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運用有關旅游容量的理論與方法,在建立旅游容量指標體系的基礎上以東湖風景區為例對其旅游容量進行定量計算,對東湖風景區旅游容量的各項指標值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風景區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這些問題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風景區旅游容量東湖
一、旅游容量的概念體系
旅游容量的一般定義:旅游容量也稱旅游環境容量、旅游承載能力,具體為一定時間單位和空間范圍內的旅游活動容納能力。
自旅游容量這一名詞被提出以來,國內外學者都對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如因思克普(Inskeep)認為,所謂旅游容量,是指在不破壞其形象和可持續性的前提下,某個地區或某種資源能夠承受的最大使用限度。而在更早,即1972年泰維(Tivy)提出:旅游容量是指某游憩場所所能提供的特定使用期(每年)內特定游客人數,這一人數水平對旅游地支持游憩活動的能力不會產生永久性的生物學和物理學上的損害,對游客滿意度也沒有明顯的破壞。麥克因德(McIntyre)則認為,旅游容量是指在沒有引起資源的負面影響、減少游客滿意度、對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文化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對一個地區的最大使用水平。我們必須考慮游憩活動方式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把旅游容量定義為:所能維持的不對周圍自然環境造成損害,不對當地社區造成社會文化和經濟問題的開發水平;保護與發展之間所能達到的平衡;與旅游者所追求的旅游產品的形象、環境類型和文化體驗相兼容的游客人數。
旅游容量是一個概念體系,主要是指旅游環境容量,但環境的外延包括了自然、社會、文化和經濟等諸方面,因此旅游容量包含有許多種具體的容量。保繼剛等在1993根據各種容量的不同屬性將旅游容量分為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兩大類,而國家旅游局根據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將旅游容量分為空間容量、設施容量、生態容量和社會心理容量四類。
旅游容量的實際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旅游地和旅游點的開發和管理中作為手段,來保護旅游環境免遭退化或破壞;二是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在客觀上保證旅游者在游覽時的旅游質量。計算旅游容量的實際意義則在于給景區提供一個資源合理利用的指標,用于規劃或管理時參考,從而便于規劃或管理者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實際接待量在容量范圍之內,以避免出現旅游環境的超載。
二、旅游容量的計算方法
國內外對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并在旅游地規劃和管理的具體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進行旅游容量計算的研究。旅游容量的計算主要是對旅游空間容量、設施容量、生態容量和社會心理容量的計算。
1.空間容量的計算
對于一個旅游區來說,日空間容量與日設施容量的測算是最基本的要求。國家旅游局(2003)制訂的《旅游規劃通則》中提出了關于旅游區日空間容量與日設施容量等最基本旅游容量的測算方法。
日空間容量的測算是在給出各個空間使用密度的情況下,把游客的日周轉率考慮進去,即可估算出不同空間的日空間容量。
各景點的日空間容量:
則,日空間容量公式:
式中,C為旅游區日空間總容量;數值上等于各分區(景點)日空間容量之和;Ci為第i景點的日空間容量;Xi為第i景點的可游覽面積;Yi為第i景點的基本空間標準;即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覽空間;Zi為第i景點的日周轉率(周轉率=每日可游時間/游人平均逗留時間)。
由此可得,景區面狀旅游空間容量為:
式中,Dai為某景區一日總空間容量(人次/日);Si為某景區面積(m2);Ski為某景區人均合理環境容量指標(m2/人);T為景區每日開放時間(h h);t為游人平均游覽時間(h);i為景區序號;n為風景區的景區個數。
2.設施容量的計算
日設施容量的計算方法與日空間容量的計算方法基本類似,假設一個影劇院的座位數為Xi,日周轉率為Yi,即:
日設施容量:Ci=Xi×Yi
旅游區日設施總容量為:
旅游設施容量=旅游地開放日×日設施容量。
3.生態容量的計算
旅游生態環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場所所能容納的旅游活動量。其大小取決于旅游地自然生態環境凈化與吸收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時間內每個游客所產生的污染物量。旅游地自然生態環境凈化與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容易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的破壞。
