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在線
送禮送健康,《家庭醫藥合訂本》成新年熱門禮物
今年過節送什么?送《家庭醫藥合訂本》。
新年伊始,本刊2006年合訂本剛上市,就受到社會各界人士追捧。2007年元旦剛過,就有讀者打電話詢問2006年合訂本幾時出刊;合訂本上市之后,要求郵購的電話也讓本刊發行人員忙個不停。一位讀者打進電話說:“每年過年,都為送禮傷透腦筋。想來想去,看了一年的《家庭醫藥》,覺得這份雜志確實很好,實在。送一套這樣的雜志,就是將最新的健康資訊和醫藥知識送給對方,既大方,又實用,比那些包裝漂亮的所謂保健品好多了。” 也許很多人都是基于這種想法,在農歷新春佳節之前,不少地區經銷商也是紛紛要求補貨……
雖然,過去幾年本刊合訂本也很受到讀者歡迎,但像今年這樣受到如此追捧,是我們始料不及的。這固然有本刊不斷堅持辦刊風格,堅持讓讀者“看了少生病,病了少花錢”,雜志質量不斷提高,在讀者心中的地位與日俱增的原因,更主要的,恐怕還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緣故。在現階段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流大勢下,能為人民大眾的健康盡一份綿薄之力,是《家庭醫藥》之幸,更是我們每一位編輯人員之幸。
■ 來信照登
《家庭醫藥》是一本為廣大老百姓辦實事的好刊物
四川渠縣火電廠蔣小禾:我從2003年開始訂閱《家庭醫藥》至今,中途因房屋改遷,便采取郵購的方法,現基本全部收藏。可惜被人偷去其中二期。
《家庭醫藥》雜志確實是一本為廣大老百姓求醫問藥的好刊物。它不僅醫藥論述質量高,實用性強,而且及時揭露醫藥方面的虛假廣告,并給廣大百姓求醫問藥指出正確路子。就我的例子來講。前段時間,我的女兒曾患腎病,準備去由幾種大報、電視刊播的“××腎病醫院”治療。由于貴刊的提示,故未去。后不久,這家醫院被《南方周末》揭露其坑害患者的事實,到這家醫院就醫的患者紛紛向法院起訴索賠。受害的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結果腎病仍然是腎病。
《家庭醫藥》使我受益匪淺,是我難得的知己,我及家人衷心感謝貴刊的全體員工,并希望你們越辦越紅。
為改版叫好
安徽省宿松縣城桐梓路工商局宿舍后樓3樓巢文忠:我認真閱讀2007年1月號《家庭醫藥》以后,欣喜地感到改版后的雜志版面新,改得好!
改版后,雜志主要有5大優點:一是版本比原來雖小點,但拿著順手,覺得恰到好處;二是由原來68頁增加到現在72頁,比原來多4個頁碼,內容、信息量有所增加;三是文章字體同原來沒什么兩樣,讀起來不受影響;四是欄目更加合理,內容更加充實;五是贈閱的《妙方精選》和第一期裝訂在一起,非常方便,免去路途失落之憂,想得周到。
我作為老讀者、老訂戶,衷心祝愿并深信《家庭醫藥》雜志,將在編輯、專家等各方面的協作下,越辦越好,實實在在成為世人生活健康的指南。
■ 讀者視點
吊瓶,掛還是不掛
《生命時報》曾經報道,去年夏天,美國天氣非常炎熱。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因中暑或其他問題到醫院就診,但奇怪的是,醫院里幾乎看不到患者輸液。《生命時報》駐聯合國的記者站位于紐約市中心,附近有幾所大型醫院。記者隨機走訪了其中幾家,也沒有找到一位正在輸液的患者,有些醫院連掛吊瓶的設備都沒有。記者采訪了幾位美國醫生后才知道,原來美國醫生對用藥十分謹慎,非常重視藥物副作用的問題。一般,醫生不隨便給患者輸液,除非不得已的情況。
我們走進自己國家的醫院里,見到的卻是相反的情形:到處都是掛吊瓶的患者,要是趕上季節性的疾病,那醫院走廊上更會排滿打吊瓶的患者。是輸液的效果更好一些嗎?那也不一定。有些小病小痛,本來吃幾片藥片就完全治好的,可是到了一些醫德敗壞的醫生手下,那就非得輸液不可。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賺錢多唄!無論大病小病,全都是輸液OK!特別是針對那些公費醫療的患者,那可是賺錢的好機會呀,什么樣的藥貴就開什么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遭遇這樣的事情。一個小小的感冒竟然會花去上百元甚至幾百元,怪不得現在有很多人已經看不起病了。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國外的做法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山東泰安丁兆永)
編者:3月1日起,按照上海市衛生局規定,上海市民看普通感冒,醫生將不再用抗生素治療,普通感冒患者不要再強求醫生開抗生素。我們相信,這是國內遏制抗生素濫用的一個好開端,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醫療市場和醫療行為的規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