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并購、新建、獨資和合資是當今主要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式。中國跨國企業在制定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時,應該結合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因素,權衡各種主要進入方式的優劣利弊,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式。
[關鍵詞]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
一、主要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比較
1.跨國并購
跨國購并是指國際投資主體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股權,并取得該企業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權和控制權,把該企業直接納入自己的經營體系的一種投資行為。
(1)跨國并購的優點:①迅速獲取資產,靈活進入市場??鐕①彵苊饬嗽跂|道國進行廠房,辦公用地的建設, 極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即使對原來的并購企業有所改造, 項目的建設周期也大大縮短,能夠快速地進入東道國目標市場。②低價獲得資產,獲得市場份額??鐕具M行跨國并購往往選擇公司運營遭遇困境的當地公司,因而能夠壓低并購價格。同時,由于被并購的公司的客戶關系市場渠道仍然存在,跨國公司能夠獲得被并購企業的市場份額。③便于擴大經營范圍,實現多角化經營。近年來,跨國并購發展迅速,跨國公司為了超越自己原有的經營范圍,在缺乏有關新行業生產和銷售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時,收購東道國現有企業是實現多角化經營行的有效途徑。
(2)跨國并購的缺點:①投入大??鐕①徯枰淮涡酝度氪罅客鈪R現金且難用機器設備等資本品和技術折價投入。②文化差異大。由于被并購企業在本國環境中成長,其經營制度,管理方法等與跨國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跨國公司在東道國若有人事管理或財務控制等方面的不當,容易造成跨國經營的失敗。③價值評估存在困難。在評估現有企業時,涉及到固定資產原值、使用年限等許多技術參數。此外,還存在東道國和本國的會計標準可能不同、虛假或錯誤的財務報表等問題。④東道國限制多。由于并購對東道國裁員和市場勢力等經濟方面的不利影響,東道國政府對并購的干涉與限制較多。
2.新建企業
新建企業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依據東道國的法律,在海外目標市場通過創建新的企業,進行跨國經營的一種對外直接投資方式。
(1)新建企業的優點:①投資者在較大程度上把握項目策劃各個方面的主動性。對于新建企業工廠的地理位置、經營規模,跨國公司能夠獨立地選擇,極大程度上控制了資本的運營。②在資金投入方面,跨國公司可以利用專利、技術、材料、設備等作為資本投入來彌補外匯資金的不足。③在組織控制方面,不存在對原有企業制度適應的成本和并購方式下雙方建立信任磨合適應方面的成本。風險小,麻煩少,可以無障礙地實施自己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風格理念。
(2)新建企業的缺點:①因需要一定的建設期,所以進人目標市場相對緩慢,從而影響企業產品的銷售和獲利,使投資成本回收期相應延長。對于某些市場供求及價格波動幅度巨大且頻繁的產品,這方面的風險必須加以慎重考慮。②以新建企業方式進人國外市場,必然涉及到原有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問題,因此新進入的企業通常會遭遇到來自多個方面的狙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進入初期的生存競爭非常艱難,風險也大。
3.獨資企業
獨資企業是指根據東道國法律,經東道國政府的批準,在東道國境內設立的資本全部由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一種企業經營方式。獨資企業是目前國際直接投資的重要方式之一。
(1)獨資企業主要優點是:①外國投資者獨立進行經營管理,具有充分的自主權。獨資企業能避免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標進行經營管理。由于投資者擁有經營管理的絕對控制權,跨國公司能夠確保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統一的戰略目標實行經營活動,易于貫徹如實行價格轉移等經營策略。②獨資企業能夠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壟斷技術優勢,避免母公司的在技術與經營戰略方面的泄露,維護了跨國公司的利益。
(2)獨資企業不足:①由于建立獨資企業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且經營環境不甚熟悉,故風險較大。因此,除非跨國公司在財務、市場運作方面有較強的能力,否則不要輕易采用該方式。②由于當地政府往往對獨資企業有所限制,也難獲得當地企業的合作。這對跨國公司是極大的挑戰。
4.合資企業
合資企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的投資者在東道國境內,經東道國政府的批準,依照東道國法律設立的合資各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股權式合營方式。
(1)合資企業主要優點 :①外商進行直接投資采用合資企業,能夠減少出資額,降低經營風險。其原因是雖然世界總的投資環境在逐步改善,但仍存在讓外商擔憂的地方,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法制環境、政策的穩定性、政府行政干預等方面。②能取得當地合資者的幫助,充分利用合資方的營銷網絡和市場信譽,方便地獲得當地市場信息。
