西結合部,是中國西部的橋頭堡。長江和嘉陵江在此匯合,奔流1 500公里在上海附近匯入大海,構成了理想的水路運輸渠道。陸路與成渝、襄渝、渝黔、渝懷鐵路和成渝、渝黔、重慶至武漢、重慶至長沙等高速公路相連。西南地區貨物經重慶港口水路運輸可直達長江六省二市。作為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在重慶建設西部物流中心、解決物流瓶頸的進程中,重慶港口肩負重任。

1港口現狀及發展瓶頸
1.1港口現狀
長江作為西南地區通江達海和溝通東、中部地區的紐帶,連接著云、貴、川等省市。而作為交匯點的重慶,本身固有的地理位置奠定了重慶水運的魅力。
重慶港擁有年通過能力為10萬TEU的國際集裝箱專用碼頭、年通過能力為10萬輛的汽車滾裝碼頭和全國內河港口最大的400噸級特大重件裝卸作業線等17座現代化貨運碼頭,現有資產18億元。九龍坡國際集裝箱碼頭已成為長江上游堆存面積最大、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集裝箱專用碼頭,年外貿物資集裝箱進出口量占重慶口岸的93%以上。全球有60余家海船公司的集裝箱進入重慶。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重慶海關在九龍坡集裝箱碼頭設立了常駐辦事機構,重慶港的集裝箱運輸EDI系統與上海港和重慶海關聯網,實現了長江快速通關,運價比鐵路、公路運輸低1/3以上,是長江上游外貿集裝箱安全、方便、快捷的水路通道,從而吸引了重慶周邊省市的外貿集裝箱也通過重慶港二次轉關出口,使重慶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迅猛。目前,重慶港務集團與重慶市外貿委、海關共同建成重慶國際貿易電子數據交換中心,集裝箱碼頭實現全程信息化管理,建立起九龍坡集裝箱碼頭公司、江津港區散貨中心、朝天門旅游客運中心以及集裝箱、倉儲、特大重件、汽車滾裝等企業核心服務品牌,成為直轄市和西南地區的物流中心。重慶內河港口吞吐量統計數據顯示,重慶市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從1996年的1 076萬噸到2005年的5 251.30萬噸,十年之間增長了4倍左右,并還處于上升趨勢。

1.2發展瓶頸
重慶水運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水運能力、設施水平、服務質量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并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其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制約著重慶水運進一步發展,主要是:(1)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港口碼頭吞吐能力不足,壓船壓港現象時有發生;(2)公路運輸的高速發展,致使水運市場競爭力下降;(3)市場發展不平衡,船舶標準化程度低、高水平運力不足,水運現代化水平不高;(4)三峽船閘加高、改造,重慶水運貨物待閘時間過長,通行“瓶頸”現象將對不少貨主選擇水運時造成影響。

