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文章從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揭示了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僵化、資金嚴重不足、融資困難、投資缺乏科學性、財務管理人才缺乏等問題,在思考分析的同時,就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法,提出了幾點措施,優化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扶持發展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總數已經超過1000萬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中小工業企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和出口總額分別占全部工業問題的60%、57%、40% 和60%,但企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入世后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挑戰,中小企業如何謀求自身的健康發展,建立以強化財務管理為標志的現代企業制度,科學地進行資本運營,是我們大家關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觀念陳舊,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現代財務管理理念
縱觀我國中小企業其中相當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其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受自身學識的限制,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較差或缺乏專業性,缺乏現代財務管理理念,甚至有“家天下”的思想。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相當嚴重,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企業為了降低費用,盡量減少用人,有的崗位缺員,有的身兼數職,很難實現內部牽制;而企業的財務人員又往往任用企業所有者的親戚朋友,其業務素質低、管理能力差、管理獨立性弱,很難勝任本職工作;有的財務人員是低薪聘用的兼職人員,僅單純完成記賬、報賬任務,更談不上現代化的財務管理理念了,使得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失去了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2.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應急能力較差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1)由于中小企業不良資產較多,融資成本高,再加上其經營的不確定性及高倒閉率,使其在市場變化和經濟波動中顯現脆弱性,且通常不能按照銀行規定提供擔保或其他抵押資產。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2)國家對中小企業的傾斜優惠政策力度不夠,再加上很多金融機構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而中小企業一般業務量小,手續麻煩,導致銀行向中小企業放貸的運作費用較高。(3)融資中介機構不健全,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從而導致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資金不足、應急能力較差的問題。
3.財務控制薄弱,資金利用率,投資無科學性
在財務控制和資金利用方面,部分中小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甚至財務人員由于自身業務素質的局限,過分的看好現金的流動性,片面地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預留過多,不能參加生產周轉,導致資金利用率低下;有些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有些中小企業由于缺乏必要的財務控制,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緩慢,月末存貨占用資金比率過高,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在投資方面,中小企業的投資也存在嚴重的無科學性。主要表現在:(1)投資意識淡漠。他們要么注重節流,注重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來增加利潤,而忽略開源,不能有效地將閑置資金用于投資,以謀求產出。要么小富即安,僅僅關注項目的近期回報,總是想盡快收回投資,不愿進行戰略性的長期投資,導致企業投資存在較多的短期行為。(2)投資存在盲目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產品、新技術進一步占據市場。中小企業技術落后、設備老化、產品陳舊的現狀決定了其市場的地位。不少中小企業已越來越深切地認識到新產品試制、技術開發是對企業謀求生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不了解行業、市場的具體情況和總體走向,在投資前缺乏科學地分析論證,“病急亂投醫”,急切地上了許多投資項目,導致投資失誤;或好高騖遠地打著多元化經營的旗號,盲目投資,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以至于陷入破產的邊緣。
二、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1.加強學習,全方位更新企業財務管理觀念
為了有效地克服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帶來的弊端,促進企業的更深層次的發展,中小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須加強學習,自覺地走出去和請進來,認真學習和理解相關法律法規,了解會計程序,按要求設置崗位和人員。積極地選拔和培養具有現代財務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員,要充分的信任財務人員。要加大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政治思想教育,較好的選用和配備財務人員,使他們能出色完成企業的理財工作。徹底改變“家天下”和“山大王”的經營理念,把現代財務管理理念滲透到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組織管理的各個層面,運用信息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手段,改造企業落后的業務流程和運作模式,以成本、效率為核心,全方位更新企業財務管理觀念。
2.政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植力度
針對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資金經營能力差而決定的市場融資資信很低的特點。各級政府要在國家有關法規的基礎上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植力度。成立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擔保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互助基金等在內的中小企業基金。通過吸納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的入會費等方式來籌措資金,實行基金封閉運行,集中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是以服務為宗旨的中介組織,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擔保費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代價。要引導中小企業增強信用觀念,改善其信用狀況,以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加快我國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
3.加強財務控制,提高資金利用率
中小企業應轉變觀念,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是關系到企業在市場中生死存亡的大事,增強各類管理人員的資金管理意識和財務控制意識。在資金管理方面,要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使資金的來源和動用得到有效配合,準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合理地進行資金分配,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占用應做到合理組合,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在財產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必須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定期檢查盤點財產,督促管理人員和記錄人員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同時,應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并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在財務控制方面,主要是通過財務分析實現資本結構、負債結構、資產結構、投資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使得中小企業在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之間、盈利能力與風險之間、正常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之間,以及各類投資比重和格局達到和諧。
4.樹立投資信心,正確進行投資決策,科學投資
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時,首先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分析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以財務部門提供的真實的各項財務指標作依據,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從產品的先進性、市場生產力、市場競爭力等幾個方面正確進行投資分析,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策。在投資方式上應以中、短期投資為主,采用多角化投資。通過投資實現多元化經營,合理分散投資風險。在投資方向上應以對內投資為主。通過對新產品試制的投資,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投資,人力資源的投資等。實現企業結構的改良和品質的提升。對風險程度大的項目,決策面臨不確定性的風險方案應主動回避,即使在實施風險方案的過程中,如出現嚴重偏離預期目標現象時,也應及時調整或果斷終止方案的實施。在實踐中,中小企業應盡可能規范項目投資程序,加強對投資項目的考察和論證,實行投資監理,對投資活動的各個階段做到精心設計和實施,努力降低投資風險,真正做到科學投資。
總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形成,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在競爭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要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僅靠中小企業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制定全方位的扶持政策,通過加強財務管理,規范會計秩序,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更均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