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用計算機輔助分析及評價財務數據的方法,通過存儲會計數據,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分析和計算,顯示分析效果,結合評估指標得出企業績效。
[關鍵詞] 評價系統業績分析財務數據計算機
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在企業管理及會計信息處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廣泛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效益。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企業業績評價,構建一個方便、快捷的業績評價系統是今后管理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構建數據庫及運算推理機進行有效的數據處理,給決策者提供有參考價值的評價信息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討的研究方向。
開發基于財務數據的業績評價計算及分析系統,建立評價模型,經過專用程序的運算、推理及分析,給出企業的評價等級,出具分析報告,并做出有效的發展預測,這將提高企業業績評價的分析精度及效率,給投資人及管理者提供參考信息以方便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同時,還可以讓管理者及時了解企業的財務效益狀況、生產經營情況及發展狀況,并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適時調整控制。
一、業績評價系統
構建業績評價系統就是建立一套數據管理系統,按其數據流程,對其進行數據處理后,分別實現各自的功能。因此評估系統可由幾個功能子系統組成,分別用于數據存儲、數據運算及推理,數據查詢、數據反饋等。系統結構圖如下:
二、建立專用數據庫
以上評估系統的結構反映出數據的流向。所以數據庫的構建關系到整個系統的功能實現,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數據的來源、依據和時效性,同時還要考慮數據庫的格式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實現,如果設計不當,會直接影響分析和評價的準確性。因此,在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的早期階段,應正確設計數據庫格式,以利于硬件和軟件功能需求,提升應用性能。
評價系統所需數據庫主要由以下幾個表(其中帶下畫線的字段作為該數據表的主鍵)組成:
客戶表(客戶號、行業號、客戶名、行業名、地址、聯系人、電話、密碼、備注)
客戶評級表(客戶號、指標編碼、日期、評價等級、雇員號)
管理員表(管理員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職務、身份證號、電話、手機、密碼)
評價指標表(指標編碼、指標名、權重、指標類別)
行業分類表(行業號、行業名)
財務數據表(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分析報告表等)如圖2所示:
由于表中存儲信息的不同,表中所需的字段也不一樣,在確定所需字段時有下列方法可供使用:
1.描述不同主題的字段應屬于不同的表,通過定義數據表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多個表中的字段進行數據組合,生成各種表單或報表。
2.收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應全面檢查書面的表單和報表,確定所需的數據都已包括在所設計的表中或可由這些表計算出來。
3.以最小的邏輯單位存儲信息。應盡量把信息分解成比較小的邏輯單位。
企業績效評價的基礎數據主要來源于企業所提供的評價年度會計報表等資料。為確?;A數據的真實、完整、合理,在具體評價前必須對評價基礎數據進行核實,對有關數據的口徑進行確認。該數據庫包括財務報表所需要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評價指標和客戶表。本系統對數據庫的操作主要是對各數據表中的數據項進行存儲、計算、查詢等。當基礎數據庫初步建立后,即可根據財務數據,分別計算評價指標,參見圖3所示:
三、運算及推理
財務指標是診斷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工具,根據評價指標的要求及建立好的數據庫系統,可從企業的獲利能力、經營能力、償債能力、資本結構和經營發展能力幾個方面,對企業進行等級評估,并與同行業同規模企業進行比較,做出數據分析等。根據財政部2002年頒布的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所制定的評價計分方法,
設A為基本指標總分,則;
B為修正指標總分,;
C為評議指標總分;
S為以上各指標的綜合得分,S=(A+B)×80%+C×20%
為了使標準評價函數的構造方便和符合實際,評價指標的標準值分五檔建立,即A、B、C、D和E。它們分別為某行業和某規模類中具體指標的最高均值、較高均值、總體均值、較低均值和最低均值,代表著行業的最高、較高、中間、較低和最低水平。在財務報表分析過程中,通過比較分析,觀察經營活動的數量及其差異、趨勢、結構比重、比率等方面的變化;了解發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做出判斷;在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做出評價和預測。當S≥85,則等級為A;當85>S≥70,則等級為B;當70>S≥50,則等級為C;當50>S≥40,則等級為D;當S<40,則等級為E。
同時還要充分考慮不同行業的特點,具體行業的評價指標有所區別。在運算出企業的評價等級時,還可同時算出同行業同規模的企業評級,并給出對比值,根據行業,做相應對比,找出問題及差距,出具分析報告,讓企業能根據評估結果,總結分析存在的薄弱環節的狀況和造成的原因,針對分析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做出正確的經營調整。企業外部的理性投資者也可通過運用業績評估系統所出具的企業評估等級及分析報告,作為考核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狀況的依據,使這些投資者能進行正確的決策。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和良性公司治理結構的構建,提高企業管理的科學性。
據此,經過計算機的數據運算可形成相應的評價圖示:
如圖4是對某公司基本指標所做的業績評價,分別從財務效益狀況、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幾個方面進行了運算。從圖中可看出該公司的財務效益狀況不佳,位于較低值,但高于同行業其它公司,說明該行業整體經濟效益不佳,所獲利潤較少,有可能存在銷售渠道不暢或費用太高。但資產營運狀況較好,資產周轉率高于同行業,說明營業收入很高,是由于成本費用的增大而降低了利潤。從償債能力看,負債較少,結合圖4看到,已獲利息倍數如此之小,則說明企業負債主要是銀行貸款,造成利息支出幾乎與利潤相同,由此可知該企業的資本結構需要調整。從發展能力看,該公司的積累和銷售增長情況都不好,需要從降低費用支出上考慮,增加資本積累。如能做一些適當的市場調查,看看有無合適的產品投向市場,以擴大銷售渠道,促進市場占有率,可逐步提高該公司的經營能力。
以上只是對該公司的簡單分析,如需詳細考察,則還要對上述公司進行完整的綜合評估及分析。同時我們在研究分析財務報表時,也應看到企業的財務信息是復雜的,并不能僅憑幾個簡單的財務指標就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反映出來,在財務分析之前,還要考慮到國別、地區、行業的特點,綜合評價。因此如何通過知識庫及專家評判系統進行財務分析,以科學、公正、合理、可行的企業評價來認識公司價值,促進企業發展,是本文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