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多媒體應用到《園林規劃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不僅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還發揮其聲形并茂的優勢,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應注意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出現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園林規劃設計;教學
《園林規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美學、文學、植物、工程技術、生態等多種學科內容,它是園林專業的重點課程。《園林規劃設計》主要研究園林綠地設計理論、方法,其中包括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概況,園林藝術,城鎮園林綠地的類型、布局,各種造園要素的表現及應用,植物景觀的營造,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等。通過對這些理論與方法的認識和理解,來解決園林建設中的許多問題,如建園的意圖和特點,建園的內容、形式和布局,地形、地貌的處理,建筑設施、園路的設置,植物的合理配置等。將多媒體教學技術運用到《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有其明顯的優越性: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概括、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理論性的知識所占比重不小,如園林藝術、園林發展概況、城鎮綠地的類型、布局等。這些內容相對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形象的、直觀的圖形、圖像展示來進一步說明。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只言片語來進行解釋,或者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表象上,不能融會貫通。即使利用一些圖片來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和理解,但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學生也是走馬觀花、過目就忘,教學效果不好。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代替了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的教學模式。多媒體利用具體、生動的畫面并配以一定的音樂呈現給學生,結合所講內容加以分析。
多媒體教學可以隨時補充或更新教學內容,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其自學水平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迅速發展,《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知識的更新也相對較快,傳統的教學內容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隨時地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受板書等因素的制約,不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使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認識理解只能局限于課本,知識面狹窄,教學效率相對較低,同時也影響了學生設計思路的開闊。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就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可節約教師上課寫板書的時間,在課堂上提供豐富的信息,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在介紹園林發展概況這一部分內容時,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包括東方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日本園林等)的發展及特點、西方園林(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法國園林、英國園林、古羅馬園林等)的發展及特點。知識面較廣,與歷史、地理、社會發展簡史有著緊密的聯系。傳統教學對這部分內容只是一個概況性的講解,學生沒有意識對該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掌握和運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設計方法。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所有的知識點羅列出來,重點、難點內容結合圖形、圖像給學生進行解釋說明,其他相關內容可以提供參考資料及相關網站。啟發學生運用各種工具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的學習思路,使學生有的放矢地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對中國古典園林的認識過程中,選擇拙政園為代表,突出主要的景區、景點,以導游式講解、總結私家園林的特點,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同時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啟發學生觸類旁通。
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為互動式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園林規劃設計》課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采用,主要是運用其圖、文、聲、像并茂等優勢,將各式各樣不便攜帶和展示的設計圖紙通過其他設備儀器的處理呈現給學生,方便了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使用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的諸多困難。傳統教學往往僅局限于引用教材中有限的實例,即使有其他更好的實例,也會因圖紙較小、觀看不清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成了教師唱獨角戲,學生成了觀眾,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不存在這些問題,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例以供參考,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小區游園的規劃設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2~3個不同的設計方案,并結合小區游園設計的任務內容等相關知識,對每個方案的設計立意、布局、表現效果給予相關的說明。既讓學生明白了該類型綠地的設計要點,又激發了學生對不同方案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活躍了課堂氣氛。將傳統的單一教學變成師生間的互動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對教師的業務素質也有較高的要求,促進了教師個人能力的不斷提高。
《園林規劃設計》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園林專業課程教學發展的要求、方向和趨勢,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處理好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多媒體教學可以理解為是傳統教學與計算機結合的新型產物,它不是萬能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可能拋棄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要把握好多媒體的使用時機,正確處理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對一些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傳統教學手段是必要的補充。如各種造園要素的表現及應用這部分內容,板書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工具。不同造園要素的表現形式可以在教師筆下栩栩如生的展現出來。現在有些教師注重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將多媒體教學變成了唱獨角戲的“單媒體”,這是值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的。
片面地追求教學課件的制作,忽視了教學效果有些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只是將一堂課的內容照搬到了屏幕上,甚至課件內容就是大段教材文字內容的復制。有些教師過分地追求教學課件的華麗界面,授課內容的側重點不突出,在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時,界面變化過于頻繁,使學生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記筆記與理解消化的時間減少,反而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盡量簡潔大方,根據教學內容不同使用相關的設置,如對園林藝術美的欣賞,課件就應該突出其聽覺和視覺的雙重效果,配以音樂和動畫,使學生產生美感,進一步得到升華。而對城鎮園林綠地布局形式的了解,只要能直觀地將課堂所要講解的內容和所需的素材展現出來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有動畫和音樂效果。同時教師應該把握教材、多媒體、課堂筆記之間的協調關系,使學生對課堂內容能夠充分地理解和接受。
注意素材的積累,發揮群體的作用制作一個優秀的課件,需要大量的圖片、錄像等資料,教師平時要特別注意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建立起豐富的資料庫。此外,還要加強與同行相互交流,集思廣益,反復論證,對自己制作的教學課件不斷修改。而現在擔任同一門課程的教師,各自制作不同的教學課件,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
參考文獻:
[1]楊向青.園林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2]于新生.淺談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存在的問題[EB/OL].[2003-08-14].http://www.chinatvet.com/zhijiaoyanjiu/lunwenjicui/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