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奧運經濟對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影響的研究,試圖對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進行探索性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奧運經濟珠三角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是當今全球經濟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奧運經濟是奧運會主辦國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中出現的一種階級性的經濟現象或行為,中國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是世界賦予中國的一次歷史性發展機遇。珠三角位于我國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該地區的體育產業能否抓住機遇,躋身世界體育產業發達地區,必將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一、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1.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優勢。經濟與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較富裕,潛在體育消費市場大,這是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的主要優勢。隨著該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其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持續逐年下降,家庭消費總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比重越來越小,有更多的支出用于個人的發展、健身娛樂及享受型的消費。
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發展的另一優勢是擁有先進的體育場館設施。調查表明,截至2001年,珠江三角洲擁有造價超過億元的大型綜合體育場(館)20個。另外體育用品銷售也是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的主要市場之一。珠江三角洲的大量商場,大都設有專門經營體育用品的部門或柜臺。隨著居民健身意識的增強,居民對體育消費的逐年增多,體育健身器材逐漸進入家庭,在商場中體育用品銷售額的增長速度一般高于商場銷售額增長速度。
2.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體育產業的理論研究有待加強。雖然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已初具雛形,但發展體育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許多人看來,體育產業僅僅是體育系統福利創收的手段,而沒有把它當作對國民經濟有積極影響的一項產業之所以對體育產業認識上存在偏差,主要原因是對體育產業的理論研究滯后,制約著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競技體育的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競技體育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體育產業的火車頭,它吸引了眾多行業部門的參與 ,進而決定了體育產業可以帶動和推動相關社會活動的不斷發展,這種高度的關聯帶動功能使得競技體育在體育產業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體育產業管理人才匱乏。與其他經濟產業相比,體育產業界的專業經營管理隊伍較弱,決策管理、經營人才、專業服務人才匱乏。現有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者中,許多人是退役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其他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他們雖然熟悉體育工作,但缺乏對市場運作和經濟規律的了解,因而不能將體育產品或服務有力地推向市場,因此,不能根據體育市場的需求來提供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
二、2008年奧運會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契機
1.競技表演業首當其沖。奧運會帶來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促進了經濟體育的發展。為了迎接奧運會,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必然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競技體育,選拔后備人才、擴大訓練規模,以求在奧運會上盡顯東道主的風采,因此,無論是競技體育隊伍本身的建設還是各種規模的競賽活動都必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給體育建筑業、體育用品業帶來發展的機遇。奧運會體育場館的建設不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在建筑設計水平、質量都有更高要求,因此可以極大促進我國體育建筑業的發展,同時對各種類型、檔次體育用品的需求也會增大,促進我國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3.促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隨著奧運會即將在我國召開,人們對體育的關注熱情極大地升溫,各種體育宣傳報道也把各種體育信息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些都會促進人們對體育增進健康的認識,從而提高人們參加健身活動的熱情。
三、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的發展對策
從傳統的凱恩思主義宏觀經濟學角度看,奧運經濟是一種需求沖擊的經濟行為,如何抓住奧運經濟機遇期發展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關系著能否主動參與國際體育產業競爭,能否完善體育產業發展模式,能否提升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的地位的問題。
1.加速體育產業市場化進程,突出區域性發展特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體育改革不斷深化,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該地區是我國體育用品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由于有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體育用品能迅速進入市場,把巨大的生產能力轉變為巨大的市場優勢,體育用品制造業應抓住奧運經濟機遇期整合產業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形成體育產業鏈,聯合招商引資,做大做強體育產業,加速珠三角地區體育產業市場化進程和產業化發展。
2.健身娛樂與競技體育市場優先發展,擴大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珠江三角洲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體育健身娛樂已成為當地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健身娛樂消費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體育健身娛樂行業同其他國民經濟相關部門息息相關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通過間接聯系推動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在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珠江三角洲,體育健身娛樂產業的優先發展,無疑有利于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加快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凸顯區域性人才優勢。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是體育產業市場化建設的有力保障,體育產業的市場化運作需要大量合格的體育經營人才,這些人才除了具有組織協調等基本能力外,還需要熟悉體育行業運作的各個環節,熟悉與體育產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和國際慣例。
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區應吸引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進入體育產業,對現有的體育經營人才強化培訓,廣泛開展國際體育經濟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和方法,同時,應重視普通高校體育產業相關專業的建設,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丹:奧運經濟與經濟奧運.首都經濟雜志,2002,(5)12~14
[2]劉江南:用SWOT觀點對廣東省體育產業發展狀況的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