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東南亞經濟的迅速發展,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迅速崛起,其經營方式以家族制經營為核心。家族制經營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陷,近幾十年來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對家族制經營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在傳統的家族制經營的基礎上吸收了很多現代化企業的管理經驗,正在尋找一條適合家族企業本身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 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家族制經營家族企業
近年來,隨著東南亞經濟的迅速增長,當地企業集團的形成和發展、經濟實力與經營方式、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其中華人企業集團迅速崛起,并在東南亞經濟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家族制經營為核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家族制經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在傳統上的家族制經營的基礎上吸收了很多現代化企業管理經驗,或者能夠找到一種讓家族企業走向專業化的、適合本身發展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一、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與家族制經營的形成
一般認為,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就是指在東南亞當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華人資本家或其家族所有為主的核心企業及其若干相關企業所組成的企業群體。華人企業往往由家庭(或家族)企業起步,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變成由家族或者家族與合伙人控制的股份公司,在通過控股等方式將母公司與子公司、關聯公司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多元化經營的企業群體。
雖然近年來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逐漸規模化、國際化,但是仍舊保留了濃厚的家族制經營的色彩,企業集團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由家族支配,核心企業以及子公司的領導層和決策層仍然多由家族或者家族姻親擔任。家族擁有集團內的多數股份,不愿意讓外人參與或控制。
華人企業集團家族制經營的形成有傳統文化上的因素。傳統上,中國人歷來重視家族和親緣關系,東南亞的華人移民帶有強烈的母國文化的特征,具有濃厚的家族觀念,重視家庭和家族、血緣和地緣,而大多數華人企業集團都是由家庭或者家族企業發展起來的,當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家族和姻親成員。所謂家族經營,就是由這一個團體為主體,擴大后及于氏族、鄉親,基于共同利益或目的,以特定的組織形態和經營方式,共同從事經濟的活動。這樣,就逐漸形成了華人特色的家族制經營模式,這也是華人移民適應當地客觀環境要求的結果。
二、家族制經營的利弊分析
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家族制經營有其明顯的優點。按照現代化經營的理論,家族制經營是落后的、保守的、制約企業發展的經營模式,但為何華人企業集團的家族制經營還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呢?首先,家族制經營有著靈活迅速的適應和變化的能力。家族成員之間向心力強,比較容易達成利益上的一致,因此家族制經營善于抓住機遇,迅速地做出正確的決策,提高了效率。重要的決定甚至可以由一個人做出。家族制經營在決策的形成上高效率的優越性也正是企業經營所必須的。其次,在企業集團內部融資方面,家族制經營也有利于家族控制和影響。由于東南亞各國的政策不同和相對狹窄的融資環境,華人企業集團容易形成集團內部融資,往往通過投資、收購和興建銀行來解決內部融資問題,這樣就有利于家族對企業的控制和影響,也使華人企業集團走向多元化經營。再次,家族制經營可以利用華人網絡關系共同發展。華人社會向來重視血緣、地緣,華人經營網絡有利于華人企業集團的資金利用和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比如郭鶴年企業集團和林紹良企業集團就相互協作,形成了多邊的網絡。
但是,家族制經營也有難以避免的弱點和改革的必要性。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核心經營方式是家族制經營,這與華人的家庭本位主義的傳統有很大關系。華人社會歷來重視家庭,為子孫后代創立家業,使家族世代興旺是華人的信念。因此華人企業集團內部的領導層和決策層的重要職位都是家族成員擔任。“家長權威”、“子承父業”、是華人企業集團治理模式的重要特點。這種方式就容易產生人才上的制約和斷層。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擴大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化人才,光靠家族成員是遠遠不夠的,非家族成員的優秀人才遇到家族關系的藩籬時就出現人才選擇上的制約。另外,家長權威也容易產生個人決策上的獨裁,給企業帶來風險,缺乏科學性和民主性。還有,在企業集團的融資方面,企業集團內部貸款、華人網絡關系貸款、與政府的特殊關系貸款等關系型融資容易導致融資渠道狹窄,影響企業的發展和擴大。家族控制大部分的股票也增加了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的風險。再有,企業集團在吸引外部投資方面,家族制經營在治理結構上也存在很大缺陷。家族制經營信息不夠透明,容易產生財務問題,“呆壞賬”的存在比較普遍,對投資者的保護機制不健全,這些都影響了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
因此,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要保持家族制經營的活力和生命力,就不得不對家族制經營模式進行改革。
三、家族制經營的改革和趨勢以及一點看法
其實,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對家族制經營也在不斷地改革和探索。如今的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家族制”已不同于二戰前或戰后初期的那種排他性的、封閉式的家族經營。現在,富有企業家精神的集團掌舵人普遍吸收先進工業化國家的企業集團管理經驗,錄用學有專長的非家族人才,擴大附屬公司的經營自主權,實際上已走向一種更加制度化、組織化的現代家族經營形態,使華人企業集團能得到不斷的發展。
在人才的錄用方面,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的創業者紛紛把自己的子孫送往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經營管理,學成后回來參與本家族企業的管理,使得家族經營得以維持。另外還積極吸收和聘用具有專業知識的非家族管理人才對企業進行經營,并賦予其一定的經營權和自主權。在資本利用方面,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也做了很多的改革。20世紀90年代末以后,對融資模式也進行了調整。逐漸減少企業集團內部和關系型融資,加快直接融資的步伐。華人企業集團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有的還選擇在海外上市。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實行資本大眾化,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結構,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不僅有利于多渠道籌集資金,為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提供雄厚的資本來源,而且有利于打破華人傳統的家族經營方式。融資模式和渠道的擴展,淡化了家族企業的色彩,融資形態逐漸趨向更加合理。另外,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還積極采用先進的現代化設備,提高了企業的效率。這些都有助于企業集團的發展。
當然,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在改革的同時也面臨著不斷的挑戰。企業集團吸收和聘用非家族成員管理企業并且給予一定的經營權和自主權,家族對企業的控制權就會削弱,有可能迫使家族放棄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權給非家族成員。企業集團向社會公開發布股票,吸引外部投資的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一部分對企業的控制權,家族監控的內部機制就會被危及。總之,東南亞華人企業集團要想保持自己的實力、地位和發展,就要對家族制經營和家族企業進行現代化的改造,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現代化管理道路。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