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濟全球化以及加入WTO為我國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使我國的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面臨一系列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應根據國內、國外的局勢,及時調整兩種政策,以競爭政策為主,產業政策為輔,在全局上、長期堅持貫徹競爭政策,對個別產業的個別期間實行產業政策,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關鍵詞] 競爭政策產業政策戰略搭配
一、競爭政策、產業政策的含義與基本內容
1.競爭政策
關于競爭政策的概念,總體來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觀點:廣義的競爭政策指一切有利于競爭的政策,是所有為保護和促進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而采取的行動措施、制定的法規條例和設立的監察實施機構的總和,其核心目標是通過保護和促進市場競爭,確保競爭機制在相關市場發揮作用,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增進消費者福利,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與整體生產力的提高。而狹義的競爭政策僅指鼓勵競爭、限制壟斷的反壟斷政策,它作為對競爭結果的“事后調節”措施,通常以法律形式出現。
2.產業政策
有關產業政策的概念,在學術界也同樣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觀點認為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布局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等,它是國家干預或參與經濟的一種形式,這里的“干預”是一個廣義上的概念,包括規劃、引導、促進、調整、保護、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義。而狹義的觀點則認為產業政策就是計劃,是政府對未來產業結構變動方向的干預,其實質是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一種自覺的干預,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如實現經濟振興與趕超,產業結構調整與轉換,保持經濟領先地位與維持經濟增長勢頭等。
無論是從各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是從與競爭政策的關系來看,狹義的觀點更符合人們對產業政策內容的一般理解,即產業政策僅指特殊性的、針對個別產業制定的產業政策,是政府對未來產業結構變動方向的干預,也是政府為彌補市場機制可能造成的失誤而采取的一些補救政策。狹義的產業政策也是本文的概念界定。
二、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關系
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是一國的兩大基本經濟政策。它們在追求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從而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它們在功能上具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
但是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的實施方式和側重點卻不相同,又存在著明顯的沖突。產業政策通過某種程度的資源傾斜,力圖迅速促進某一行業或企業的發展;或者促成企業的兼并、重組、聯合,甚至協調企業間的行為,以圖通過達到所謂的規模經濟來提升企業或產業的競爭力。其實質是通過對產業或企業采取鼓勵或限制的方式,集中配置資源,以提高其競爭力,達到拉動經濟發展的目的。而競爭政策則強調公正、合理、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通過限制甚至取締企業間的協議、聯合、并購等行為,打擊不正當競爭和限制競爭行為,以防止市場壟斷勢力的出現,以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發展。
三、經濟全球化下,我國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戰略組合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我國要想更好的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要根據國內、國際的狀況,選擇相應的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以及兩者的戰略組合。
1.在我國現代市場經濟中,處于核心地位應該的是競爭政策,產業政策應從屬于競爭政策
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關系,其實質就是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市場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市場作用的發揮,要依賴于競爭政策,因為沒有競爭政策的推行,就不可能有公平競爭的環境,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功能就不可能發揮出來;而政府的職能一方面是為了克服市場失靈,另一方面是為實現政府的趕超目標。正是由于在市場經濟中,市場是基礎,政府的過多干預會扭曲市場的價格信號,從而損害市場的運行效率,因而在經濟政策的推行中,競爭政策是處于核心地位的,而產業政策則是從屬于競爭政策的。
2.在全局上堅持競爭政策,在局部上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作用
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應從全局上強調和堅持競爭政策,這是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充分調動發揮經濟主體積極性、激活市場活力的客觀要求。通過競爭法律法規的實施,進一步肅清特權經濟,消除行政壟斷、行業壟斷、所有制壟斷和行政性市場分割,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經濟發展確立基礎的制度條件。但在局部范圍內,由于一些產業尚處于幼稚工業發展階段,競爭力較弱,以及一些具有外部性的產業還有待進一步壯大,所以要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激勵、導向和保護作用,促進這些局部的、特定的產業的發展和結構的調整。為解決與競爭政策的沖突,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通過推行適用例外的原則,使一些特殊產業在一定時期內不受競爭政策的規制,以解決法律沖突問題。
3.長期堅持競爭政策,對個別行業的個別時期應用產業政策
作為WTO的成員國,要發展市場經濟,參與國際市場的分工與合作,就必須在將來很長的時間內堅持競爭政策,即建立一套與國際競爭規則接軌的競爭政策,規范與指導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分工與協作。但加入WTO又給我國的經濟實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要求我們迅速地調整、升級和優化國內的產業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業,使我國在短時間內跟上世界形勢,并為將來主導世界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長期堅持競爭政策的同時,仍要發揮產業政策對產業發展的指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形成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的有機結合,共同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