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中小企業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并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根據有關統計資料,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總數已經超過1000萬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經濟增長中,工業新增產值中76.7%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但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其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臨巨大困難。
一、中小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
一方面,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業管理者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從而企業中職責不分、越權行事的現象嚴重,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失真等。
2.財務信用管理薄弱
中小企業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所有上述原因造成了中小企業財務信用缺失、信用管理混亂的局面。
3.融資困難,發展資金嚴重不足
融資難、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第一,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第二,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再加上中介機構不健全,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第三,缺乏財務管理戰略。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仍處于記賬管理階段。
4.投資能力較弱,且缺乏科學性
一是中小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銀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也因高風險而提高貸款利率。另一普遍的問題就是投資決策水平不高,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許多中小企業盲目投資,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擴大,忽略公司的內涵和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也有些企業一味追求短期目標,總是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
5.難以規避財務負債的陷阱
過度負債可說是高速度成長企業的通病,也是財務危機的根源。戰略需求效應由企業的戰略布局驅動,或表現為現有業務的發展,或表現為新業務的開拓,規模和數量的擴張經常明顯快于內涵質量的擴張,在高成長階段都將出現某種程度的資金短缺。高成長戰略造成資金短缺,企業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組織放大效應和內部擔保則加劇債務水平,造成負債過度。在過度負債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成本和財務壓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短債長用則可能使企業潛在支付危機隨時爆發。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1.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樹立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核心的理念。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并把此觀念貫徹落實到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在管理模式上應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適當分離,投資者與經營者的適當分離,形成企業管理的內部制衡及相互監督機制,從而使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責分明,監控嚴明,信息透明。
2.加強中小企業的財務信用管理
中小企業一方面要提高對信用管理地位的認識,另一方面,要設立企業內部專職的信用管理部門或人員,并建立健全財務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包括客戶自信管理制度、客戶授信制度、應收賬款監控制度等在內的現代化的內部信用管理制度,使信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3.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中小企業規范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首先,中小企業要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業務水準。其次,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會計工作秩序。可以加強會計電算化建設和會計網絡建設,避免由于手工操作失誤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最后,中小企業還要強化企業審計監督職能,充分發揮監督機構的作用。除了建立內審機構外,要充分發揮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職代會的監督作用。
4.積極進行科學投資決策,防范投資風險
中小企業應規范項目投資程序。在投資項目與決策上,中小企業管理者必須用制度來規范和限制個人行為,可以將個人行為的不確定性限定在一個相對較小的范圍之內。在具體操作上,可盡可能多地進行中短期投資而避免長期投資,應以對內投資方式為主,并且分散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
5.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
首先,公司在投資決策和業務經營計劃中要著重考慮財務匹配因素。其次,保持合理的資產結構和負債比率。企業在短期負債比率較大的情況下,必須保持較高比重的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以維持其正常的財務支付和債務償還能力。最后,還要保持充足的現金流量,這對于維護企業總體效益目標及財務安全性目標的實現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6.政府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支持和輔助
首先,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我國已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今后要以此為良好的開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資本市場,拓展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同時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發揮股份制融資功能。再者,進一步完善中小型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和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