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介紹Keles滑動桿的一種改良方法,評價應用改良Kele s滑動桿遠中移動雙側上頜磨牙矯治安氏II類錯(牙合)療效。方法:6例安氏II類錯(牙合)伴上前牙擁擠患者(男2例,女4例),年齡11.5~1 3歲,不拔牙矯治,用改良Keles滑動桿遠中移動雙側上頜磨牙結合直絲弓矯治器矯正。結果:所選病例后牙均由遠中變成中性,磨牙向遠中整體移動,前牙擁擠得到矯正。結論:改良Keles滑動桿可以整體移動上頜磨牙,快捷而有效,同時支抗丟失少,容易取得患者配合,取材容易制作簡便,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安氏II類錯(牙合);遠中移動;矯治器
[中圖分類號]R78 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 008—6455(2 007)02—0244—02
安氏II類錯(牙合)是口腔正畸臨床較常見,矯治難度較大的錯(牙合)畸形,矯治方案常有拔牙與不拔牙矯治,而不拔牙矯治往往需要磨牙向遠中移動,本文介紹一種Keles滑動桿改良型的結構、組成與制作,以及用該改良Keles滑動桿遠中移動雙側上頜磨牙,結合直絲弓矯治器矯治安氏II類錯牙臺,并就矯治結果進行討論。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來源于海南省人民醫院口腔正畸科就診安氏II類錯牙合伴上前牙擁擠患者6例(男2例,女4例),年齡11.5~13歲,平均11.9歲。病例入選標準:①磨牙遠中關系;②前牙擁擠;③能取得治療前后正側面相、(牙合)相、曲面斷層片及頭顱側面片等資料,所有病例均由第一作者全程矯治。
1.2矯治步驟
1.2.1制作改良Keles滑動桿裝置:上頜第一磨牙和第一雙尖牙安放帶環,將頰面管焊接于安氏II類關系上頜第一磨牙帶環腭側。第一雙尖牙帶環通過直徑1.Omm的不銹鋼絲與大面積樹酯基托Nance弓相連接,樹酯基托在前牙部形成平面導板。在磨牙的腭側,直徑0.9mm不銹鋼絲在磨牙根向距牙齦緣約5mm處埋入基托內。鋼絲穿過頰管并且平行于牙臺平面放置。中間放鎳鈦螺簧,螺簧從基托到腭側管放置,當在模型上就位時可以產生約0.2Kg的力,在準備戴入粘結改良Keles滑動桿時,用直徑0.30ram結扎絲在螺簧頰管,并與第一雙尖牙帶環舌桿結扎,便于雙側磨牙帶環的粘結。粘結完成后,剪斷結扎絲,就可以產生O.2Kg的力,以后每一次加力用不銹鋼加力圈,在滑動桿上就可以產生0.2Kg的力。
1.2.2通過改良Keles滑動桿裝置加力推磨牙向遠中:粘結改良Keles滑動桿后,剪斷結扎絲,就可以產生O.2Kg的力,患者每個月復診一次,以后每一次加力用不銹鋼加力圈,加在滑動桿上,以保持力量的一致,推磨牙結束后,去除改良Keles滑動桿,Nance弓保持磨牙2個月。
1.2.3 MBT直絲弓矯治器矯治,其中Nance弓宜戴用到拉尖牙向遠中結束。
2結果
本組6例患者,療程14~18個月,平均15.5個月,所有病例矯治完成后雙側第一磨牙及尖牙均為中性關系,前牙覆蓋、覆(牙合)正常,牙齒排列整齊,上頜第一磨牙平均遠中移動1.0~2.5mm/月。
3典型病例
某女,12歲,第一磨牙為遠中關系,前牙覆蓋、覆(牙合)正常,上牙弓擁擠8mm,下牙弓擁擠lmm,雙側上頜尖牙唇向,側切牙腭向錯位,上頜第二磨牙未萌出,戴改良Keles滑動桿裝置,鎳鈦螺簧加力。一個月后,第一磨牙明顯向遠中移動,每側達1.5mm;6個月后,第一磨牙每側遠移約5mm,在取得間隙后,換成Nance's弓固定上頜第一磨牙,保持已獲得的間隙。此時由于橫隔膜纖維的牽拉作用,第二雙尖牙已向遠中漂移約3mm。直絲弓矯治器矯治上下頜牙列,調整(牙合)關系,12個月矯治完成。矯治完成后雙側第一磨牙及尖牙均為中性關系,前牙覆蓋、覆牙合正常,牙齒排列整齊(如圖1~7)。

4討論
推磨牙向遠中的方法較多,鐘擺式矯治器(Pendulum)和改良鐘擺式矯治器主要是傾斜移動磨牙,而Keles滑動桿裝置是由土耳其伊斯坦布爾Marmara大學Keles首次報道的,其裝置不同于鐘擺式矯治器和改良鐘擺式矯治器,它能整體遠中移動磨牙,且不借助口外力,并且加力方法簡單,易于控制。
改良Keles滑動桿是在Keles滑動桿裝置上改進的,主要的區別是加力方式的改進而使操作變得簡單。Keles滑動桿是用專用的板鉗調節螺絲力,而本裝置第一次加力通過剪斷結扎絲即可以產生0.2Kg的力,以后每次加力只需加上白合金片制作的加力圈即可。同時,用直徑0.30mm結扎絲在螺簧頰管,并與第~雙尖牙帶環舌桿結扎,有助于Keles滑動桿裝置四個帶環同時粘結,方便臨床操作。
本裝置主要適用于上頜磨牙前移所致的牙源性II類錯(牙合)并前牙擁擠的病例,如上頜尖牙唇向阻生低位萌出所導致的上頜磨牙前移的低角或均角病例。本組病例沒有涉及高角,且遠移磨牙會使前牙開牙臺姿勢發生,所以應慎用。高角深覆牙臺病例是否能適用本法,有待進一步臨床觀察與探討。
改良Keles滑動桿裝置推磨牙向遠中時,6例病例均引起前牙不同程度的唇傾,為了防止唇傾,應在加力時使用輕力,同時Nance's弓是保持磨牙向遠中移動后穩定的關鍵,并在拉前牙向遠中移動時起到加強支抗的作用,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編輯/何志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