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F在,社會、公眾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校的管理者應以換位思考作為構建和諧校園的切入點,在培育領導、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換位思考體系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換位思考;人性化管理;和諧校園
換位思考,也叫角色轉換,就是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將雙方所處的位置關系交換一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以對方的思維方式或思考角度考慮問題。在生活中,這種思維方式的益處是很大的。當你想發怒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情緒就會平靜下來,就會變得寬容;當你覺得對方不可理喻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就會理解對方此時此地的真正感受,就會變得善解人意;當你對問題感到迷惑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對事情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及性質趨向有更全面、更客觀、更徹底的把握,從而保證自己做出客觀、科學的判斷與選擇。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是心胸寬廣、聰明睿智的人,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領導、教師、學生相互之間如何營造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換位思考體系是學校領導者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領導對教師的換位思考
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關系是干群關系,這種關系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是法定的上下級關系,另一方面又是相互尊重與信任、愛護與關心、理解與同情的民主、平等、競爭的同志關系。人性化管理是目前比較熱門的話題。人人都在談人性化管理,似乎人性化管理可以解決管理中存在的一切問題,諸如人性化管理可以加強教師對學校的忠誠度,可以加強團隊合作,可以促使其發奮工作,等等。人性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換位思考的具體表現和高度概括。當前,人性化管理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學校領導為此費了不少腦筋,采取了很多人性化措施:有的學校為教師過生日,對其生活關懷備至;有的學校幫助教職員工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好;有的學校一周內準許教師有一個下午可以提前下班,以兼顧家庭,更好地工作。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時時換位思考,在各項改革中既要有力度,還要考慮教師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主觀武斷,才能得到教師的擁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我校被上級批準為聘用合同制試點校,重新進行了崗位設置,結果有6人超編。對這6人安排不好將會打擊教師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領導采取了換位思考的方式,設身處地為他們解決困難,最終做出合理決策:讓兩名老教師提前離崗,兩名教師做后勤工作,兩名青年教師進行校際交流。學校領導在經濟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決定對提前退休的老教師每提前一個月給予500元經濟補償,待辦完退休手續時一次付清。暑假期間還安排這兩位老教師外出旅游,開學后又為他們召開了隆重的歡送會,會上青年教師為他們送上一束鮮花、一份禮物,這既是一種溫馨的祝福,又是一種深深的謝意。校長則代表全體教師向他們深深鞠躬,感謝他們對改革的理解與支持。幾位即將退休的教師激動得流下了熱淚。這次人事制度改革使離開的高興,留下的更加珍惜自己的崗位,形成了激勵競爭機制,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領導的換位思考要顧全大局,胸懷大志,豁達大度,能寬容屬下在工作中出現的缺點或失誤;要推功攬過,平易近人,不抱成見,疏導主流,團結同志,攜手前進;要善于發現教師身上的閃光點,積極引導,搭建平臺,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
教師對學生的換位思考
為了讓每個學生在素質教育時代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應該更新教育思想,應該有換位思考的教育理念,永遠懷著一顆童心,與學生共同進步。教師換位思考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過程中,當教師與學生發生矛盾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教師遇到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出現行為問題、思想問題、學習問題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家長平等的位置上,多替學生與家長著想,進行換位思考與換位分析,在換位思考中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在換位思考中賞識學生的純真可愛、聰明才智、上進努力,在換位思考中為學生減壓,也為自己減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陽光般的教育氛圍中成長,在自信中成長。換位思考策略的制定要緊緊圍繞每個學生的特征與教育的預期目標,理想的換位思考策略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以換位思考為載體,增強學生自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學生能以堅強的意志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的學生則表現為意志薄弱,在困難和失敗面前缺乏信心。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失敗和困難的時候,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換位思考,要善于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為學生喝彩,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面對失敗的信心。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上的學生在各項比賽中獲得好成績,但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學生在比賽中也有失敗的時候,教師如果在這時給學生施加壓力,對學生的表現不滿意,就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此時,需要教師的換位思考,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與幫助,需要教師賞識學生在失敗中表現出來的可貴之處。
以換位思考為途徑,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可變性,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是循序漸進的,當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師的教學要求發生矛盾,教師的教學要求超出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時,就會對學生的心理、感情造成一定的壓力,特別是那些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心理壓力就更大。當學生害怕家長在考卷上簽字時,教師應該換位思考:如果我考試考不好會不會怕父母知道后批評?會不會把試卷藏起來不讓家長看到?會不會有壓力?通過換位思考后,教師就會理解學生的心情,成績不理想確實有一定的思想壓力,單純地通過家長簽字來督促學生認真學習是不科學的,這種家校聯系的方式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師要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進行單獨的心理輔導,以取得“減壓”的教育效果。
以換位思考為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力求接觸與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興趣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志著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學生興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的教育,使學生將興趣與學習目的結合起來。素質教育時代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家長為了子女將來能立足于社會,也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子女設計培養課外特長的計劃,讓子女學習各種本領,給子女施加學習壓力。家長的一片苦心,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呼喚“還我快樂的周末”。通過換位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從子女的角度出發,讓子女根據自己的愛好,在原有興趣的基礎上培養新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習課外知識,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全面發展。
教師對領導的換位思考
教師總會對學校領導的工作進行評價。當個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時候,有的教師牢騷滿腹,埋怨領導不公平,不能夠冷靜分析自身的因素;有的教師在疲憊的時候,會埋怨領導施加的壓力太大,等等。比如,在職業技術學校,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繁瑣復雜而且責任重大,有的教師就以各種理由推脫,不愿擔任班主任。然而,在職業技術學校中,班主任在學校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不擔任班主任,學校就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站在領導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可能就會欣然接受并出色地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
教師在對校長工作進行評價時要實事求是,不要帶著個人恩怨,要時常站在校長的角度,統觀全局地看待問題,校長并非完美無缺,即便有缺陷的校長也非一無是處,只不過所處的工作崗位不同罷了。即使校長工作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甚至有錯誤,也要站在朋友與同志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要求校長大度,自己首先要大度,當校長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真誠理解,熱情幫助,必要時可以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議,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從而促進學校的和諧發展。
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古今中外,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馬太福音》中的“你們愿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十全十美,遇到的挫折與困難一定是數不勝數。應該怎樣對待?瘋狂般地發泄,還是由上天掌控自己的命運?此時不妨換位思考一番,換位思考的結果可能是雙贏。筆者不信冥冥中有上帝,但堅信自然中的真理法則,換位思考就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與和諧發展的重要法則之一。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領導、教師、學生創建一個“三位一體”的換位思考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簡介:
朱江宏(1974—),男,廈門大學會計系碩士研究生,會計師,研究方向為中小企業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