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前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已不能滿足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所帶給會計人員的新要求。因此,重申會計繼續教育必要性顯得有尤為重要。
[關鍵詞]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有效途徑
一、提高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必要性的認識
1998年國家財政部頒布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這足以說明,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必要及重要。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趨勢已滲透到我們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知識經濟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競爭的主要動力,科學知識的不斷更新,要求社會成員要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在會計核算、會計管理中我們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都與我們會計人員業務素質、道德品質、管理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就更顯得更加迫切而重要。
二、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認識不充分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仍然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認識不足。領導認為:會計人員外出學習參加培訓,一是影響手頭的工作,二是學也是流于形式。在會計人員中,普遍存在重視學歷教育及職稱考試,輕視業務培訓學習的現象。對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的培訓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漲,而對會計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學習比較消極。鑒于以上情況,每年的培訓組織者不得不以“不參加此次學習不能通過年檢”來強制會計人員參加學習。
2.教育形式單調,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我國企事業會計繼續教育形式主要是,接受培訓和自學。培訓的方式是:財政部門管理機構直接組織的,或由財政部門批準的具有培訓資格的資質培訓;自學的方式是:部門或單位自行組織的業務學習、承擔的課題研究、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其余的一部分會計人員只能以參加培訓完成繼續教育。但是,目前培訓仍采用傳統的教師講,學員聽的傳授方式,缺少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及實踐性強的案例教學,缺少教與學之間的互動
與交流,必然形成教育形式單調,教學方法單一。
3.師資隊伍配備不合理
在會計繼續教育中,師資是影響培訓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組織培訓時我們只強調專業理論,而沒有把教學經歷和會計工作實踐綜合起來考慮。實際教學中多以高校教師為主,他們確實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培訓中多以會計理論或學習文件為主,不能理論聯系實際。會計繼續教育與會計學歷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繼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會計人員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目前的繼續教育培訓往往停留在對準則和制度內容的學習上,沒有將準則、制度與案例相結合,使得會計人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效果不明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繼續教育的質量。
三、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有效途徑探討
1.以塑造國際型人才為會計繼續教育的目標
面對會計行業面臨的激烈的國內外競爭,我國會計繼續教育應以塑造培養國際型會計人才為目標。注意拓寬會計人員在管理、營銷、法律、稅務、貿易、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職業判斷能力。就現階段而言,會計人員應及時學習和領會《服務貿易總協定》及框架下的有關文件,掌握加入WTO后會計行業的游戲規則;其次會計人員還應加深對WTO關于爭端機制條款的學習,以便在發生國際爭端時知道如何保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
2.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在內容上應注重適用性、層次性
會計繼續教育不是為了漫無邊際地幫助受教育者進行知識儲存,而是以適用性為宗旨,增強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以快速有效地將會計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中去為目標,選擇對提高會計人員執業水平有幫助的內容進行相關教育。改革原有不分受教育對象的水平、職業和企業實際發展需要,由行政命令統一組織、安排和統一教學內容的繼續教育方式。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就其接受面來講具有廣泛性。從參加繼續教育人員的知識結構看,有高、中、低不同層次;就教育的內容來講,有會計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也有其他相關管理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等。因此,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必須根據會計隊伍的實際情況實施分層次的培訓。滿足不同層次的培訓需求,最終提高會計繼續教育的有效性。
3.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培訓渠道和教學手段應多樣化,充分發揮互聯網絡的作用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要是針對在職人員這一群體,應實施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培訓教育。在教學的組織方式上,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在保證規定的時間內學習一定的專業知識。為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提高教學效率和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和形式手段上,除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外,還可以嘗試采用案例教學、咨詢課程、實例作業、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錄像報告、評論寫作、公司尋訪、商界網絡、遠程教育等有創意的方式進行教學。
四、對國外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借鑒
在美國培訓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定點培訓項目(custom program),二是公開培訓項目(public program)。定點培訓項目的權威性來自于公司的委托,學員參與的積極性取決于公司對學員培訓的要求。公開培訓項目的權威性來自于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只有一流的教育機構所提供的一流的職業后續教育課程,在社會公眾中才有可能產生廣泛的認同性和號召力。
職業后續教育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培訓需求。培訓需求來自于市場對培訓課程的期望。項目設計人員要了解和把握這種期望,一是設計者自身對所在行業的發展要有相當的了解和職業敏感性,二是在實施項目設計前要進行廣泛的市場問卷調查。安達信全球培訓中心的做法是,通過學員導師制的建立,使其所屬成員選出代表進入導師班子。通過這個班子,了解各成員對培訓項目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培訓內容,使培訓后的學員能用所學到的新理念、技能和方法創造出能適和自己工作條件和環境的方法,從而使職業培訓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
[2]王國慶:當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再思考.繼續教育研究,2005
[3]周貴文:加入WTO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有效途徑探討,中華會計學習,2004[
[4]秦榮生:面向21世紀會計后續教育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