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到2007年6月底,上市公司要完成公司章程的修改工作,建立獨立董事制度。設立獨立董事是上市公司的一項義務,是國家的監管措施之一。有利于公司專業化運作,有利于提高決策水平和管理績效;有利于監督、約束公司行為,完善治理結構,真正維護中小股東利益。但是也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此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獨立董事的資格
現有法規禁止下列人員擔任獨立董事:上市公司的雇員;最近一年內曾在公司任職的人員;公司股東或股東的雇員;與公司有利害關系的人員;《公司法》有特別規定以及證監會確定的市場禁入人員。同時規定獨立董事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履行公司董事職責”等。我們認為應進一步細致化相關規定才有利于操作。
1.規定綜合素質。公司不同所需獨立董事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有別。但在宏觀素質上,獨立董事必須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背景,有直抒己見的品格,能夠做出有價值商業判斷的綜合性人才。
2.確定任職條件。目前有些獨立董事,是從政府有關部門退休的。公司聘用他們,是利用這些人與原來所屬單位有密切聯系,對證監機構產生一定影響,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運作。正是這些因素干擾了有關機構的正常監管工作,不利于國家的有效監管。因此對他們任職條件應作適當限制,如規定離開政府有關部門的一定年限內,不得擔任獨立董事等。
3.明確年齡上限。獨立董事中不少人已年逾古稀,雖然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管理經驗,但市場情況瞬息萬變,他們的應變能力、超前意識、健康狀況都會制約履行職責的效果。
4.建立培訓機制。獨立董事是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屬于證券從業人員,應該有嚴格的資格認定制度。為了規范從業行為,他們應該接受證券監管部門的管理和定期培訓,以便從源頭上保證其獨立性。
5.制止多家兼職。目前國內一些知名的經濟學家、高校的學科帶頭人,同時擔任多家公司獨立董事現象十分普遍。他們能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履行公司董事職責”,能否真正認真考慮董事的實際工作?會不會出現同業競爭?因此對獨立董事多家兼職現象必須做出具體規定。
二、獨立董事的“獨立”
據權威人士講,目前國內一些公司的獨立董事只是顧問,徒有其名;應明確獨立董事的權利、義務,使其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真正起到維護中小股東利益的作用。否則反而會損害獨立董事的聲譽。
1.明確存在的空間和條件。在法律上應進一步明確獨立董事存在的空間和條件。他們在人數上不占優勢,法律又沒有賦予其特殊表決權,屬于弱勢群體,只能起參謀作用。從已經聘請了獨立董事的公司看,多數是為了提高公司的社會地位、增加公眾的信任度。考慮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扼制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侵害,規范關聯交易的并不多。
2.界定職責功能。獨立董事功能、作用的界定與《公司法》對監事的規定存在許多交叉重疊之處,應明確二者的分工,分清職責,更好開展工作。
3.規定對接方式。我國在市場規則上控制權市場缺失,股權市場化機制還未形成,企業行為距市場要求還有一定距離。獨立董事如何與公司高管層對接,行使權力的機制與大股東在董事會中的控制力如何協調?
4.縮小體制差異。在本質上獨立董事是沒錢的人管有錢人的事,在我國現有體制和文化背景下,還存在不小的觀念差異,如何采取措施縮小這種差異。
我們認為,獨立董事首先必須有獨立人格。即不持有公司的股份、與公司沒有業務關聯、不依賴公司的報酬。其次必須有權、有錢、有閑。可以通過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行使權力,不能僅是“顧問”;必須有充足的經費保證履行其職責;要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三、獨立董事的其它事宜
1.獨立董事如何“懂事”。目前獨立董事有兩類人,一是社會名流(經濟學家、退休公務員、文化名人),二是學者(兩院院士、高校學科帶頭人)。公司請他們擔任獨立董事或是為提高公司知名度;或是為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公司領導者普遍認為,請誰任獨立董事,首先要對公司有用。有關法規規定,獨立董事主要是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扼制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侵害,規范關聯交易。二者的矛盾怎么解決?獨立董事有效行使職責的基礎是對公司的人事、財務等情況有充分的知曉。但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來源是公司管理層或董事會,雙方在獲取信息上的地位卻是不平等,現實中他們怎能真正“懂事”。
2.確定獨立董事的報酬。獨立董事該不該在企業領工資,如果應該,標準是多少,如何計算,怎么領取。其津貼與董事會其他成員能否相同?如果相同賦予其更多權限是否合適?如果在企業領工資,就是企業雇員,又怎樣體現獨立性?這些都應有具體的規定。
3.明確獨立董事的責任。現行規定沒有明確對獨立懂事的責任追究問題,特別是沒有規定他們怠于行使職權的責任追究。無疑是制度設計上的缺欠。此缺欠的存在不僅意味著獨立董事在違法時,得不到“罪當其過”的懲罰,同時意味著他們不必為自己的碌碌無為付出任何代價。這對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無疑非常有害。因此應對他們的責任追究問題做出專門規定已迫在眉睫;同時還應特別強調,他們如因怠于行使職權造成嚴重后果,除了應承擔賠償責任外,還應終身取消擔任獨立董事的資格。只有如此才能防范其風險。
綜上所述,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可以提高公司決策的民主化、透明化和公開化程度,從而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為了便于操作我國應盡快出臺相關法規,對獨立董事的資格、如何“獨立”工作,怎樣給付報酬,怎樣建立責任制度等問題做出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