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進入新世紀以后,物流業作為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的物流業已經進入了高度發展時期,我國的物流業也有快速發展,但這種發展是不平衡的,欠發達地區的物流業還相對滯后。本文從欠發達地區發展物流業的困難分析著手,提出了快速發展欠發達地區物流業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 物流發展對策欠發達地區
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有人把物流稱為第四產業。經濟的發展需要物流的快速發展,同時高速發展的物流推動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物流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種發展卻很不平衡,沿海交通發達地區物流業很發達,欠發達地區卻只是剛剛起步,存在不少差距和困難,如何促使欠發達地區的物流快速發展,成為欠發達地區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希望通過對欠發達地區物流發展差距和困難的分析,探導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路徑,以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欠發達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欠發達地區發展物流業的困難
1.交通設施不完善
完善的交通設施是發展物流的必要條件。以江西為例,江西是久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雖然近幾年,江西的交通設施得到較大改善,高速公路、鐵路里程增加了不少。但由于江西地質以山地為主,這些交通設施只能連接江西主要城市,廣大農村的交通還不發達。一些地方行路難的現象時有發生。交通道路不完善造成運輸成本增高,降低了該地區商品的競爭力,從而也制約著商品的流動。影響著物流運輸業的發展。
2.經濟欠發達是制約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以2003年為例,江西省年生產總值為2830.46億元,廣東省年生產總值為13625.87億元,廣東省年生產總值約為江西省的4.8倍;江西省的貨運量為768.6萬噸,而廣東省為3158.0萬噸,廣東省的貨運量是江西省的4.1倍。由此可見,經濟的發展與物流業的發展基本是同步進行的。物流業要發展需要強有力的經濟后盾,反過來,物流業的發展又能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
3.物流專業人才的嚴重不足也是制約欠發達地區物流業發展的因素
欠發達地區勞動力比較充足,但這種充足只是數量上的充足,與發達地區相比,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而且發達地區物流業發展較快,人才又不斷由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造成欠發達地區人才短缺,物流人才更加短缺。以江西為例,由于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很多人對物流很少認識,根據調查發現,大部人對物流的認識就是與運輸等同,更別說對物流業進行管理了,2003年以后,一些高校才相繼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對于大多數江西人來說,配送、包裝、供應鏈等名詞還是新的概念。
4.規模經營難于發揮作用
欠發達地區人口居住較分散,受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影響,物流中心還未具有規模效益,對大型配送中心等規模經營帶來一定的困難,即時配送、大型連鎖超市、供應鏈等這些經營方式還不能代替傳統的零售店經營方式。缺乏支持社會化配送中心運作的綜合物品流通系統,難以滿足現代化物流發展需要,也難以同國際接口。
二、欠發達地區發展物流業的路徑選擇
1.加快推進現代交通網絡建設
從發達國家物流發展進程看,交通運輸問題的解決要適度超前。欠發達地區要開拓交通運輸投資渠道,吸收國內外資本進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不但要加強大中城市的交通建設,更要把發達的交通網絡伸向廣大的農村,形成巨大的交通網絡。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當前應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各級政府應當加大交通建設的扶持力度,加大物流據點和道路的投資力度,為欠發達地區的物流發達創造良好的基礎。
2.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專業物流企業
要放寬市場準入,逐步取消對物流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現有運輸、倉儲、貨代、外貿、郵政、批發企業的服務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要鼓勵物流企業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經營模式,以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為支撐,貼近市場,方便用戶,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要鼓勵各類企業通過參股、兼并、聯合、合資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擴大經營規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國、跨所有制的大型專業物流企業。
3.積極培育物流市場
發展物流業應當以企業為主導,當地政府應當采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先進企業在欠發達地區建立連鎖店、各種超市、大型配送中心、培育物流市場,一要開發欠發達地區的物流需求,積極引導企業在強化自身物流管理的基礎上,剝離低效的物流部門及設施,實現物流業務外包;二要提高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盡快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導的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體系;三是利用加入WTO的契機,利用欠發達地區在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供應方面的優勢,吸引更多的外資來投資我們的物流業。
4.積極引導現代物流服務市場需求
要鼓勵制造與商貿企業廣泛采用現代物流管理和技術。要提倡制造企業、商貿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抓好企業內部流程改造和資源整合,提高自身物流管理水平,推動產業升級。要支持制造企業、商貿企業改造業務流程,剝離、分立或外包物流業務,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流通的現代化。要加強配送中心建設,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配送服務。要鼓勵制造與商貿企業同物流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各自優勢,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
5.培養物流人才
欠發達地區要立足本地,積極培養中高級物流人才。一方面要在本地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中開設物流管理專業,加強宣傳,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物流管理知識;另一方面要加強用人機制改革,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以人為本才能從根本上持續發展物流業。
6.構建欠發達地區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
要抓住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推動企業內部流程改造,積極探索物流一體化管理。要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統籌協調現有物流信息資源,積極穩妥地推進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電子商務認證體系、網上支付系統和配送管理系統,促進信息資源共享。要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提高交通運輸的組織水平和作業效率,要從體制上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鎖,從信息資源整合入手,抓好物流資源的整合,走以信息化帶動物流發展的道路。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現代物流是以信息為基礎。物流的信息化、網絡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發展物流的必要手段。要采用物流管理中的現代技術和方法,同時和當代電子商務發展相融合,涉及有Internet技術、EDI技術、POS技術、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等等。
7.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綠色物流
欠發達地區另一優勢是環境相對保護較好,因此,在大力發展物流業的同時,應當選擇發展綠色物流,保護環境,促進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做到:一是要選擇綠色運輸,通過有效利用車輛,降低車輛運行,提高配送效率;二是推進綠色包裝,綠色包裝要成為商品進入市場的通行證;三要開展綠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轉向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發展綠色物流能避免走粗放式經濟發展的老路,促進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