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品種單一、結構不平衡和資產質量不高的現狀,可以透視制約著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根源。國家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高度重視制定出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是隨著信用社的經營規模不斷壯大和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的開放,如果在信用社內部沒有提高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從業人員的素質,其競爭能力將不斷削弱,發展和壯大業務的愿望是難以實現。所以,明確目前存在的不足,更新經營理念,嚴格管理要求,成為當前農村信用社的重頭戲。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 信貸管理 理念更新
目前,農村信用社的主要資產業務是貸款,其結構的優劣直接影響信貸資產質量,進而影響其生命力。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機構收縮,農村的金融服務不斷被弱化;而農村信用社處于農村金融的第一線,主要為廣大農戶、個體私營組織、鄉鎮企業等各類農村經濟組織服務,與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為了對某市農村信用社的目前貸款結構的基本狀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進一步研究當前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對策,筆者先后在該市的不同地區選取四個有代表性的農村信用聯社進行了調研,這次調研圍繞著貸款結構展開的。
一、現狀
1.貸款結構的總體概述
某市及部分縣(區)的貸款情況表
農村信用社的主要資產業務是發放貸款。該市2005年各項貸款余額415426萬元,當年累計發放477464萬元,累計收回424862萬元,凈增52602萬元,增幅為14.50%。其中:農戶貸款累放315558萬元,占各項貸款比重為73.68%;農業經濟組織貸款累放18242萬元,占各項貸款比重5.78%;而農村工商業貸款累放22831萬元,占各項貸款比重5.79%;其他貸款只占14.66%。由此可見農村信用社的主要貸款投向是農戶、農業經濟組織和農村工商業,是為“三農”經濟發展服務,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作用的最好體現。除了全市總的貸款情況外,筆者還列示了其中幾個縣的情況。
2.各類貸款的結構分析
(1)以農戶貸款為主的貸款結構
從貸款的數量上看,涉農貸款占投放總量的95.44%;從各種涉農貸款所占的比重來看,農戶貸款總額所占比重最大,接著是其他貸款,再次是農業經濟組織,最后是農村工商業貸款。農戶貸款總額最大,其中的小額信用貸款所占份額卻不大,但農戶小額貸款中不良貸款很低為0.39%。
(2)農村經濟組織的不良貸款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農村的新型產業結構突破了傳統生產要素,經營方式從個體走向合伙經營,貸款主體不斷增多,農民從事的生產經營項目也不斷增多,由于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拉長,貸款資金占用時間也相應拉長,資金需求呈擴張趨勢。由于農村經濟組織所需的貸款資金數額較大,貸款期限增長。當其出現經營管理不善等異常情況的時候,貸戶償還本息的難度就大,因此較易出現無法償還貸款,其不良貸款率較高。如表所示,各個縣的農村經濟組織貸款中不良貸款比率都很高,全市為30.85%。但是也有例外,就是A縣的該類貸款的不良貸款率為2.42%。
由于農村經濟組織貸款面臨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分辯機會和風險,為防范風險必須慎貸。
3.貸款質量的現狀分析
部分縣(區)不良貸款情況
由上表可知,該市的不良貸款比率普遍較低,而且比起上年,全部是下降趨勢。
(1)不良貸款比率較低的原因分析
①直接收回不良貸款。由于農村信用社各級管理部門層層下達清收不良貸款任務,縣聯社分解到各基層信用社的不良貸款凈壓縮任務,信用社再將任務落實到每個信貸員。經過信貸人員的清收直接收回部分歷年發放不良貸款,是不良貸款的數量減少,降低了不良貸款比率的一個原因。但是,從調查的結果看,直接收回陳年的不良貸款不多,說明通過直接收回不良貸款來降低比例的力度是有限的。
②借新還舊減少不良貸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不良貸款認定暫行辦法》(銀發〔2000〕303號)規定,貸款符合“四個條件”即:借款人生產經營正常,能按時支付利息;重新辦理借款手續;貸款擔保繼續有效;屬于周轉性貸款”可以進行盤活。由于農村信用社目前還實行期限管理的貸款“四級”分類,導致通過辦理“借新還舊”減少不良貸款,從而掩蓋的貸款的真實形態,這種的現象占一定的比例。
③呆賬核銷不良貸款。農村信用社通過以經營效益,通過核銷不良貸款,實行賬銷案存保留追溯權,也是當前降低不良資產比率主渠道之一。
④中央銀行票據置換不良貸款。由于國務院提出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中央提出扶持政策,因此人民銀行按2002年底實際資不抵債數額的50%發行專項中央銀行票據,用于置換信用社的不良貸款。這也是近兩年來,降低不良貸款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不良貸款率下降原因分析
①從客觀上的分析,除了上述四點原因產生不良貸款比率下降的客觀原因外,導致不良貸款率下降的還有一個是信貸規模的擴大,隨著經濟的發展,經營規模壯大,農村信用社也不斷加大信貸規模,增加新的貸款投入,在總貸款中不良貸款不變的前提下,不良貸款占比也隨之下降。
②從主觀上講,由于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對于不良貸款措施不斷加強。基層農村信用社相應做出依法清收、責任清收、崗位清收,以及獎勵清收等措施。由于采取了這些措施,全市各個縣的不良貸款率與上年相比全都下降,而且現在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
二、對策和啟示
從上述的分析情況可以看出,農村信用社經營的是傳統單一的金融產品,特別是資產業務單一性更加突出,所以信貸管理對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來說更加重要。如何優化信貸資產結構?如何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已成為重要的課題,為此,明確當前存在的不足,更新經營理念,進行更加嚴格管理要求,是農村信用社興衰的關鍵。筆者提出四個方面的看法。
1.明確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思路
(1)找準市場定位是當務之急
農村信用社肩負著服務“三農”的特殊使命。服務“三農”,支持農村經濟,是農信社必然選擇。如果背離了這一定位,農信社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為此,農信社對“三農”的信貸資金投入應逐年增加,金融服務應逐步改善,積極推進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縣域經濟是農信社的基礎和主戰場,應充分利用農信社扎根農村、貼進農民的優勢,提供個性化、規范化的金融服務,增強農民和經濟組織對農信社的依賴,同時鞏固發展城鄉客戶資源,建立完善具有自身特點的客戶體系,不斷開拓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2)鞏固優良的客戶群體是關鍵
