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分析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含義和本質特征的基礎上,著重討論了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適用條件和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作用,并提出了發展我國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體育產業證券化融資方式
體育產業作為現代體育事業中的主要經濟單位,在體育事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積極推進我國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盡快建立一個市場經濟體制以及與現代體育產業發展相符合而又科學可行的融資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體育產業證券化的含義和本質特征
1.體育產業證券化的含義。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是指作為非金融機構的體育企業(或企業)將其缺乏流動性但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通過結構性重組和信用增級后真實出售給遠離破產的(SPV)或信托后由SPV在金融市場上向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一種融資方式。圍繞著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含義,學界和體育產業界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觀點,但都涉及到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3個本質內涵:(1)體育產業證券化的資產或資產集合是指缺乏流動性但未能產生預期穩定現金收入的金融資產,這是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物質基礎。(2)特有的交易結構和技術是指通過資產的打包或解捆的結構重組,信用增級和真實出售后,由遠離破產的SPV或信托向投資者發行ABS,投資者與發起人企業之間并不形成投資關系,企業實現表外融資。這是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技術基礎。(3)資產支持證券(ABS)是指可流動、可交易的、投資者的收益支付由資產的未收入做支持的有價證券,這是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提供流動性的保障和吸引投資者的動力。
2.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本質特點。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作為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金融創新融資方式,以其先進的技術和特有的構造,已成為投資者很受青睞的一種新的投資工具。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包括銀行貸款)和一般融資方式比較存在本質區別。
(1)信用體制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信用體制創新,是間接融資的直接化,把市場信用的資產組合功能與中介信用的投資者組合功能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和一般融資信用制度的優勢為一體,打通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通道,構建體育產業與金融體系中銀行信用與市場信用之間的轉化機制,形成了體制上的雜交優勢,降低了信用交易成本。
(2)信用基礎與風險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通過破產隔離和真實出售等構造技術,實現了從整體信用基礎向特定資產信用基礎的轉化。而且,企業對已出售資產沒有追索權,實現廠資產的出售與投資者償付現金流路徑的分離,其風險只與證券化資產的現金流相關。
(3)融資成本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將具有流動性的資產從公司整體風險中隔離出來,并進行信用增級,證券化資產的信用要求低于發行體育股票與體育債券,支付給投資者的利息也低于體育債券融資;而且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雖然涉及的中介機構較多,但支付的中介機構費用較低,信用增級的擔保費用也較低,因此減少了酬金、差價等中間費用,加上資產支持證券具有的分級結構而降低了利息支出,因此,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成本較低。
(4)融資風險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過程中,使得證券資產與發起人的整體風險相隔離,可避免企業融資過程中的整體信用風險暴露,降低了系統風險。企業資產證券化還存在股東財富增加效應,增加了發起人的自由現金流,SPV可通過實施積極的資產管理實現資產增值,發起人也可通過結構設計獲得剩余索取權。
(5)融資效率不同。 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實現了籌資者與投資者的雙贏,提高了融資效率。
(6)對企業的約束和控制權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融資中,ABS投資者只對SPV的經營活動存在限制,對原始權益人不夠成投資關系,對企業沒有直接的約束權利,并不會導致發起人企業的股權分散和股東收益攤薄,由擔保機構實施對企業的約束。
(7)投資者收益來源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通過把兌付來源從原始權益人中隔離出來,改變了證券持有人對企業兌付的依賴性。資產支持證券投資者的償付請求并不直接針對發起人企業,而是來源于證券化資產的未來現金流及信用增級機構。
(8)應用條件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通常是將多個發起人所需融資的資產集中成一個資產集合進行證券化,證券化資產的范圍可以包括將許多不同地域、不同企業以及不同的期限的具有預期穩定現金流量的資產,應用范圍廣,而且未來現金流越多,可支持的融資規模越大。這樣就可使那些本來沒有資格進入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可以獲得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由于獲得高評級的證券發生違約破產的比例很低,證券化融資可以使投資者放心,從而拓展了體育產業投資主體。
(9)對應于資產負債表的位置及項目不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對于資產負債表左方的“資產”項,如應收賬款,反映了資產負債表左側的“資產融資”方式,證卷化的基礎資產未來產生的現金流,其融資活動并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在不改變企業資本的情況下降低了資產存量。改善了企業的財務結構。
二、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適用條件
一般地,當體育產業需要籌集新的資金時,在下列情況下:1.體育產業融資成本較高,但將部分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隔離進行融資將會改善體育產業融資狀況;2.體育產業資產的盈利性、流動性及信用水平一般;3.體育產業受到資本約束或其他管制;4.體育產業資產規模不大或成立時間不久;5.具有信用增級和信用評級所需的數據資料;6.為了獲得更多的、成本更低的或持續的資金來源。
三、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作用
體育產業融資與體育產業投資緊密相連,互為因果,體育產業投資證券化是快速實現體育產業融資的必經之路,體育產業融資及融資渠道對我國體育事業最有力的發展是啟動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市場。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有利于推動我國體育產業資本市場的現代化和規范化發展。
四、發展我國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政策措施與建議
1.建立政府主導型的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市場。2.發展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一級市場。3.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對機構投資者開放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市場。4.建立高效的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市場人才市場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李建軍:我國體育產業資產證券化的相關問題[J].體育學刊,2002,9(6):40~44
[2]倪剛孫 芳陳麗娟:資產證券化在體育產業中的運用[J].體育學刊,2002,1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