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國外廠商利用傾銷的手段占領中國市場。反傾銷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本文從國外對華傾銷的現狀入手,進而對國外頻繁傾銷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 傾銷反傾銷對策
傾銷與反傾銷是國際經濟交往的產物。傾銷指一國廠商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在另一國的市場銷售其產品。傾銷行為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原則。而反傾銷措施則是對這種不公平做法的矯正;是一種抵制性保護措施。本文旨在探討國外對華的產品傾銷及我國在反傾銷中的不足和對策。
一、國外對華傾銷的現狀
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然而一些西方國家,卻采用各種手段一方面強行侵占國外市場,另一方面卻加大本國市場的保護。而傾銷和反傾銷就是他們最慣用的,也是最隱蔽的殺手锏。這給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國家造成了極大危害。而我國則更是損失慘重,不僅出口產品屢遭國外反傾銷指控;同時在國內,由于稅收管理,關稅削減等方面的改革使市場準入條件大大改善,導致許多外國公司紛紛進軍中國,企圖擠垮我國民族工業,獨霸我國市場。
以感光材料為例,目前我國人均消費彩卷僅0.07卷,遠低于日本的3.1卷,這預示著我國市場利潤空間的巨大,導致國外眾多知名企業紛紛進軍中國。1998年國內進口彩卷、彩紙市場占有率高達81.2%和74.5%。據有關資料顯示,富士膠卷在日本國內銷售價格為每卷600日元~800日元;在歐洲市場為6美元到8美元;而中國市場上的富士膠卷,售價僅為20元左右,其中還包括關稅和其他進口費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中規定的“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其正常價值的差額為反傾銷幅度”,下表為一些國外品牌的傾銷幅度:
國外產品傾銷種類的日益增加和傾銷幅度日益加深給我國相關產業造成巨大損害:進口傾銷產品以低價占領市場,導致中國國內產業類似產品的價格被迫下調,相關產業受到損害。據統計,國外產品傾銷每年給我國造成上百億元的損失,導致幾十萬人失業和潛在失業。如由于國外感光材料傾銷,我國彩卷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嚴重下滑,樂凱彩卷市場占有率從1996年24%下降到2004年的7.74%,彩紙由27.7%下降到8.4%。
二、國外頻繁對華傾銷的原因
觸目驚心的數字值得我們反思,依據傾銷指控確立的三個條件:產品出口價格低于其本國的正常價值;該產品出口對進口國工業造成實質性損害;該實質性損害與傾銷有因果關系。為何國外產品在中國市場如此大幅度傾銷卻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反傾銷指控?為何我國的市場在面臨如此嚴重沖擊卻反應如此平淡呢?
1.從政府的角度看:各級政府過分夸大了利用外資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其對國家的經濟安全產生的影響,也沒有給予國內的相關產業以適當的保護,盲目引進外資,使眾多國外企業輕易進入中國市場。
加之我國立法工作滯后,我國于1997年3月25日才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雖然《條例》為我國國內工業抵御洋貨掠奪性傾銷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條例》本身卻有許多不善之處,特別是在諸如損害確立和及時規避傾銷行為的處理方式方面更是不明確,許多概念也模棱兩可。
政府部門缺乏主動性,不能充分行使自己權力給企業以引導和配合。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的政府主動性則很強,如美國貿易代表團以《1983年綜合貿易法》第1377條款為依據,每年4月30日審查美國與外國通訊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如果發現不利于美國的情況政府則出面向對方施加壓力。在調查中政府部門也非常迅速,以防止短期壽命產品對征收的反傾銷稅的規避。
還有因為西方國家政府一方面通過外交,利用政治,法律、經濟等手段施加壓力,迫使我國開放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則鼓勵其國內企業利用我國的法律不健全,通過在華子公司等形式巧借名目,大肆傾銷產品。
2.從企業角度講:企業法律意識淡薄,不知法律操作,面臨國外傾銷產品沖擊時根本沒有反傾銷意識去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加之我國企業小而分散,國家和企業協會、商會協調性差,使國內企業無法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外來產品傾銷。
3.從社會角度講:一方面,我國走私嚴重,拿彩卷、像紙來講,目前國內市場上有90%的進口彩卷和像紙來路不明,即使我國對外國傾銷指控勝訴,效果也不大。另一方面是法律人才欠缺,沒有法律專家指導給我國立法,執法帶來很大困難。
三、應對國外對華傾銷的對策
國外企業的傾銷使民族工業瀕臨危機,國內貿易秩序遭嚴重破壞。保護民族工業,打擊外國傾銷狂潮大勢所趨,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1.構建我國的反傾銷體系
(1)加強立法工作,研究歐盟、美國的反傾銷體系。了解其法律法規和操作程序,借鑒他們的經驗,在《條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
(2)國內企業要加強聯合,提高反傾銷意識及主動性。加快行業協會的構建和鞏固工作,建立規章以約束企業的行為,使企業能做到團結一致,勇敢地抗擊國外傾銷狂潮。
(3)建立高效的反傾銷調查結構。在相關部門中建立反傾銷預警系統,收集國內外市場信息和外資動態,以制止傾銷。
(4)加大法律人才培訓,提高參與反傾銷法律研究的律師地位,組織國內這方面的法律專家參與和國外法律界人士的交流,鼓勵他們學習先進的國外經驗。
2.通過世貿組織的《反傾銷守則》、《反傾銷協議》保護國內產業,打擊傾銷,進而推動世界反傾銷法律的完善。
3.打擊走私,做好海關管理工作,加大緝私力度,制定更加嚴密的海關檢驗,單證審核,貨物征稅與放行管理規則以加強對進口產品的管理。
4.加強對外資及對外資企業的管理,盡快出臺一系列政策、法律與措施來制止或預防國外公司的壟斷及獨占市場企圖,同時國內企業也應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樹立品牌意識和良好企業理念。
5.加強國民反傾銷的意識,如果大家都不消費國外傾銷的產品,它們就沒有了市場,從而保護了我國的民族產業。
只有政府,企業和國民齊心協力,勇敢抗爭,我們才能扼制國外傾銷的狂流。只要我們樹立起反傾銷意識和制定相應措施,構建強大的反傾銷體系,就能使我國的民族產業得到振興,從而使我國企業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