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后惡心嘔吐(PONV)是圍麻醉期常見的影響病人恢復質量的重要問題,據美國的一項統計,處理PONV的處方量占麻醉醫師術前處方量的80%,僅次于鎮痛藥處方量83%。我院對手術后的病人進行了大量長時間的臨床觀察,并PONV進行了藥物的預防。現將恩丹西酮與樞復寧預防整形美容術后PONV的臨床觀察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全麻患者60例,ASAI~II級,年齡16~50歲,男6例,女54例;手術種類有乳房再造術,綜合吸脂術、面部除皺、大面積瘢痕植皮等,隨機分三組,A組:恩丹兩酮組,B組:樞復寧組,C組:對照組,每組20例。
1.2麻醉方法:患者術前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入室后常規檢測血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建立靜脈通道。誘導依次靜脈注射咪唑安定0.0l~0.02mg/kg,芬太尼0.003~0.004mg/kg,丙泊酚1~2.5mg/kg,琥珀膽堿l~2mg/kg,氣管插管后接麻醉機控制通氣,麻醉維持用維庫溴銨,異氟醚,芬太尼,丙泊酚。A組拔管前30min靜注恩丹西酮1.5mg/kg,B組拔管前30min靜注樞復寧0.08mg/kg。C組拔管前30min生理鹽水5ml,三組拔管后觀察24h分別記錄拔管后2h和24h的惡心嘔吐發生率及程度、血壓、HR、Sp02、RR、并發癥及藥物處理等。1.3惡心嘔吐的評定:按WHO規定標準:I級,無惡心嘔吐;II級,輕度惡心嘔吐;III級惡心嘔吐明顯;IV級,嚴重惡心嘔吐,需藥物控制。1.4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術前用藥、麻醉方法差異無顯著意義(表1)。拔管后惡心嘔吐發生率A組與B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而C組惡心嘔吐的發生率明顯高于A組和B組(表2)。惡心嘔吐程度A、B組也明顯低于C組(P(0.05或P(0.01)(表3)。A、B組在拔管后血壓、HR、SP02較平穩,C組血壓降低或升高,HR減慢或增快,Sp02上升或下降(表4)三組差異無顯著意義。兩組在全麻拔管后不良反應A、B組明顯少于C組(P(0.01)(表5)。術后24h患者的并發癥及需藥物方面,A與B組無顯著差異。A、B組與C組相比有明顯差異(P(0.01),(表6)。
3討論
惡心嘔吐(PONV)是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據國內外統計PONV占全部住院手術病人發生率約20%~37%,大手術發生率達35%~50%,高危PONV病人發生率達70%~80%,PONV主要發生在術后24~48h內Ⅲ。但不同的手術惡心嘔吐的發生率也是不同的,資料顯示腹腔鏡手術、神經外科手術、乳房手術、頭面部整形手術和婦科手術等發生率較高。影響PONV的因素非常多,病人因素:包括性別,吸煙,有無PONV史,術前緊張等.麻醉因素:包括使用吸入麻醉藥,術中或術后使用阿片類藥物等。外科因素:包括手術時間,手術類型等專業整形美容醫院手術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沒有相關數據,根據我們對我院手術后病人的觀察,在沒有任何藥物干預的情況下,PONV的發生率占66%。整形美容術后PONV發生率高正是上述因素的反映。嘔吐中樞位于第四腦室腹側面極后區化學觸發帶和孤束核上化學觸發帶富含毛細血管且在血腦屏障之外,易受內環境改變影響,該區域包括5-HT3、5-HT4、阿片受體、膽堿能受體、大麻酯受體、多巴胺受體、組胺受體等多種與PONV相關的作用部位.PONV是由多種因素刺激外周神經反射發出神經沖動導致嘔吐中引起的不良反應,如乙酰膽堿、多巴胺、組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5-HT3,其中5一HT3釋放起到了重要作用.恩丹西酮和樞復寧為5一HT3受體拮抗藥,能夠拮抗外周和中樞5-HT3受體,從而阻斷5-HT3受體引起的迷走神經興奮所致的嘔吐發射,抑制迷走神經興奮所引起的第四腦室CTZ5-H13的釋放,減少延髓嘔吐中樞的刺激,與其他傳統的止吐藥如氟哌利多,甲氧氯普安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并且不良反應少。
本研究顯示,恩丹西酮與樞復寧能有效降低全麻拔管時惡心嘔吐發生率及惡心嘔吐程度,與文獻報告相一致;可降低全麻拔管后惡心嘔吐對患者的應激以及對血壓,HR,Sp02的影響,提高了全麻拔管后的安全性,增加了圍術期舒適,有益于患者康復。
編輯/張惠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