2重慶港口貨運量預測
針對以上發展瓶頸,港口發展戰略決策者必須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以適應市場需要。正確預測重慶市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是制定發展戰略的第一步。但由于牽涉水運量大小的因素多而復雜,而且各因素運行機理也不清楚,針對此類散亂的數據系列去尋找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就顯得特別重要。灰色系統理論認為,一切灰色序列都能通過某種生成弱化其隨機性而呈現其發展固有狀態。灰色系統理論的研究對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它通過對“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開發實現對現實世界的描述和認知?;诖耍疚牟捎没疑到y的建模理論來建立重慶港口水路運輸量預測模型,以期能為重慶市水路運輸發展決策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3關于重慶港水路運輸的建議
直轄十年來,重慶市經濟發展良好,生產總值、進出口貿易保持持續增長。隨著中國加入WTO和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深入,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產品要走出去,東部地區乃至國外的產品需要帶到亟待發展的西部地區,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21家在重慶投資興辦了32家外商投資企業,這些會給重慶水路運輸帶來發展良機。三峽工程也將大大促進長江上游地區水路運輸的發展。針對重慶港當前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后、船舶標準化程度低、高水平運力不足,水運現代化水平不高等制約發展的“瓶頸”,重慶市如何突破“瓶頸”發展重慶水運,使重慶港實現從傳統的港口中轉運輸向現代化綜合物流發展,成為長江上游主樞紐港、西南地區物流集散中心,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策策略。重慶市需要大力發展水運,政府責無旁貸。編制重慶市水路運輸發展規劃是重慶市現代物流建設發展的一部分,它可以確定重慶市水運未來的發展方向,建設布局合理的港口碼頭和集疏運網絡,制定和實施水運有關的政策法規,鼓勵大型企業開設水運業務并給適當優惠政策,完善水運市場機制和法律法規體系。
(2)基礎設施建設。面對貨運量的急劇增加,碼頭基礎設施落后,如碼頭不按標準化船型的要求去建設,規模小、尺度小、水深不夠,是制約加快重慶港發展的主要“瓶頸”?;诖?,應采取措施提高港口等級,如改造河道適應運輸船舶大型化,提高航運通過能力;加大碼頭裝卸機械化程度以提高水運現代化水平,促進水運效率;擴大倉儲容量,開展功能齊備的現代倉儲服務,以增加港口運力;完善與周邊地區和省市的交通網絡,以提高港口周轉快捷性,等等。
(3)信息化建設。重慶市要發展現代物流,必須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重慶電子口岸,以信息化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換代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滿足重慶地區進出口業務發展特別是集裝箱運輸高速增長的需求,企業通過任何一臺上網電腦均可查詢所需信息,并可通過互聯網完成實時報關、結付匯核銷、出口退稅、支付等手續,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為重慶及長江上游地區的外貿進出口運輸提供統一高效的公共信息平臺。
(4)企業管理。目前重慶市從事水運的企業多,但為了眼前的利益,其中的大多數集中發展散貨、中轉等業務?;诖耍貞c市要發展現代化物流,就應整合水運資源,調整產業結構,淘汰一批規模小、作業效率低、效益差的水運企業,避免重復建設,向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水運企業,以提高整個重慶港的核心競爭力。
(5)業務重組。重慶市現有水運企業大部分提供國內散貨運輸和中轉運輸,如何使重慶港成為西南地區水運“窗口”,發揮水運低耗能、大運量、成本低、安全暢通的優勢?重慶應通過水運業務結構調整,開展更加適應西南地區水運市場發展的國際集裝箱運輸、大件運輸、倉儲服務、汽車滾裝運輸等業務。
(6)人才培養?!笆晃濉逼陂g,重慶水運面臨大發展,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水運專業人才是關鍵的關鍵?,F代物流是一個新概念,進入重慶還不久,人才匱乏嚴重。針對這些情況,重慶市水運企業應立足企業自身,加強企業員工現代物流知識培訓,或是與相關專業大學、培訓機構聯合培訓,或是引進水運發展發達地區和國家高級專業人才,造就一批具有現代物流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專業水運人才。
(7)服務水平。水運企業屬于服務行業,其服務水平的高低關系水運企業成敗。重慶港應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順暢、快捷、高效的水運服務。水運牽涉多個行業和部門,如公路、鐵路運輸企業、倉儲、海關、貨運代理、貨主和保險等。水運企業應建立同這些行業和部門的聯盟戰略,如依托同海關建立的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報關、檢疫、征稅、驗收、放行等業務的信息傳遞無紙化;同其他運輸企業建立多式聯運;同下游港口建立江海聯運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使客戶享受“門到門”的物流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思峰,郭天榜. 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 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2] 吳清一. 物流管理(中級)[M].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3] 李勝,黎志成. 長江集裝箱物流與長江集裝箱運輸[J]. 水運管理,2004(3):2-5.
[4] 重慶市統計局. 重慶市統計年鑒(2001-2005)[Z].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