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區醫學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考試于近年先后進行,這意味醫學美容受到更多重視,醫學美容工作已納入法制軌道。有執業醫師資格,不等于有美容主診醫師資格,面對新的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現淺談對皮膚專業美容主診醫師素質及從業要求的理解。
1 對職業道德的要求
作為美容主診醫師,要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中心,改善服務態度,尊重就診者的生命價值,平等對待每一位美容就診者。遵守執業醫師法,在醫療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建立醫務人員與患者雙向性對等的新醫學倫理。
2 對專業技術的要求
2.1重視對醫學美容學、醫學美學的認識,加強醫學審美修養、增強醫學審美創造力。
2.1.1醫學美容學是以手術、藥物、理化等醫療手段,糾正影響形體與容貌美的身體缺陷,是增進人體美的健全的美容學分支,也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醫學角度分類,醫學美容學包括:美容整形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等,從美容學角度可分為外科美容、皮膚美容、口腔美容、藥物美容、理化美容及中醫美容等。醫學美容多為治療性美容,專業性強,而醫學人體美是以人健康為基礎的現實人體美,以形式美作為指導,以人體測量學、解剖學為基礎,注重人體美的定量研究。
2.1.2醫學美學是醫學和美學交叉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新型學科,是美學原理在醫學領域的運用。包括:一切醫療活動中的美及美感問題,美容醫學的人體美及有關美學問題和醫學科學美。
2.1.3醫學美重視與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和諧統一。醫學美與社會美關系密切,因為醫務人員人格與形象美是社會美的一部分,醫學服務的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最低要求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現了社會美,醫學實踐對人體美所創造的效果增加了社會美。醫療活動對患者身體缺陷進行醫學矯正,從而患者心理上也得到調理。醫學美出現的藝術美的客觀體現更好地使醫學美具備醫學科學美、技藝美、服務美、環境美。
2.1.4了解醫學審美有關內容:醫學審美是指人類在醫學科學體系及其完成活動的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和不斷形成發展起來的審美情感,思想觀點受哲學、政治、倫理等影響,在物質美學上受醫學實踐活動水平的制約和影響,是離不開醫學對人體生命運動美的反映。樹立科學的審美觀及良好健康高尚的醫學審美趣味,高度發展的醫學審美感以及尺度感,善于理解醫學審美客體的特征和品格,使審美趣味與審美客體達到客觀審美價值的相符。
2.1.5培養醫學審美能力,包括醫學審美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處理和操作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提升醫學審美價值,以達至善至美的醫學審美理想。
2.2臨床醫療技術的要求
2.2.1掌握皮膚醫學美容學等相關知識:保持和恢復紅潤、光滑、柔軟富有彈性的皮膚,是醫學美容和皮膚保健美容臨床和科研重要課題。熟練掌握皮膚毛發美容護理、皮膚老化、化妝品的應用相關知識是基礎等。加強皮膚病專業知識,掌握皮膚結構功能,病理免疫、生化、診斷、防治的學習。
2.2.2掌握與皮膚美學密切相關皮膚疾病的診治。
3加強醫師對醫療風險防范的學習
積極學習關于美容醫療管理的制度及措施,此風險是指美容診療和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美容就診者利益損失的可能性,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易引發糾紛、高發生率及兼容性等顯著特點。美容醫療服務工作是一種醫療藝術,不僅要有一顆對患者同情的心,更要有精湛的技藝,加強“三基”(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遵守“三嚴”(嚴格要求,嚴格執行,嚴格檢查),做到“四要’(醫心赤誠、醫風要正派、語言要親切、行醫要廉潔)解釋病情要科學,簽字手費要完善,執行制度更嚴格,說話辦事要嚴謹,并具備良好的心理衛生知識與溝通能力,接待產生糾紛的美容就醫者要講究,接待藝術有“三情”(熱情、同情、感情)。力求“三高”(高標準、高效益、高質量),只要有效防范醫療風險,才能達到“三高”(高標準、高效益、高質量),才能受到法制保障。美容皮膚職業工作,把美帶給社會,完成美容皮膚主診醫師應盡的社會責任。
編輯/何志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