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以及經濟理論方法對體育商品需求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影響體育商品需求主要因素是體育偏好、效用、消費的預算等等。通過分析研究影響體育商品需求這些因素,將有助于我們系統性研究體育經濟規律,更理性地經營體育產業。
[關鍵詞] 體育商品需求因素
一、體育商品需求的基礎——體育偏好
所謂偏好,是指消費者在心理上更喜歡哪種商品或商品組合。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于人類的基本需要,但相對不同人的不同狀況,食物和衣服不是同等重要,因此他們對于這兩種商品的偏愛程度當然會不相同。在經濟學上論及的體育偏好及其變化,更多地涉及到當時當地的社會風俗習慣。一項運動在某些地方廣泛流行,深受人們喜愛,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可能就不是那樣受歡迎。例如風靡全球的足球運動號稱天下第一大運動,在體育商業化最為發達的美國卻不能成為第一運動,而美國的籃球運動卻開展得如火如荼。個人受教育程度、文化修養、社會地位、社交范圍、職業、年齡以及性別等因素,不同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的人對體育運動項目都會有不同的偏好。例如有人喜歡觀賞競賽表演,而有的人喜歡參加體育鍛煉;青年人喜歡激烈的運動如足球、籃球,老年人則喜歡平緩的項目如太極拳、氣功。而體育消費者在體育偏好上的諸多差異又最終影響到消費者對參與或觀賞運動項目的選擇。
二、體育商品消費中的邊際效用“遞增——遞減”規律
1.觀賞型體育商品消費中的邊際效用規律
效用是指消費者從消費某物品感到的滿足。體育商品的邊際效用指在一定時間內體育消費者每增加一單位體育商品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增量。伴隨著消費者所消費的某種物品的數量的增加,其總效用雖然相應增加,但其所獲得的邊際效用隨著所消費物品數量的增加而有遞減的趨勢,這就是西方經濟學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用來解釋需求規律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從非連續場次的體育商品的消費來看,那些比賽持續時間較長的觀賞型體育商品,如足球比賽、籃球比賽、賽車比賽等體育商品,由于客觀條件限制,使得他們的提供過程很難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因此,體育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是一種非連續性的消費,這就導致我們在分析這類觀賞型體育商品消費的邊際效用變化時,只能對具體的某場次比賽的效用進行分析。如果該場比賽質量高,消費認同感強,那么消費者所獲得的邊際效用就多;如果該場比賽質量低,消費者認同感、歸屬感弱,那么消費者所獲得的邊際效用就少。
從連續場次的體育商品的消費來看,那些每場比賽持續時間較短的觀賞型體育商品,如乒乓球比賽、體操比賽、拳擊比賽等等。一般來說,這類觀賞型體育商品往往都會連續進行幾場比賽,因而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就實現了連續性的體育消費。當我們假設在連續性的觀賞型體育商品的消費過程中,每一場體育比賽的質量大致相當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隨著消費者消費觀賞型體育商品場次的增加,消費者所獲得總效用在增加,而邊際效用卻在遞減。
2.參與型體育商品消費中的邊際效用“遞增——遞減”規律
參與型體育商品的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所獲得的邊際效用隨著消費數量的增加,先出現一個遞增的過程,然后才出現邊際效用遞減的變化規律,這種先遞增,然后再遞減的趨勢,我們稱之為體育商品邊際效用的“遞增——遞減”規律。體育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的活動,當體育消費者進行參與型體育商品消費時,需要以人的生理機能為基礎,在人體參與運動之初,人體負荷會出現一個生理極限,在度過這段預熱期后,人體才能順利適應運動狀態,此時人的滿足感就會增加,這就是邊際效用增長過程。隨著消費者消費體育商品的數量越來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滿足感以及身體對重復刺激的反應就遞減了,直到邊際效用為零。如果還繼續運動,此時人的體能就難以承受這樣的運動負荷,他就會感到痛苦,也就是說消費者獲得的總效用在減少,邊際效用負值,當然一般情況下消費者都不太愿意在邊際效用為零時,還繼續消費體育商品。
三、 體育消費的預算
1.體育商品消費支出預算與消費者收入的關系
體育商品的消費支出是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總體消費支出的增長,體育消費的數量也會不斷上漲,而消費總量的增加又與消費者個人收入的增長密切相關,因此,從長期來看,體育商品消費的支出預算受著體育商品消費者個人收入的制約,當消費者個人收入增長時,用于體育商品的消費預算就會呈增長趨勢。但是,由于體育商品的消費是一種奢侈品的消費,它在消費者預算支出中的地位相對來說并不是特別重要,所占的預算支出此例也相對較小。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提出的經濟成長理論(也稱“起飛”理論)把人類發展分為六個階段:即傳統社會、為起飛創造前提階段、成熟階段、高額群眾消費階段、追求生活質量階段。按照羅斯托理論,體育產業真正的大發展,只有等到一國經濟在整體上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之后才能實現。因此體育商品消費的預算支出又并不會總是隨著消費者個人收入增長而增長的對應關系,而是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中呈現不同的增長特點。
2.體育商品需求的收入彈性
體育商品屬于正常品的范疇,因此,一般來講,在價格等其他因素既定不變的條件下,收入的提高會引起體育商品需求的增加,也即是說體育商品收入彈性為正數。但是,由于體育商品是一種奢侈品,同時它又是一種非物質商品,因此,它的需求受各種外界影響就比較大,如宏觀經濟發展的影響,因而,體育商品的收入彈性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們整體消費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為了增加儲蓄而減少體育商品這類奢侈品的消費,此時就出現了體育商品的收入彈性為負的情況。當然這僅僅是一種非常特殊性的情況,一般來講體育商品的收入彈性是大于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