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江西的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在品牌建設,特別是區域品牌建設方面還相對滯后。本文結合江西的資源稟賦及經濟發展現狀,對江西的區域品牌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江西區域品牌創新
一、發展區域品牌建設必須揚長避短,實現互補
縱觀江西臨省無不在區域經濟發展上各有特色,因此在選擇重點發展的區域品牌時,必須揚長避短,與其他區域形成優勢互補,并努力開創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區域品牌。例如珠三角經濟發達,但農業資源少,人地矛盾緊張,農產品生產能力不足。江西“物華天寶”,自然條件優越,具有地方特色的無公害、無污染的名優產品不少。如萬年貢米、南豐蜜桔、泰和烏雞等。據此可按照自然資源型—產品加工型—產業延伸型的路徑,實施創綠色品牌戰略。如南昌的“煌上煌”烤禽,把養殖業的初級產品進行深加工,用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原產品的品位和附加值,走出了一條創綠色食品品牌的路子,其經驗值得推廣。再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礦產資源匱乏,而江西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以銅為例,江西銅礦儲量大,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工業儲量占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埋藏淺,易采易選。位于江西省東北部的鷹潭,擁有亞洲最大的銅基地——江西銅業集團公司,而落戶余江縣工業園的江西耐樂銅業有限公司,目前是江西省最大的銅材加工企業。鷹潭市大力培育地方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堅持以特取勝,逐漸建設成為中國新興銅都。
二、產業集群建設必須注意體系的構架與分工的合理
江西產業集群的建設可以借鑒溫州鞋業的發展模式,通過建立起以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為標志的國家級品牌第一梯隊,并以在創建中國“國”字號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功勛企業、優秀企業等形式為載體,積極培育第二、三梯隊,形成一批以“國”字號為領航的行業品牌聯合艦隊,建立較完善的品牌金字塔層級支撐體系。
產業集群要促進形成和擴展專業化的區域市場,必須集中形成核心產業,眾多企業新興集群相互分工合作,組成相互連接的產業鏈條,同時催生和吸引流通業和其他中介機構在產業集群區內集聚,形成生產、銷售、服務相互銜接的專業化區域市場,從而提高區域的整體競爭力。
三、必須不斷加強品牌創新,適應時代變化
區域品牌的生存之道是:在本土市場上研發更具市場價值的新產品,創造更新、更好的服務,尋找和形成新的市場和客戶,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形成新的世界性客戶群體。在強烈的競爭和市場飽和狀態下,必須尋求向世界性的市場發展。由此可見,創新能力是關系到區域品牌競爭市場、生死存亡的關鍵性因素。只有通過產品設計開發的創新,生產工藝技術的創新和生產經營管理制度的創新,品牌發展觀念的創新,才能在繼續發揮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不斷增強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我們必須按照十六大報告中提出的“四新”要求,不斷加強品牌創新,加速實現我省名牌戰略推進工作的跨越式發展,提高名牌產品對江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四、采取有效途徑,解決企業“搭便車”行為
公共物品遇到的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是“搭便車”現象,即人們可以自由地享受公共物品帶來的好處,而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在區域品牌建設的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的問題。假如某地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區域品牌,則該地的一些企業和非原產地域范圍內的企業都可以在不支付費用的情況下,使用該區域良好的原產地品牌形象,這樣就會導致沒有哪個企業愿意投資創立或提升原產地品牌形象。相反,某些企業可能存有僥幸心理,利用該地良好的品牌效應進行掠奪性經營,大肆生產、販賣假冒偽劣產品,致使品牌形象遭到破壞。為了消除企業在原產地形象上的“搭便車”現象,很多國家都實施了原產地保護制度。在我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01年3月5日頒布了《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正式在我國推行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制度。這是為了適應WTO的《關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簡稱TRIPS),為維護國家經貿利益而做出的重要舉措。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規定的原產地域范圍內生產,對于非原產地域范圍內的企業冒充原產地域產品的、以及原產地域產品生產企業其它地域的產品冒充原產地域產品的,要依法予以禁止。
五、區域品牌的價值發揮還有待于進一步維護和監管
缺乏必要的管理必會假冒偽劣猖獗,損害品牌市場形象,使品牌失去本身的價值。現實中,我國許多地區的傳統優勢產業,如各種名、優、特的產品,由于缺乏品牌經營和管理,市場上劣質品驅逐優質品,使這些產業紛紛衰退了。區域品牌的經營與管理可由各種行業協會、企業聯合會或專門的公益性機構來承擔,具體組織形式根據地方和產業特征來決定。
對此,應加強對實施名牌戰略、創名牌產品活動的宣傳報導,定期發布名牌產品信息,大力宣傳江西名牌產品。通過開辟專欄和網站、開展講座和展銷、舉行“質量月”和“3.15”活動等手段,加大對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的推介力度,引導名牌消費意識,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名牌、愛護名牌、消費名牌、學習名牌、打造名牌,以實際行動推進江西名牌的崛起。同時,通過嫁接、聯姻等方式,與國際知名的名牌包裝機構合作,幫助企業提高名牌產品的國際知名度,聯合打造國際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