旅游生態環境容量:Q(e)=Min{Q(w),Q(a),Q(g),Q(ν)}
其中,Q(w)是水體環境容量,Q(w)=水體環境污染物容量/人均污水生產量;Q(a)是大氣環境容量,Q(a)=區域大氣環境污染物容量/人均廢氣生產量;Q(g)是固體垃圾環境容量,Q(g)=每日處理固體垃圾總量/人均固體垃圾生產量;Q(ν)是生物環境容量, Q(ν)=水體游覽面積×船均載客量/船均生物影響承受標準面積。
4.社會心理容量的計算
社會心理容量指旅游者在某一地域從事旅游活動時,在不降低活動質量的條件下,地域所能容納的旅游活動最大量,即旅游空間合理容量的旅游者心理的滿足程度。
根據環境心理學原理,旅游者在從事活動時,對環繞在每個人身體周圍的空間都有一定的要求,即個人空間。因此,社會心理容量體現在旅游者對旅游活動環境的基本要求的滿意度,在這里可以看作和旅游空間容量是同一個數值的,不再另做計算。
三、實例分析
1.東湖風景區的空間容量計算
武漢東湖風景區是一個以湖泊為主,體現湖光山色自然風光的風景區,以郭鄭湖為主體,聽濤區與磨山區隔湖相望,周圍環以陸地與低丘。在東湖風景區,聽濤區與磨山區內的建筑密集區屬建筑園林區,其面積相當于建筑面積的3倍;其它湖畔林地屬自然風景公園;郭鄭湖廣大的水域屬水上公園。東湖風景區的土地構成與景區構成見下表。
東湖風景區每天開放時間為15小時,游客平均游覽時間由抽樣調查可得為4小時/人,且由于不同景點的適宜空間標準不同,建筑園林區為人均20m2,自然風景公園為人均60m2,山岳旅游勝地為人均8m2,水上公園為每船500m2(平均載4人)。根據上述計算方法與景區構成,很容易計算得到東湖風景區旅游環境容量的有關數據:
建筑園林區的旅游空間容量為Dai=12176人次/日;
由于東湖自然風景公園的實測人均活動面積未達到飽和,故取值為200m2,則自然風景公園旅游空間容量Dai=40617人次/日;
水上公園旅游空間的載體主要是船只,目前東湖的船只數量為500,可取周轉系數為5.8,則可得水上旅游空間容量為Dai=11600人次/日。
由上可得,東湖風景區全天的旅游空間環境容量Da=64393人次/日,全年的旅游空間容量Dy=2350萬人次/年。
2.東湖風景區的設施容量計算
由于東湖風景區以整個武漢市為依托,因此,風景區的交通運輸能力不是該區設施容量的主要約束。在設施容量的計算上,我們主要考慮住宿和餐飲設施。
目前風景區內有賓館兩座,350個床位,餐飲設施十余處,餐飲設施接待為3000人,住宿的周轉率為0.4,餐飲設施的周轉率為0.6,則旅游區日設施總容量為:=350×0.4+3000×0.6=1940人次/日。
旅游區年設施總容量為:Cy=1940×365=70.81萬人次/年。
3.東湖風景區的生態容量計算
東湖作為我國特大城市城區范圍內的大型湖泊,,風景區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地受到周邊各類經濟活動的影響,逐漸從與長江直接相通的城郊型天然湖泊轉變為城區內受人工控制的內陸水體,景區環境質量在逐漸下降,就目前狀況而言,其水質和大氣狀況都不甚理想,要加大對水環境惡化的防御和治理。
在評價大氣環境容量和固體垃圾的環境容量時,由于風景區地處武漢市城郊, 大氣和固體垃圾均不會構成對生態環境容量的限制。則主要是計算水環境環境容量和生物環境容量。
由于東湖年水環境污染物有20.27噸,人均污水排放量為4.9升/人,則水環境容量 水體環境污染物容量/人均污水生產量20270/4.9=4127人/日;調查得船均生物影響承受面積為590平方,則生物環境容量 水體游覽面積 船均載客量/船均生物影響承受標準面積=13638000×4/590=92538人/日。
可計算出日生態環境容量如下:
Q(e)=Min{Q(w),Q(a),Q(g),Q(ν)}=Min{Q(w),Q(ν)}=4127人/日,年生態環境容量:Qy=4127×365=150.6萬/年。
四、結論
本文在綜合了已有研究成果和實際計算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東湖風景區旅游容量計算指標體系,給出了各指標含義和計算公式,并對東湖風景區旅游容量進行了計算,得出了旅游容量的各項數值,計算結果表明,東湖風景區整體旅游容量很大。
由上表中東湖風景區的各項旅游容量值,可以看到東湖風景區的旅游空間容量還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年游客量67萬人次,顯然遠未飽和,即使是最旺月(五月),東湖風景區平均日游客量也僅有4.1萬人次,也未飽和。另外,由于時間上季節性和空間上的集中性,東湖的旅游設施容量呈需求不足的狀態,而旅游生態容量則從一個側面表現出東湖風景區生態環境質量的日益下降,因此,東湖防風景區一方面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價格機制,在旅游旺季適當提高門票價格以控制游客人數,在淡季則適當降低門票價格以吸引游客前來旅游,以調節游客分布的時空不均,另一方面,應該投入各項資源對水環境質量進行治理和控制,使風景區旅游業健康快速可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