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開展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中的問題逐漸暴露,改革之路舉步維艱。本文從深入分析影響國企改革順利進行的諸多因素入手,闡述了投資銀行在國企改革中的優勢。
[關鍵詞] 投資銀行國有企業改革
一、 影響國企改革順利進行的因素
1.不完善的新體制
不完善的新體制突出表現為:第一,不健全社會保障體制。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導致國有企業從某些產業退出時無法將原企業退休職工轉交給社會,退休職工的醫療、養老、住房等費用需要由國企來自行承擔。第二,不完善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不完善必然導致國有企業退出時,不能很好利用資本市場,如果要實現企業資產的迅速變現,必須付出巨大的市場搜尋、簽約等交易費用。第三,不發達的勞動力市場。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緩慢,國有企業在退出時,要借用現有勞動力市場實現企業職工轉移的作用極其有限。
2.不適當的行政干預
企業改革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行為,但在我國卻明顯帶有行政色彩,不適當的行政干預必將成為國企改革的障礙。突出表現為:第一,一些地區和部門利用行政手段強迫優勢企業吸收劣勢企業,嚴重違反了自愿互利原則。第
二,通過無償劃撥或不等價方式實現重組。第三,對嚴重虧損的企業不惜用財政補貼或銀行貸款進行扶持,明顯違反了價值原則。第四,地方保護主義思想嚴重。
3.企業內部人的障礙
所謂企業內部人,是指企業的經理人員和職工共同組成的利益集團。如果企業進行改革,一方面會影響到經理人員的利益,妨礙他們從企業中利用權利謀取私利;另一方面,也影響到了職工的利益,影響到他們長期享受的穩定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當然職工不愿退出國企也有情感上的障礙。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運行
不容否認,資產管理公司在化解金融風險、優化社會經濟資源配置以及減輕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負擔上起著積極作用,但在公司運行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公司市場定位不科學、有較為嚴重的短期行為、員工人心不穩、資產回收狀況不理想等。
面對諸多影響國企改革順利進行的諸多因素,改革該如何進行?國企改革呼喚具有高素質、高起點、專業化、規?;闹虚g層,呼喚能在企業重組中發揮樞紐作用的機構。
二、 投資銀行在國企改革中的優勢
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有限責任制度和兼并破產機制,投資銀行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主力。在資本市場這個舞臺上,投資銀行因其角色的多元化而在企業重組中擁有了其他中介結構無法比擬的優勢。
1.人才優勢
創造是投資銀行的生命線,投資銀行要創造市場,要創造市場,人才是關鍵,人才是投資銀行的生命。
由于投資銀行從事的業務具有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的特點,因此需要具備豐富經驗和熟練的技能,需要具備金融學、工程學、法學專家的組合,需要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并對國內外經濟有相當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傊?,投資銀行的人才必須是綜合型人才,不僅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要掌握現代管理知識、金融知識,還要善于處理各方面關系。
2.處理不良資產方面的優勢
投資銀行是資本市場上通過資本運作來經營的金融企業,是金融工程師,是資本市場的靈魂。投資銀行擁有進行債轉股、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的專業技術優勢。一方面,投資銀行通過創新的金融產品使國有資產轉化為市場交易的標準單位,同時聯系供求雙方,創造市場并形成市場標價機制;另一方面,投資銀行以資產增值為核心,把資本本身作為經營對象,從而使國有不良資產的處置損失降到最低。這一優勢使資產管理公司這個暫時性政府機構慨嘆不及。
3.企業并購中的優勢
投資銀行對企業比較熟悉,信息靈通,具備豐富的并購經驗;財務管理能力與分析能力較強,能確定合理的收購價格;融資能力強,能為企業并購提供資金保障。這些優勢能使得并購順利進行。
相對于政府而言,投資銀行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遵循價值規律,實現國有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能夠有效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企業內部人控制的弊端;相對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投資銀行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因此一定會從企業和職工利益出發,為并購提供最優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子林張昌彩沈琪:企業并購重組與國有資產機構優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歐陽軍雷強: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向投資銀行的轉型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
3.杜英娜:國有企業改革投資銀行先行 河北大學學報增刊(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