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產品競爭力是一個企業或公司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實力。本文提出基于雙因素理論的產品競爭力系統模式,把構成產品競爭力的諸要素分為產品基本因素與競爭因素兩種。
[關鍵詞] 雙因素理論產品競爭力
在買方市場的經濟活動中,市場上存在著眾多的同類產品,消費者的選擇決定著產品的銷量。為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方法對產品進行競爭力分析,這是所有企業產品設計開發人員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基于雙因素理論,從分析產品競爭因素入手,找出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方法。
一、基于雙因素理論的產品競爭力系統模式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是將企業中人的行為動機因素分為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兩大類。在產品競爭力中同樣存在“雙因素”問題,即:產品的基本因素與競爭因素。
1.基本因素?;疽蛩匕óa品的基本功能、一般質量、習慣價格、通常供貨周期等因素。這些因素為競爭的同類產品所共有,因而并不構成產品的競爭因素。但是,它們構成產品競爭力的基礎,如果抽去基本因素,則產品即失去了作為商品的基本素質?;疽蛩刂饕磻水a品的使用價值。
2.競爭因素。競爭因素包括產品的附加功能、質量優良、成本低廉、和出手速度等因素。這些因素往往為該項產品在與同類產品競爭中體現出來,是用戶在同類產品中進行識別和選擇的依據。競爭因素主要反應了產品的交換價值。(具體因素對照參見表1)
表1產品競爭力雙因素理論
二、提高產品競爭因素的策略
由上面提到的產品競爭力的雙因素理論可知,提高產品的競爭因素,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根據雙因素理論,本文把提高產品競爭力的方法歸納為十六個字:“敵無我有,敵有我優,敵優我廉,敵廉我快。”
1.敵無我有——增加產品附加值。消費者對產品的整體觀念除了包括產品本體之外,還包括產品的各種附加服務和利益。美國著名的營銷學家李維特斷言:“企業未來競爭的關鍵,不在于工廠能生產什么樣的產品,而在于產品所提供的附加價值?!碑a品的附加值主要包括:派生功能、延續功能、新異功能和適應功能,以及一機多用、配套性、可維護性和外觀裝潢等。企業應不斷改進產品,不斷創新,把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作為企業改進產品的重點方向。
2.敵有我優——提高產品質量。企業生存和發展取決于企業能否提供高質量的優質產品。產品的質量大致可以分解為一般性質量和贏得消費者滿意的質量。贏得消費者滿意的優質品主要包含著耐用、好用、好看、方便、好修等更多方面的有關產品質量的內容。一個企業的產品,只有達到了贏得消費者滿意的質量標準,才會受消費者喜歡,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能力。
3.敵優我廉——降低產品成本。敵優我廉主要指的是產品的價格比同類產品低。企業產品的價格可以分解為市場上的習慣價格和可能降低的競爭價格。價格本身并不構成競爭因素,決定降價幅度的成本才是企業產品的競爭因素。可見,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還必須降低產品的成本。為此,企業可以通過采用標準化、通用化、價值工程、等方法來尋求降低成本,力求達到以廉取勝。
4.敵廉我快——加快產品供應速度。敵廉我快主要體現在產品的供應速度方面。企業產品的供貨期可以分為通常供貨期和供貨提前期兩種。企業的產品要想具有競爭力,供貨期提前也至關重要。為此,企業應該采取預先捕捉市場信息,儲備預研產品,加快技術改造,對外橫向聯合,對內專項承包等方法,來加速供貨時間,力求達到以快制勝。
三、以產品的競爭因素為導向,強化企業的競爭職能
以上我們根據產品的雙因素理論,從產品的競爭因素入手,提出了企業的產品競爭策略,而企業競爭策略的產生、實施和完成,要依賴于企業的競爭職能,并為實現這些競爭職能,相應的產生了與之對應的管理機構。對應關系如表2所示:
表2產品競爭因素、企業競爭職能及相應的管理機構
可見,運用雙因素理論對產品的競爭力進行研究,不僅分析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優勢所在,更進一步以其為導向,通過對產品競爭因素、企業競爭職能及相應的管理機構三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得出企業應具備競爭優勢的關鍵特質,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陳圻:產品競爭力及其要素研究[J].工作論文,2002
[2]胡大立:企業競爭力論[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朱燕空:基于雙因素理論的營銷力研究[J].中國市場,2005年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