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新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率先實施,隨后將逐步推廣到所有企業,新的存貨準則規定,取消了“后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對于以往使用“后進先出法”的企業,應特別注意在存貨價格不斷下跌的情況下財務杠桿的負作用。本文對先進先出法下負債經營會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的負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存貨管理建議。
一、財務杠桿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
財務杠桿又稱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其作用通常以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來說明。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也就是說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而債務利率是固定的,只要公司增加利潤,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應減少,權益資本的收益率將會提高,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便產生了財務杠桿損失。
負債經營作為一種經營策略,它不僅是為了彌補企業的資金不足,滿足企業生產經營對資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而且,負債利息具有“抵稅作用”,負債的利息費用列入財務費用,與企業的收入抵扣,使負債經營的企業同全部采用自有資金進行經營的企業相比,成本費用增大,利潤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隨之減少,從而減少上繳的所得稅,降低企業稅負,節約企業資金;甚至在通貨膨脹時期,債務的實際償還數額以賬面價值為準,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所以,通貨膨脹會給負債經營的企業帶來額外收益,通貨膨脹率越高,企業因負債經營而得到的貨幣貶值利益就越大。
二、先進先出法下財務杠桿的負作用
新會計準則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實施,隨后會逐步推廣到所有企業。在新存貨準則下,由于“先進先出”法更側重于反映企業長期的經營情況,所以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貨準則中的“后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先進先出”法,通俗來說就是先購買入庫的存貨先發出去,計入成本中的存貨價格也就是最早購入的原材料或產品存貨價格。這樣,存貨價格的走勢必然會影響企業當期利潤的計算,如果原材料或產品價格一路下跌,企業存在先后多批購進不同價格存貨的情況下,采用“先進先出法”,企業的成本將大幅上升,當期利潤會下降,對于有負債經營的企業來說,必然會影響到期債務的歸還,導致財務風險發生,作為追求經濟利益的企業,通過財務杠桿籌集資金,擴大經營規模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運用財務杠桿,提高經營業績,必須要有較高的總資產報酬率和銷售利潤率作為保證,這樣才可以彌補這種經營方式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在只允許采用“先進先出法”的新準則下,企業要準確把握存貨價格的變動趨勢和對存貨進行有效的管理,尤其在預期存貨價格可能會不斷下跌時,不能盲目擴大負債經營,否則會導致企業資不抵債,破產清算。鄭百文就是一個因盲目利用財務杠桿而產生負面影響最終導致破產清算的典型案例。
鄭百文歷史上是以經營百貨文化用品為主,20世紀90年代初進軍家電銷售業,家電批發給公司帶來了輝煌的業績。鄭百文購進長虹產品,不需支付現金,而是由建行鄭州市分行對長虹開具6個月的承兌匯票,將鄭百文所欠貨款直接支付給長虹公司。鄭百文在售出長虹產品后再還款給建行。先期的負債經營給鄭百文帶來了高額利潤,并一舉買斷長虹兩條生產線的經營權。但是,隨著家電生產廠家的日益增多,產量不斷上升,市場競爭逐漸加劇,特別是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各家電企業對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產品持續大幅降價。作為鄭百文的主要供應商,長虹為發展進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一再降價,直接導致了鄭百文先期購入的存貨實際價值大幅貶值,最終形成購銷價格倒掛,產生了不可彌補的財務杠桿負效應。
三、先進先出法下如何避免財務杠桿的負作用
1.推行存貨JIT制
JIT理論于20世紀50年代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最先實施,隨后在歐美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JIT的基本內容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它要求企業的生產以顧客需求為起點,通過采用看板系統,精益生產,全面質量管理等技術和方法實行拉動式生產,以最大限度減少產成品、在產品及原材料等各類存貨,提高生產及經營效率,在達到產品優質的同時以大幅度降低企業存貨為目的。其核心管理目標是追求生產過程零缺陷,經營過程零存貨。公司若能實施JIT存貨管理,就可以避免因存貨降價帶來的損失。當然,它需要對存貨管理理念進行革新,把企業的管理視野從企業內部擴展到外部,上到供應商,下到顧客的整個供應鏈。
2.實行存貨ABC管理
ABC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把品種繁多的物資,按其重要程度、消耗的數量、價值的大小、資金占用的多少等情況進行分類排隊,然后分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做到抓住重點照顧一般的管理方法。其具體分類方法為: A類物資所占品種占用資金大;B 類物資占用品種比 A 類物資多一些,占用的資金比 A 類物資少一點;C 類物資所占品種最多,占用的資金最少。
對于 A 類商品,由于占用資金較大,應該嚴格按照最佳庫存量的辦法,采取定期訂貨方式,并且實行嚴格的連續性檢查策略,每天檢查庫存情況,隨時掌握準確的庫存信息,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滿足客戶需要的前提下維持盡可能低的經常量和安全庫存量。通過與供應商的協商,對運輸時間做出認真的分析,預算出該類商品的一般訂貨前置期(也就是從下訂單開始到貨物到達倉庫的時間)。對于 B 類商品的庫存管理,應該具體分析,如果其中某項商品所占銷售額比重較大,可以采用 A 類商品的庫存控制策略,運用連續檢查庫存方法認真對待;如果所占的銷售額比重較小,則可以采用周期性檢查策略,定期檢查庫存并訂貨,這樣就會使 B類商品的庫存周轉率低于 A 類。C 類商品雖然數量很多,但所占用的金額不大,因此在采購定貨方式上,可以用定量不定期的辦法,即按訂貨點組織訂貨,在倉庫管理上可采取定期盤點保養,并適當控制庫存。根據歷史銷售數據,計算出該種商品的理論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一旦庫存達到最低庫存時,就訂貨。
3.增強風險意識,建立最有利的資本結構,采取適宜的舉債策略
企業冒險總會存在風險,企業不能為了持續地追求高利潤,不計后果,大肆籌資舉債,增加財務負擔,利潤多少不是衡量一個企業強與弱的惟一標準,過度負債不僅會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再發生生產過程中斷、阻塞、資金周轉發生困難,不能按時償債,企業將面臨喪失信譽、負責賠償的風險,甚至導致破產,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存,然后才是高額利潤,應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發展的各種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脅的風險,要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來控制風險;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對企業最有利的資本結構,以最低資金成本,最小風險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資收益,在風險和利益之間尋求最佳配合,在好的市場環境中,采取進取型策略,并對可能的風險有充分的估計和準備,可以適當多借入資金;在不利的環境中,應謹慎從事,耐心等待有利時機的轉化,以此組織調整資本結構,并做到胸有成竹,機動靈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財務風險;企業在借入資金時,不應將其作為一種簡單的財務實踐,應慎重考慮,雖然有時借款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有時可以改善現金流量,然而,不管在何種情況下,應明確在多變的企業環境中借款的預期收益,如果預期收益無法確定,企業就無借款的充分理由,企業必須知道何時應該
借款,何時不應借款,只有這樣,才會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不致因盲目借款而遭致財務失敗。
參考文獻:
[1]谷祺: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2]李軍:JIT生產方式及其應用策略.價值工程,2002.3
[3]龔麗娜:論現代企業的負債經營戰略.企業改革與發展,2002.10
[4]吳堅史忠科:JIT系統在庫存管理中的運用.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10
[5]譚堅堅:ABC 分析法在庫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學科探討,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