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教學法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水平、強技能具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財會專業課程案例教學的基本程序,才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高;財會專業;案例教學
21世紀以來,國家建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既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又熟悉管理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學校為適應這種需要,在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由于目前職高教材缺乏實際案例,且職高生源質量不高,學生的基礎較差,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較弱,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職高教學的要求。筆者試圖利用案例教學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開展案例教學的現實意義
所謂案例教學法,即是一種將案例應用于教學,通過教師展示案例,組織學生討論案例,教師歸納提煉,學生最后演練等教學程序來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策略體系。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實證研究在教學中的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職高財會專業的主要課程中,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經濟法、稅法等課程理論與實際聯系很密切。在教學中通過對模擬仿真案例的應用來促進對本專業課程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可使學生由被動聽講轉為主動參與,將所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財會實際工作,也會鞏固已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創新意識及適用社會的綜合能力,從而深化財會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對教師而言,采用案例教學法能促使教師深入到財會實際工作中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對搜集到的財會案例資料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加工、整理,選編出適用于教學需要的不同財會專業案例。而教師指導學生剖析財會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也會使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及科研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注重財會專業課程案例教學的基本程序
案例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只有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確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實施,才能保證整個案例教學的成功。案例教學法主要有課堂講授方式和課堂討論方式兩種。課堂講授方式比較簡單,筆者現以課堂討論方式為例來說明案例教學的基本程序(圖示如下)。

課前案例討論的準備案例討論的課前準備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對這一環節有些教師不太重視,甚至容易忽略學生的課前準備過程。在案例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選中的案例應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并能充分地體現出教學所要達到的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對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進行精心的加工整理,教研組成員采取集體備課形式效果更佳。案例一旦選中,教師應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識點,并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以提前查閱資料應對。對于學生的課前準備,教師應加以重視,并給以引導。實際教學中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由學生自己選擇各小組主要發言的學生代表,各小組發言學生應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每一位學生應根據教師的安排課前認真閱讀案例,要對相應的思考題進行分析,提出書面的案例分析材料,然后由學習小組組長匯總每一位組員意見整理形成組內觀點。這就是案例討論中的第一次組內討論,也是案例討論前的必備工作。千萬不要忽視這次課前組內討論,因為課前組內討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資源進行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知識儲備,使課堂討論達到理想的效果和質量。
課堂案例討論與分析總結課堂案例討論最能體現現代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觀念。在課堂討論中,每一學習小組要選派一名代表走上講臺發言,闡述本組經討論形成的觀點、理由,然后再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說。允許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駁,展開雙方或多方的探討。在不同觀點的撞擊、不同角度的論證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升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在討論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案例討論緊緊圍繞中心展開。在討論中教師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產生依賴思想。學生應珍視這一難得的發言機會,應大膽主動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見解,以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團隊組織能力、合作精神等。這一環節雖然很好地體現了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但教師的作用卻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既要對課堂統籌規劃,積極進行引導組織,又要讓學生自己歸納,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不足之處進行講解、補充。教師自始至終應保持課堂氣氛“活而不亂”,能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隨機應變等。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及時進行總結性的點評,指出本次案例討論所運用的理論知識、討論難點、重點,需要深入思考之處,并指出本次討論不足之處與成功之處。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價,以激勵學生下次更好地參與討論。同時,應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成績登記表中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教師最后的點評是案例教學整個程序的點睛之筆,教師要能做到一語千斤、擲地有聲,引用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能夠博得學生的滿堂喝彩。
課后案例報告的撰寫案例報告的撰寫是案例教學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導學生由口頭表達上升為文字表達的重要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學生可理性地對所討論案例進行思考總結,也可以把自己在課堂中意猶未盡的觀點寫下來。同時寫好案例報告也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一個好方法,為今后經濟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教師應對案例報告做出評語并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另一部分。
對財會專業課程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幾點體會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有其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對于職業高中財會專業課程而言,運用這一方法時受規定課時以及教學對象的制約,對教師的課前準備、課堂組織、綜合分析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在實施過程中,要處理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課堂教學案例的選取與制作職高財會專業課堂教學案例的選取與制作,一般應符合以下特征:一是實踐性。即教學案例應符合市場經濟工作的實際,不能隨意主觀臆造脫離實際的教學案例。二是適用性。教學案例的對象是職高財會專業的學生,案例設計時一定要考慮職高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各方面問題,案例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好。而不應當把適用于大學生教學的案例直接拿來使用。三是目的性。教學案例的選材要適應教學目的的要求,而每個教學案例的設計總是要求在討論中能突破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課程中的一些問題有較深的理解,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要能和當前社會工作實踐的環境相一致,從而為今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案例教學法固然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學手段,因為培養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增長學生知識的教學手段有很多。如常規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業務實習、進行財會業務的模擬實驗、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以及進行必要的測驗和考試,都是重要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環節各有各的用途,是案例教學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只有我們充分認識到案例教學的優點和缺點,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才能把有能力和技能,會管理能創新的職高學生真正推向當前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中去。
適應現代化教學需要,創新教學模式為了適應現代化教學需要,應建立與完善多媒體電教演示教學系統、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和多媒體校園電視教學系統,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可以做到職高學校的資源共享,使更優秀的課堂案例教學涌現出來。同時應用電化教學手段可以使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增加,圖像聲音文字有效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案例教學除了向學生傳播財會專業知識外,更應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感受、理解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也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財務會計人員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紅艷.案例教學法的啟示[J].成都職教,2005,(4):21-22.
作者簡介:
劉培強(1971—),男,江蘇沛縣人,沛縣職教中心教師,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財會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