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工業化的過程是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創造和經營過程。品牌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型工業化的推動作用日益突出。在新型工業化理念下,品牌知識產權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它扮演者新型工業化的“擁護者”、“護衛者”、“加速器”的角色。因此,要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必須從法學和經濟學兩個視角將品牌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經營”結合起來,變品牌知識產權弱勢的“壓力”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動力”。
[關鍵詞] 品牌品牌知識產權新型工業化
品牌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它所蘊涵的信息性、科技性、創新性符合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要求,在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中,品牌知識產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逐漸成為企業爭相占領的制高點。
一、新型工業化理念下的品牌知識產權
“品牌”一詞在社會生活和政策領域中廣泛使用,有學者從語源學和語義學的角度,認為“品牌”與“商標”是同義詞,“品牌”的狹義與“商標”的狹義相同,“品牌”的廣義與“商標”的廣義相同;但是,“品牌”與“商標”的法律地位不同,“商標”是法律術語,是我國商標法律制度保護的客體,而“品牌”并非法律術語,未見于我國現行任何法律之中。筆者贊同這一觀點,并采用既包括商標的外在形態,更強調商標內涵的廣義的“商標”為論述的前提。
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指知識產品所有人對其智力創造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我國《民法通則》和有關科技法律規定,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發明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以“品牌”的廣義與“商標”的廣義相同為前提,品牌知識產權即商標權,是知識產權中的工業產權之一。保護商標專用權是我國商標法的核心內容,它保證了商標注冊人的絕對使用權和禁止權。
上述討論是基于法學范疇的,在經濟學(特別是制度經濟學)范疇,在新型工業化理念下,品牌知識產權有其獨特的意義。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因此,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歸根結底是要把知識創新放在戰略的高度。這就需要尊重自主知識產權、鼓勵知識創新,以“品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品牌知識產權產生于對企業的科學技術、創新成果或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等的尊重與保護,因此,品牌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產權,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轉讓性、有限性和行為性等產權的基本屬性。同時,品牌知識產權對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減少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調解資源配置有重要作用。此外,品牌知識產權有助于轉變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工業的科技含量,以無形資本帶動有形資產進入市場,是新型工業化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
二、品牌知識產權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中的角色
新型工業化強調三次產業、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以及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系的協調。品牌知識產權作為法學界和經濟學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一,品牌知識產權是新型工業化的“擁護者”。品牌知識產權建立在高技術水平、高創新能力的基礎之上,通過對知識及勞動成果的尊重與保護來引導人力、物力等資源向“高、好、低、少、優”的方向流動,以引導工業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二,品牌知識產權是新型工業化的“護衛者”。新型工業化的順利進行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來支持。知識產權的出現及制度經濟學的興起,賦予品牌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能力。品牌知識產權通過對權利主體、客體、內容的界定,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護,這就使品牌的經營與競爭環境法制化。同時,品牌這一無形資產運作的法制化必然帶動產業實體運作的法制化,最終維護了新型工業化的市場環境;第三,品牌知識產權是新型工業化的“加速器”。品牌的出現推動了人類經濟發展進入高級階段,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也需要品牌及品牌知識產權的推動力。品牌是企業最具競爭力的無形資產,品牌知識產權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打造品牌、獲得品牌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獲勝的關鍵。
三、品牌知識產權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中作用的發揮
如前所述,在新型工業化理念下,品牌知識產權既有法學意義,又有經濟學意義。因此,品牌知識產權的作用不僅限于法律意義上對品牌知識產權的保護,它還具有更高層次的經營價值。就我國的現實而言,要充分發揮品牌知識產權在新型工業化中的重要作用,必須將“保護”與“經營”結合起來,拓寬品牌知識產權的作用空間。
品牌知識產權戰略的最低層次是保護品牌知識產權,而保護的首要環節是商標注冊。盡管我國的《商標法》在修訂過程中逐漸重視對未注冊商標和馳名商標的保護,但國內外商標被搶注的案例不勝枚舉,因此,提高品牌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是發揮品牌知識產權作用的首要環節。
然而,單從保護的角度對待品牌知識產權,是消極的和被動的。要發揮品牌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必須將“保護”的觀念提升為“經營”的理念。目前,通過專利授權、商標許可等知識產權經營模式而直接獲利已成為企業新的贏利方向。而我國多數企業的品牌仍處于侵權風險的防御階段,不但收益有限,而且需要支付高額的維護費用。因此,必須用經營的理念來利用品牌知識產權為企業創造利潤,美國高通公司就是直接通過出售專利許可和技術標準來創造商業利潤的,是頂尖企業營利模式的代表與典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