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城市商業銀行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一體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在政府保護傘下割據一方,成為擺在所有城市商業銀行面前的一個難題。本文從多方面探討了目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力求尋找新環境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立足點。
關鍵詞:銀行聯盟 網絡銀行 產品創新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數年后,城市商業銀行面臨著艱難的突破。前有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及股份制銀行的迅速發展,后有不斷改革中的農信社,加上外資銀行又在虎視眈眈,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形勢已日趨白熱化。
2004年8月,銀監會提出對全國城市商業銀行進行六個檔次的分類,爭取用一年左右消滅經營狀況較差的第六類行。這意味著,城市商業銀行必須迅速做出反應,要么奮起迎接挑戰,要么被市場淘汰。面對如此嚴峻的競爭形勢,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必須不斷完善管理水平,找尋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建立長遠的發展戰略。
一、建立國內銀行聯盟已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商業銀行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由于規模小,網點有限,銀行存款汲取力弱,結算手段落后,缺乏品牌效應,難以跨地區經營,因此,銀行聯盟已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經之路。首先,各城市商業銀行間可以對客戶的信息進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顧客提供一系列的優質服務,共同拓展生存空間,提升整體實力并增強防范風險的能力。其次,城市商業銀行可以在不增加固定投入的情況下,整合現有資源,使現有資源最大化使用,資源邊際效用預期遞增。再者,發展銀行聯盟可以統一標準,集中資源建造網上銀行,避免各自為政、有限資源的浪費和效果的不明顯性。最后,更為深遠的意義還在于,城市商業股份制銀行通過合作,彼此不斷融合為將來通過資本市場運作組建中國第六家大銀行積累寶貴經驗。
二、發展網絡銀行業務是城市商業銀行在競爭中取勝的契機
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歷史只有10多年,機構網點數量現在和將來都無法與國有大商業銀行相比,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走高成本、低效率的發展道路,必須運用高新科技手段爭取客戶、贏得市場。
網絡銀行的出現改變了以資產規模、機構網點數量、地域優勢論“英雄”的傳統經營思想,轉為以獲取信息能力、擁有信息量及分析處理信息,為客戶提高優質金融服務作為評判優劣的標準。其投資少、維持費用低、輻射范圍廣、信息傳遞快捷等種種優勢,進一步為城市商業銀行戰勝大型的商業銀行提供了可能性。現階段城市商業銀行應把傳統銀行與網絡銀行并行發展作為長期發展戰略,逐步形成傳統銀行業務和網上銀行業務“兩條腿”走路的格局,即以傳統銀行業務支撐網上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并以網上銀行業務帶動傳統銀行業務的持續發展。若能將兩種業務結合起來,則在促進網上銀行發展的同時,也會帶動分支機構業務的開展,從而提高銀行整體的效益。
三、依托自身優勢,開展特色服務
以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的城市商業銀行通過長期與民營企業合作,不僅建立了良好的銀企合作關系,而且對各地區城市商業銀行企業的生產狀況、信用程度、償還能力等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因而,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也就較低。城市商業銀行應立足于自身的優勢,開展一些特色服務。比如,城市商業銀行可以借助自身地域優勢打造特色的個人理財服務,不斷開拓零售業務領域;積極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自身發展與服務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與民營企業聯手開拓“廠商銀”業務,走銀企緊密合作、共同發展的道路。
四、成熟的經營理念是構建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根本
企業管理理論表明,任何企業的生存和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把成熟的理念作為所有政策和行動的前提,并且忠實地遵循。而當前,對城市商業銀行而言,理念的深化與錘煉顯得尤為迫切。由于發展歷史較短,城市商業銀行在經營理念上還遠未成熟,尤其在風險管理的認識上存有偏差:一是過分看重規模而對資產質量重視不夠,對銀行的評價也過多地關注于規模、速度以及一時的盈利;二是對現代銀行盈利的長短期經營目標,特別是以資產負債表中未來現金流量折成現值的遠期經營目標認識不充分,缺乏一個比較和衡量銀行自身價值的標準;三是許多銀行還沒有采用國際上通行的不良資產劃分標準來覆蓋預期損失,也沒有用經濟資本覆蓋各個業務線的非預期損失,對資本覆蓋風險進而制約業務發展的認識不足。認識不到位,加上風險管理體制不完善、風險管理技術落后,造成城市商業銀行容易陷入非理性擴張和競爭的誤區。因此,提升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需要盡快在整體上形成符合行業特征的風險文化,并上升到穩健經營的理念高度。
五、持續的產品創新是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關鍵
現代營銷學的理論表明,在開放程度高、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要贏得競爭優勢,必須領先競爭對手持續進行產品創新,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這是現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產品創新是構建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的因素,企業的所有優勢,只有最終轉化為產品的優勢,才能真正形成競爭力。
對國內城市商業銀行而言,國內銀行業早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日益呈現出需求多樣化、產品同質化、競爭白熱化的趨勢與特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城市商業銀行的只有不斷地開發適合客戶需求的新產品,進行產品創新,才能比對手更多地贏得市場。
六、與外資銀行建立合作關系
入世后,中國對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會有一個過程。短期內,外資銀行在業務上很難具備規模效應。其原因在于:一是外資銀行經營網點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業務量有限。二是對中國國情、文化和法律了解得不很透徹。外資銀行要想在短期內獲得發展,最迅速、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與國內中小銀行合作。其中,城市商業銀行將是外資選擇的重要合作伙伴。 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合作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雙方共同出資,成立新的法人金融機構。二是通過資本運作相互參股構成代理行關系,以資金引進管理,利用對方客戶資源快速建立自己的國際市場。比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與上海銀行達成的合作協議:允許外資銀行參股上海銀行,占到18%。這種通過產權方面的合作,相互參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可以實現真正雙贏。
結束語
對城市商業銀行而言,困難和挑戰是現實的,發展和機遇是潛在的,只要城市商業銀行能充分認識到管理創新的意義,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的推進自身的發展,就會在激烈競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