(2)合資企業不足:①容易造成分歧。合資雙方由于在企業文化、管理上存在分歧,外方注重的更多的是如何獲取最大利潤,并把合資企業納入其全球戰略系統,而東道國那方則在乎的是就業、穩定甚至政績等很多非市場因素,思維不同造成合資雙方發生矛盾。②采用合資企業進入方式對擁有技術優勢的進入企業,容易造成技術和其他商業秘密的泄露,從而處于不利地位。
二、中國企業主要對外直接投資方式選擇考慮因素
中國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時,是并購還是新建,是合資還是獨資,應在權衡各種方式的優劣利弊基礎上,結合企業投資目的、產業特性等因素做出正確的選擇。
1.跨國公司的投資目的
中國跨國企業的對外直接目的主要是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因此,并購和合資是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首選。并購和合資進入方式使得中國技術人員置身于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環境中,利用東道國的人才資源培養自己的人才,掌握先進技術。提高中國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因此為了減少進入成本和時間,學習先進技術,進入技術程度較高、進入障礙較少的發達國家市場,采用并購和合資的方式是有利的。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尋求國外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不是西方國家跨國公司的資本的跨國經營,而非資本過剩型的對外直接投資。因此,中國企業的跨國投資應符合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的戰略導向,直接從國外取得低成本的自然資源供給,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此種對外直接投資應以合資為主,其原因有三:一是合資經營還有利于與東道國建立長期的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有助于風險的共擔資源的共享,確保長期穩定的海外資源供給;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各國都有嚴格的控制;三是資源開發型的投資規模一般較大,合資有利于對投入資源的分擔。
2.中國的行業特性
目前,一些中國有優勢的行業在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中國跨國公司應以新建企業和合資進入為主要進入方式。現階段,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制造業和機床、自行車、鐘表等機械加工業是中國技術方面比較成熟的。這些產品國內市場已經飽和或者生產能力相對過剩,其出口又面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激烈競爭,而且還受到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制約,需要通過大力發展對外直接投資來轉移富余的生產能力,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這些行業是中國進行產業轉移的對象。投資市場主要某些相對發達國家。許多發展中國家均有某些限制和制約,而對于企業新建、合資企業比較歡迎。如果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的目標是實施跨國發展和控制時,為了更好地貫徹企業的戰略意圖,可采用新建方式。為了充分利用當地合資方的市場開發優勢,快速占領市場和加強與當地政府的聯系,更好地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合資方式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方式選擇的策略
經濟全球化己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必然席卷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企業間的競爭不僅突破了行業、地區的限制,而且淡化了競爭對手的國籍。中國企業要想在全球化中處于不敗之地,必須進行全球化經營戰略,進行對外投資。中國企業由于跨國經營管理經驗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弱,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薄弱。進行對外直接投資時,要結合東道國的實際情況,采用正確的進入方式。以下是在主要投資方式選擇的建議下為了更好地加快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一些建議。
1.一些在技術、管理、營銷等方面具有優勢的跨國企業可采用非股權方式打入一些發展中國家市場。非股權參與方式包括特許經營、技術轉讓、BOT融資和國際工程項目承包等。中國跨國企業在對一些發展中國家進行跨國經營活動時,若技術、管理、營銷機制十分復雜,而東道國又無力經營此類項目,便可利用自身優勢,采用非股權參與方式,機動靈活地滲透到國際市場。這樣企業不但減少投資風險,而且能對國外企業實施控制。
2.中國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另外一種比較好的市場進入方式是戰略聯盟??萍歼M步使得產品生命周期變短,跨國公司出于提高自身競爭力的目的,采取虛擬經營方式:跨國公司只保留企業中有優勢的核心部分如科技專利等進行經營,而將其他生產或經營等活動以戰略聯盟的形式分包給具有專業優勢的外部企業,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國際協作體系,以提高中國跨國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能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