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是服裝生產和銷售大國,但服裝物流的效率還不高,而通過建設以專業服裝配送中心為核心的物流配送體系是提高我國服裝物流效率的一條可行途徑。本文在分析服裝配送中心運作特點和幾種主要配送中心建設模式的基礎上,給出了我國不同類型服裝企業如何選擇配送中心建設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 服裝配送中心服裝物流建設模式
我國是世界服裝生產加工大國之一,每年約生產成衣240億件。我國13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紡織品服裝消費市場,服裝消費在國內消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國服裝物流的效率還不高,我國服裝企業急需建立現代化、高效率、專業化的配送中心,以支持企業生產經營和保持競爭優勢。
一、服裝配送中心運作的特點
1.服裝配送中心需要實現快速響應
服裝的換季、時尚款式瞬息萬變,使得服裝市場需求預測難度加大,服裝樣品和退貨業務繁瑣。服裝本身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短暫的流行周期,新品上市時供不應求,幾個月后,人們又將目光投向了更新的款式,所以,在商品熱銷的同時要保證新貨的及時供應,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一些大型服裝企業,每年壓在銷售渠道上的貨款就高達億元。對于翻單的暢銷款,只要出庫就可以換成現金,要求配送中心把握住這些產品的下線時間,讓這些產品第一時間到店,以最快的配送速度為企業產生效益。
2.服裝配送中心以單品管理為主
服裝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服裝顏色、尺寸也是不一樣的,管理起來十分復雜,所以單品管理的思想尤為重要。單品管理是對服裝企業供應鏈中貨品管理的細化。在整個生產、營銷、物流環節中,將每件貨品細分到品種、款、色、碼、價、面料質地等。全球著名的服飾鞋類生產企業天伯龍公司,供應到每個零售店的服裝,平均單品數量不超過12件,增加了貨品調撥次數,大大降低了滯銷品庫存,加快暢銷品追單反應速度。
3.服裝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作業較多
與一般的配送中心相比,服裝配送中心包含更多的流通加工作業,具體包括熨燙加工,如對易皺面料的服裝進行處理加工;分裝加工,如將散裝或大包裝的服裝按零售要求進行重新包裝;分選加工,如對服裝按照面料質量、規格進行分選,并分別包裝;貼標加工,如縫紉品牌標簽、打制價格標簽、條形碼等。
二、服裝配送中心的主要建設模式
從發展的角度看,配送中心對于服裝企業必不可少,而專業服裝配送中心具有很多自身獨特的特點,這要求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服裝配送中心建設模式。下面就針對幾種主要的建設模式展開分析:
1.建立企業自有物流配送中心
自建配送中心是指企業獨立出資建立,獨立經營管理,為企業提供貨物的物流中心,由企業自建自營的配送中心負責商品采購、庫存、分配、流通加工、運輸和信息溝通,根據需要在指定的時間把定量的商品送達。自建配送中心既可以為本公司配貨,也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貨物,能夠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借助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配送中心
這種模式是指企業本身并不經營配送業務,配送業務依托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它的一般程序是:總部與某一代理機構簽訂合約,通過雙方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承擔服裝公司的商品配送任務。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在國外已經出現了許多專門承擔配送任務的公司。
3.聯建配送中心
聯建配送中心是運用多個行業渠道的資源,聯合建設配送中心,發揮各自的優勢,節約物流建設投資,實現企業經營與配送中心同步發展。
目前,國內外都發展了一些聯合型的配送中心,這種配送中心有兩種不同的聯合方式,一種是指一家或多家公司與物流企業聯合,分別承擔不同的功能,共同實現配送中心的任務,為公司和其他企業配貨。另一種聯合型的配送中心是指企業和生產企業聯合,共同建設為公司和其他企業提供配貨的配送中心。這種聯合,是由流通領域向生產領域的延伸。
三、對我國服裝企業配送中心建設模式選擇的建議
1.選擇配送中心建設模式的原則
對于以上三種主要配送中心建設模式,企業應針對自身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得出物流對企業的重要程度,并根據企業自營物流能力強弱來選擇。詳見表1。
表1企業配送中心模式選擇因素
2.大型服裝企業宜自建配送中心
此模式適用于已達到一定規模的,貨物流量大,作業訂單多的大型服裝企業。考慮到配送收入與配送成本因素,配送中心應具有相應的配送經濟規模。一般來講,判斷標準應是:規模擴大使配送中心正常運轉所取得的數量折扣和加速資金周轉的效益,足以抵償配送中心建設和配送設施所花費的成本。
但從目前客觀狀況來看,由企業自建配送中心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我國服裝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金有限;另一方面物流配送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加之現行的管理體制的部門割據和其他一些客觀原因,所有這些說明,自建配送中心并不是我國大多數服裝企業的最佳選擇。
3.中小服裝企業應以外包第三方物流中心為主
由于我國目前的服裝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自建配送中心不經濟,而運用第三方物流不僅可以有效地回避本企業投資能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化配送中心專業綜合服務條件,降低控制成本,節約了資金,將有限資源集中于發展主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強化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服裝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共擔風險,更容易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良莠不齊,由于服裝行業物流最看重的是效率和反應速度,因此企業選擇的第三方首先必須能在服務效率上有所保證。目前,在國內的服裝行業,主要有傳統國企轉化而來的第三方、民營、企業內部的物流公司以及外資物流企業等四種類型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可供選擇。各類型物流服務商的選擇策略。詳見表2。
表2各類第三方供應商的特點和選擇策略
4.資金缺乏的中小型服裝企業應聯建配送中心
對于缺乏資金的國內中小型服裝企業來講,聯建配送中心是較為可行的選擇方案。一家或多家公司與物流企業聯合,可以有效地節約建設投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的經營效益,也能推動物流企業完善功能,帶動物流企業的發展,同時有利于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資產重組,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經營與配送中心的同步發展。另一方面,服裝企業與那些包裝加工能力強,物流管理設施齊備的物流企業具有互補性,又提高了服裝企業的流通加工和儲存管理能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