場經濟環境下不光銀行選擇客戶,客戶也要選擇銀行。因此信用社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思路,就是要分析現有客戶、了解潛在客戶、鞏固優良客戶,跟上商業銀業的競爭節拍。工作中,要有高招和實招,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培養與客戶的感情,把貸款和存款聯系起來,發展綜合性的業務服務。
(3)創新業務品種是持續發展的動力
農信社應積極轉變金融理念,開發創新金融產品,發展中間業務,推廣“聯保貸款”、“社團貸款”業務,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快捷、高效的服務。繼續采取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方式,努力滿足廣大農戶的信貸資金需要。同時不斷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范圍,加大對農戶的指導和服務。
(4)建立有效的營銷戰略機制
農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點多面廣、工作量大、經濟效益相對較低是目前農村信用社面臨的客觀問題。為了生存和發展,農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必須提高自身經濟效益,追求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步驟是抓好貸款營銷工作。首先要從思想上對貸款營銷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將貸款營銷與組織存款、清收盤活相結合。要徹底改變“衙門作風”和“官商習氣”,變坐門等客為上門服務。其次是要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營銷機制,制定較為完善的營銷方案,使營銷工作目標明確、有的放矢。再次是要完善貸款營銷體系,建立營銷網絡,提高社會信用。
2.嚴格五級分類推行和清分,真實表現資產質量
(1)推行五級分類的必要性
貸款五級分類是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促進農村信用社樹立審慎經營、風險管理的理念,揭示農村信用社貸款實際價值和風險程度,真實、全面、動態地反映貸款質量,發現貸款發放、管理、監控、回收以及不良貸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為判斷、提取貸款損失準備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據。全面推行五級分類,對于農信社向“市場化、商業化”前進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對于農信社來說,抓好五級分類工作一是有利于摸清家底,對信貸資產質量心中有數;二是有利于會面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提高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四是體現在農信社信貸管理理念的的轉變,通過貸款五級分類,能夠統一思想,轉變觀念。
(2)進行嚴格的五級分類清分
一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經辦人員素質。對農戶貸款進行風險分類,需要業務技能高、分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的經辦人員,因此要加強對經辦人員的培訓,提高經辦人的綜合素質。二是要有創新工作方法,及時收集基本信息。要突破無法分析農戶財務信息的思維誤區。三是要細化分類標準,充分揭示貸款內在風險。四是加快電子化建設,提高風險分類科技含量。
3.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辦法,盤活現有不良貸款
(1)依法清收
依法清收指通過法院對不良貸款進行清收。依法清收的對象是惡意逃廢農村信用社債務的企業、單位和個人,通過依法清收可以有效改善和優化農村信用環境,促進農村金融健康發展。
(2)責任清收
責任清收是指能夠確定具體責任人,并負有終身清收責任的貸款。不良貸款誰發放的就由誰去收回,不能收回貸款要追究放貸員的責任,做到貸款發放“包放、包收、包資金安全”。這種規定可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性。
(3)崗位清收
崗位清收是指信貸人員對包片轄區內負有崗位清收責任的貸款。崗位決定責任,你在什么崗位上就要承擔什么責任,不管不良貸款是不是你發放的,你都有責任收回。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信貸員的責任心和收回不良貸款的緊迫感。
(4)獎勵清收
獎勵清收是指信用社拿出專項費用設立清收盤活不良貸款集體和個人獎項,獎勵清收盤活不良貸款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員工。獎勵清收可以切實調動所轄單位和員工清收盤活不良貸款積極性。
此外,農村信用社還可進行不良資產保全。對一時難以收回的貸款逐一落實債權,必要時重新簽訂借款合同,如果不良貸款在兩年內不催收,擔保人就不承擔責任,因此必須在兩年之內對其進行催收,農村信用社可采取半年就催收一次的辦法以保全信貸資產。
4.建立切實可行責任追究制,實行終身責任追究
(1)明確信貸崗位的責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實行責任追究力度,增強信貸員責任心,從源頭上控制貸款風險。
(2)嚴格信貸損失的賠償制度,凡是對貸款造成損失的,對相關信貸員應有一定的經濟處罰, 并按照貸款審批權限分級全額追究審批人員的貸款損失賠償,體現了責權利對應的關系。
(3)實行信貸責任的終身追究制度,防范信貸人員發放人情貸款、關系貸款及杜絕違反貸款操作規程,以貸謀私。
總之,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對經濟建設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正在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如何把現有的農村信用社建設成為管理上乘、業務穩健發展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將是金融研究的重要內容?為了達到此目的,除了國家適當的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要從農村信用社內部抓起,重點抓好信貸管理,明確市場定位和客戶戰略,實施品牌營銷戰略思路;嚴格管理,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和辦法,盤活現有不良貸款;建立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使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產良性循環,實現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
參考文獻:
[1]錢鳳蘭:如何加快農村信用社發展的對策和建議.企業家天地
[2]潘淑娟:農村信用社資產、資本結構狀況.安徽案例研究.財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