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對比2001年~2005年天津腹地各省市在天津口岸進出口貨值占該省市進出口總值的比例變化情況,給出了近年來天津腹地國際物流需求的變化趨勢,并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
一、引言
在地理位置上,天津位于渤海灣“C”型的中心,背靠我國三北地區,長期以來天津一直成為廣大中西部腹地省市最主要的外貿通道,在溝通我國東西部物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我國東西部交通狀況的改善,以及我國東部沿海省市港口建設的不斷推進,東部沿海各省市對西部腹地貨源的爭奪日益激烈。本文試圖通過對比各腹地2001年~2005年在天津口岸進出口貨值占該省市進出口總值的比例變化情況,來發現天津腹地國際物流需求的變化趨勢。
二、天津腹地國際物流需求發展趨勢
天津各腹地2001年~2005年在天津口岸進出口貨值占該省市進出口總值的比例變化情況,參見下表。
數據來源:各省市天津口岸進出口總值除北京外,其余為按經營單位所在地統計的進出口商品貨值,數字來源于天津海關提供,各省市2001年~2005年進出口總值來源于2002年~2005中國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
表中除北京外,其他各省市2001年~2005年進出口總值均采用按經營單位所在地統計的進出口商品貨值,北京由于全國性進出口公司較多,按上述統計口徑不能反映北京地區真實的進出口貨值情況,因此北京市的數據采用按貨物目的地和貨源地統計的進出口商品貨值。
表中A欄是各年度各省市進出口總值,B欄是各年度經天津口岸的進出口總值,C欄是各省市經天津口岸的進出口總值占其年進出口總值的百分比。
從表1中可以發現,在北京和河北這兩個天津最緊密腹地中,北京對天津口岸的利用程度在不斷提高,且上升比例較大,而河北對天津口岸的利用程度有所下降,但目前下降幅度還不太大。其他省份中,內蒙、河南、甘肅、寧夏對天津港的利用程度在提高,山西、陜西、青海、新疆的比例則在下降。
三、原因分析
1.北京比例提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北京外向型經濟的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則在于京津區域合作的深入發展
近年來,北京的電子通訊、汽車制造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進出口貨物比例不斷提高。另外,隨著國家“十一五”規劃首次從區域協調發展角度提出區域發展戰略,區域協同發展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隨著濱海新區納入國家整體規劃,京津冀地區協調發展開始得到積極推動,京津冀各自的經濟定位日益明確,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將主要發展科教、研發、中介、咨詢、會展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選地的功能,與天津、河北呈錯位發展、功能互補之勢。
目前北京海關與天津海關已實現直通關,京津地面交通狀況也在不斷改善,從而使北京貨物在天津口岸的進出口變得越來越便利。
2.河北省比例下降的因素可能與近年來河北加強港口建設,天津口岸貨物被河北省內港口分流存在一定關系
目前,河北境內已有秦皇島、京唐港、黃驊港等港口,曹妃甸港正在加緊建設,曹妃甸港港口自然條件很好,緊鄰渤海灣20米~30米主深槽位置,距-25米等深線僅500米左右。從水路航道來看,該港距天津港38海里,距京唐港33海里,并且正處于天津港主航道之上。深水航道的天然優勢使曹妃甸成為渤海灣內建設深水港最為有利的地點,其建成以后,貨類將主要以礦石、原油、煤炭為主,與天津港交叉較大,預計未來河北省對天津口岸的利用程度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并分流天津部分貨源。
3.西部省份的變化趨勢與我國沿海各港口城市對貨源的激烈競爭有很大關系
目前,西部省市進出口貨物總量雖然不是很大,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逐步實施,西部省市近幾年的進出口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已成為全國各大港口重要貨源的必爭之地,以甘肅為例,甘肅省2003年~2005年三年間的進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33.5%,51.4%和48.5%,位居全國之首,詳見下圖2。2005年新疆進出口總值為79.4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0.9%。
目前,全國各港口城市對西部貨源地的競爭已趨白熱化,以青島為例,青島市領導親自帶領港口集團、海關、商檢等相關部門到新疆召開新疆客戶座談會,對客戶承諾運費減免,并準備在新疆設立無水港。連云港市領導積極與河南、陜西、甘肅等省政府協調,準備開辟新亞歐大陸橋,并希望通過解決運力和費用減免的方式吸引貨源,目前這一營銷手段已經出現成效。陜西省商務廳主動對接連云港,甘肅明確表示連云港就是甘肅的港口。2006年1月~6月連云港港集裝箱吞吐量已達60萬標準箱,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64.8%。
圖2001年~2005年甘肅省進出口總額增長狀況
數據來源:2002年~2005中國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2005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甘肅省統計局。
沿海各港口省市對貨源的激烈爭奪,不可避免地使天津部分貨源流失,但天津港也在不斷加大對西部省市的營銷力度,因而我們看到各腹地省市對天津口岸的利用程度有升有降,這是競爭的必然結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