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5年紅色旅游發展迅猛,已成為當前國內旅游產品之一。遼寧省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是我們關注的重要課題。從紅色旅游的內涵入手,探討了遼寧紅色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發展遼寧紅色旅游的對策。
[關鍵詞] 紅色旅游遼寧旅游資源
近年來,在蓬勃興起的旅游熱中,以參觀革命圣地、踏訪英雄足跡為特點的紅色旅游獨樹一幟,逐年呈升溫之勢。黨中央、國務院對紅色旅游十分重視。如何利用國家旅游局號召發展“紅色旅游”契機,加快遼寧旅游業的發展是遼寧目前所面臨的急需探討的問題。
一、紅色旅游的內涵
《2004年~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對紅色旅游進行了如下界定:紅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紅色旅游的本質是“紅色文化”。紅色旅游是建立在紅色旅游資源基礎上的一種精神文化產品,是紅色與旅游的有機結合。
二、遼寧省紅色旅游資源優勢
遼寧省紅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且特點鮮明,全省現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0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35個,市級179個。其中,已經開發利用的約50多處。這些紅色旅游資源涵蓋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四個時期的內容。其中“沈陽-錦州-葫蘆島-秦皇島”線列入國家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中,撫順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大連關向應紀念館、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錦州黑山阻擊戰景區、葫蘆島塔山阻擊戰紀念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丹東鴨綠江斷橋、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10個景區列入國家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中,而且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部處在旅游功能比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構成遼寧省紅色旅游骨干體系,年接待游人規模在50萬至100萬人次之間,發展紅色旅游有很大的潛力和優勢。
三、目前遼寧省發展紅色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
1.紅色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產品形式單一
遼寧有的紅色旅游景點目前提供的產品基本上只是用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靜態觀光內容居多,沒有對資源的文化內涵做深層挖掘,沒有與該類資源所在地自然風光或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多數紅色旅游景點僅有參觀游覽的活動方式,參與性活動較少,缺體驗式感受,景點內容陳舊,講解缺乏現代化手段,枯燥乏味,不適合現代審美觀念和旅游者的消費取向,與市場需求差距很大,更沒有相應的紅色旅游餐飲、紅色旅游商品等,尚處于粗放型經營階段,未形成系列旅游產品,缺少影響力和震撼力。
2.和其他旅游景區的整合與聯動程度有待改進
只有把紅色旅游、綠色旅游、古色旅游、藍色旅游等不同的旅游方式結合起來,實現旅游產品的多樣化,才會在旅游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我省有關部門已認識到了整合的重要性,并明確把資源整合作為紅色旅游發展戰略,但由于思想認識、行政區劃、隸屬關系等原因,目前遼寧省紅色景區和其他類型景區的整合聯動還不強,個別地方旅游部門和境內紅色景區的關系尚待理順。
3.宣傳促銷乏力
按照市場規律,搞好宣傳推廣,是搞好紅色旅游的主要環節。遼寧的紅色旅游景區總體上看在市場營銷方面投入不足、力度不大。營銷方式比較單調,過分依賴旅行社等中介組織。對市場缺乏真正的研究,沒有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實行個性化促銷,對消費群體定位模糊。缺乏大規模、連續性、轟炸式宣傳,與其他紅色旅游名勝區聯手宣傳、打造品牌的活動更是少而又少。
4.缺乏高素質的紅色旅游人才
由于紅色旅游產品包含著豐富的政治歷史文化內涵,因此,它對從事紅色旅游工作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從業人員總體學歷水平、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都偏低,尤其缺乏高層次的規劃、策劃、市場開發和管理等專業人才,缺乏高素質的導游人員。特別是有些導游在講解的過程中不了解歷史,不能把握紅色旅游的本質,不了解紅色旅游的背景及文化內涵,景點講解缺乏內涵和生動性,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甚至有時還引起游客的不滿。
四、發展遼寧省紅色旅游的對策建議
1.挖掘和豐富紅色旅游產品的內涵,完善旅游產品結構
開發紅色旅游資源重點就在于對紅色旅游資源內涵的深層挖掘。這就需要加大收集并整理有關革命歷史的文獻和資料的力度,在進行黨史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對遼寧革命時期的歷史進行比較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要深入挖掘和豐富紅色旅游產品的內涵以增強紅色旅游產品的吸引力,應在傳統的參觀教育活動基礎上,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館檔次,改變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使表現手段更加科學化和多樣化。
增加紅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可開設一些體驗式、參與式的旅游項目,加大體驗性的分量。比如說,在展覽以后可設置游戲館,以色彩鮮明的動畫、繪畫、拼圖、電腦游戲等方式,吸引眾多的青少年和旅游者動手動腦。正確完成者可獲得紀念品,讓其在輕松、娛悅的過程中獲得軍事體驗和紅色傳統教育。
開發紅色旅游紀念品。旅游者在旅游體驗中希望得到一個難以忘懷的回憶,這不僅在旅游產品體驗消費過程中產生,而且也可以在富有當地特色、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的旅游紀念品中保存下來,可以說旅游紀念品是旅游者整體體驗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遼寧省應盡快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開發出能代表遼寧紅色旅游特色的紀念品以完善旅游產品結構。
2.整合旅游資源,深化區域合作
紅色旅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既要突出紅色主題,又要跳出紅色局限,增加綠色、古色等內容,把以革命史跡為主題的紅色旅游產品,以生態環保為主題的綠色旅游產品,以海洋資源為主題的藍色旅游產品,以滿清文化為主題的金色旅游產品,以冰雪溫泉為主題的白色旅游產品結合起來,科學合理地規劃旅游景點,組合旅游產品,形成具有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以提高旅游業的整體規模效益。
加強區域旅游合作,既有利于使各區域之間不同產業門類的價值鏈得以延伸,又有利于突破行政區經濟的“壁壘”,從而促進區域旅游乃至社會經濟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得以統籌協調和持續發展。根據遼寧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特點,今后遼寧在加強省內區域合作的同時還應加強與河北、北京、黑龍江、吉林等省的區域合作。
3.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提升遼寧紅色旅游品牌
(1)要搞好媒體宣傳。把宣傳重點放在主流媒體上,如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人民日報、遼寧日報等影響大、效果好的宣傳媒體。
(2)搞好網上宣傳。組建遼寧省紅色旅游信息專業網絡,建好“遼寧省紅色旅游網站”,利用網絡的宣傳效應,宣傳遼寧紅色旅游的特色產品,推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3)搞好旅游宣傳品的制作。組織有關力量編制精美的《遼寧紅色旅游》畫冊、光盤、導游詞、紀念品等宣傳品,并組織旅游企業走出去參加旅游交易會和展覽會,逐步拓展客源市場。
最后,搞好重大節日、節慶營銷活動。例如結合建黨、建軍、建國及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抗日戰爭勝利、遼沈戰役勝利、抗美援朝勝利等周年紀念日,適時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旅游系列活動。
4.大力開發旅游人力資源,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目前,人才已成為旅游業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實施導游、景點管理人員、規劃、策劃、市場開發和管理等人才培養工程,全面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應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創新旅游人才工作機制,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有效機制和良好環境。除大量引進國內外旅游業各種管理和科技人才外,要想辦法留住和培養本地人才,建立旅游業高等學歷教育、終身教育以及崗位培訓需要的層次結構合理、功能多樣化的開放式旅游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陳志永: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2005(5)
[2]2004年~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EO/OL].中國紅色旅游網
[3]旅游強省,六年鑄一劍—訪遼寧省旅游局局長武虹劍[EO/OL].遼寧旅游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