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頭部多處皮膚擴張器修復瘢痕性禿發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多個皮膚擴張器進行頭皮擴張,利用擴張皮瓣修復瘢痕性脫發。結果:修復瘢痕性禿發23例,擴張皮瓣全部成活,頭皮瓣毛發分布均勻,隨訪半年至2年,效果滿意。結論:該手術方法并發癥發生率低,皮瓣張力小,毛發分布均勻,應為同類病例治療的首選方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頭皮;擴張器;瘢痕性脫發;皮瓣;修復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2—01 69—02
燒傷、燙傷、感染及創傷均可造成瘢痕性禿發,給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當禿發面積較大時,難以應用頭皮局部皮瓣轉移的方法來覆蓋禿發區,嚴重影響美觀,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傷害,從而產生自卑感。我科從1996年2月至2006年10月,曾先后收治23例瘢痕性脫發患者,采用多處置入皮膚擴張器修復禿發均獲得成功。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6~52歲,平均27歲。損傷后創面通過換藥愈合19例,植皮后創面愈合4例,均留有瘢痕性禿發。禿發范圍最大為30cm×13cm,最小為4cm×2cm,其中顱骨外露2例。手術選用皮膚擴張器容量50~450m1,可用兩個或多個擴張器同時置入。擴張時間從即時擴張到3個月不等,一次擴張修復禿發區達21例。本組病例診斷及性別分布見表1。
2手術方法
2.1術前設計:應用擴張皮瓣修復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術前準確的設計。主要包括:①禿發區面積準確的測量,用亞甲藍標出禿發區邊界;②確定供區及擴張皮瓣轉移方式,選擇質地好、毛發較濃密的鄰近區域進行擴張;③擴張器的選擇:根據禿發區域面積的大小、形狀及供區的條件,選擇適當容量和形狀的擴張器。在供區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選用大容量的擴張器,以獲得充裕的組織量。
2.2手術步驟:在頭皮禿發區修復時,術前最好不剃頭發,以便術中辨認毛發方向,使修復后毛發方向自然。手術分兩期進行,第一期:擴張器置入。選擇病變區附近頭發茂密部位為置入部位,皮膚切口位于日后將形成皮瓣的游離緣或瘢痕緣,切開頭皮至帽狀腱膜深面,鈍性分離帽狀腱膜與骨膜間隙,形成大于擴張囊1~2cm腔隙,全層切開帽狀腱膜,使用雙極電凝準確止血,置入擴張器并平鋪,注射壺放置于切口外,于正常頭皮處縫合一針固定擴張器導管,放置尼龍管引流,切口雙層縫合,即時注入生理鹽水,注射量為擴張器容積的10%。適度加壓包扎2天后拔除引流管,并檢查有無血腫及積液,術后6天開始注射生理鹽水,8~10天拆線,注水間隔時間4~5天,每次注水至頭皮微白為宜。第二期:當皮膚擴張量達到要求時行“擴張器取出+瘢痕切除+擴張皮瓣轉移術”,修復頭皮缺損。
3結果
3.1頭皮擴張術修復效果:本組23例患者中,一次性完全修復禿發21例。平均4.2ml擴張容量修復1cm× 1cm禿發面積。對余下2例未能一次性修復禿發,其中1例予延期再次擴張術后完全修復,1例因遺留禿發面積較小未再次進行修復手術。所有病例均獲得滿意效果。
3.2并發癥:I、II期手術及注水擴張期共發生各種并發癥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其中不擴張1例,感染1例,血腫1例。擴張器不擴張或漏水主要發生在擴張器注水的中后期,均為擴張器后期質量不穩定所致,占全部病例4.3%;1例因擴張后期頭皮毛囊炎而導致囊內感染;l例因術中止血不徹底而出現血腫,需拆除縫線取出擴張器進行止血,并重新放置擴張器。
4典型病例
某男,10歲,頭頂部火焰燒傷約5年,缺損面積約l0cm×20cm。全麻下沿頭頂瘢痕兩側邊緣做兩個縱行切口,長約6cm,將2枚250ml柱形擴張器置入瘢痕兩側頭頂顳部帽狀腱膜下,注射壺置于切口周圍。術畢即刻各注射牛理鹽水25ml,術后12天開始注水,直至所需要求,歷時約3個月。第二期手術取出擴張器,切除頭頂瘢痕,擴張皮瓣滑行推進修復缺損,術后8天拆線,轉移皮瓣全部成活。隨訪兩年,毛發分布均勻,效果滿意(見圖1、2、3)。
5討論
5.1瘢痕性禿發的治療:早期曾有頭皮插秧方法,雖然禿發區有少許頭發生長,但極為稀疏。小面積缺損曾有皮瓣法或分次切除法,但如禿發區較大,周圍軟組織松動性小時,該方法治療禿發面積十分有限。而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最大的特點是可用完整的正常頭皮覆蓋瘢痕性禿發區,使瘢痕性禿發的治療達到質的飛躍,是修復瘢痕性禿發理想的治療措施,特別適用于較大面積禿發的修復。近來有報道,使用曲安縮松囊內注射,可以加速組織擴張,縮短病程,但作為一種新方法尚有待臨床進一步驗證。
5.2應用擴張器的經驗:臨床經驗總結,每修復1cm×1cm禿發區的面積,需要擴張容量為3.5~4ml,擴張器可根據需要過度擴張20%。擴張器埋置應避開主要的神經和血管,并且還要顧及II期手術時形成皮瓣的輔助切口,盡量使其相互重疊,以減少瘢痕。如果在病變的鄰近區域埋置擴張器,則切口可選擇在正常組織與病變交界處;如果在病變組織兩側埋置擴張器,而病變組織又不太寬松,可在病變組織中央做切口,向兩邊分離埋置擴張器。注射壺外置可提高皮膚利用率。
修復較大面積禿發區時,防止擴張器外露是關鍵,我們的經驗是:①所修復禿發面積不宜超過全頭皮面積的1/2;②埋置腔距離禿發邊緣不小于2cm;③發揮小型擴張器作用,充分利用剩余頭皮;④擴張范圍可適當超過額、顳部發際緣,同時擴張周圍無發區皮膚。
5.3多處應用皮膚擴張器的優點:禿發區面積小于全頭皮面積的1/3,大多能一次修復,大于1/3,小于2/3多需接力擴張或延期再次擴張,Pitanguy等在臨床應用中,充分肯定了重復擴張的臨床效果,國內外將重復擴張技術應用于小兒外科、頭皮缺損等特殊病例,均取得滿意效果。但也觀察到,隨著擴張次數的增加,擴張皮瓣的可利用率逐漸降低,甚至部分病例降低達50%左右,而多處應用頭皮擴張器可減少手術次數,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又可以從多部位、多角度提供額外皮瓣,避免同處、多次獲得額外皮瓣造成的毛發分布不均勻、改變毛發生長方向以及皮瓣張力過大等不足。
雖然應用多處頭皮擴張器修復瘢痕性禿發克服了傳統方法中的許多不足,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如果禿發面積大于全頭皮2/3,則難以去除全部禿發區,而且擴張后頭發稀疏,影響美容效果。
編輯/張惠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