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特別是為各國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機遇。而風險投資作為全球認可的催生大量創新產業群的有效工具,對各國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我國的風險投資“入口障礙”問題
我國于1985年成立了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從此開始廠關于風險投資的探索。20多年來,我國風險投資從無到有,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量具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的問世,我國的風險投資有著令人樂觀的發展前景。
然而,我國的風險投資仍處于初級階段,無論規模上、發展速度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落后于美國等風險投資行業發達的國家。同時還存在著很多制約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的障礙,其中,“人口障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方面。風險投資“入口障礙”問題,是指風險投資的投資主體問題,也就是究竟由誰來進行風險投資的問題。從我國風險投資產生起,風險投資主體就是政府及國有風險投資公司,而大部分的投資都是通過財政撥款方式進行的,我國高科技企業數量眾多,僅靠政府投資根本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這就造成了高科技企業巨大的資金需求缺口和我國當前的資金供應渠道狹窄的矛盾。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正是科技帶來了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的高科技中小企業數量日益增多,有太多的具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需要轉化,因此,盡快解決投資主體定位問題,滿足資金需求,一方面能夠有效地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另一方面可以推動我國風險投資的不斷完善
二、我國風險投資主體定位
從當前世界范圍來看,美國和英國的風險投資行業較為成熟。
在美國和英國的風險投資來源中,政府所占的比重很少,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源于民間基金(養老基金、捐贈基金、一般基金等)、金融機構(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等)和一些大型企業、所以,我國當前的投資主體不應該再以政府為主,而應大力發展民間投資主體以及相應的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
參照美國相應的投資主體分類,結合我國當前的國情,可將我國投資主體定位如下:
(一)民間資本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居民收入迅速增長,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已經超過廠]3萬億元,如果能將其中的一部分轉化為風險投資,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高科技企業發展的資金缺門問題;同時,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高度富裕的個人群體,據估算,中國現有資產達100萬元以上的居民有300萬人左右,如以10%的吸納比例,能形成3000億元規模的資金來源。這些私人資本擁有者具有強烈的增值愿望,可以成為風險投資企業創業階段的重要支持者,
(二)基金 1.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各種非盈利基金,參照美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養老基金在1979年政府放松管制后,即成為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伴隨著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日益完善,養老金、保險金的資產規模會日益增大。由于這些基金的資產投放受到廠嚴格的限制,當前還不能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但是,當上述基金的運作規范化后,政府可以適當放松管制,例如.可以很小比例(如0.2%)出資,完全能夠形成巨大的風險投資資金數額,較好地滿足風險投資企業的資金需要。2.證券投資基金、近年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發展較為順利,在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基礎上,又成功地開發出ETFS和LOF等新型基金,通過專業化的投資運作積累了雄厚的資金。同時,證券投資基金受到政府較為嚴格的管制,證券投資基金可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和技術優勢,分析和規避風險,運用多種投資手段,參與風險投資事業。隨著政府對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證券投資基金等各種基金的投資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基金必將成為風險投資事業的主要推動力量。
(三)金融機構 這里所說的金融機構主要是指投資銀行。投資銀行的傳統業務有證券承銷、經紀與自營。而正當前激烈的競爭中能給投資銀行帶來較大利潤的是企業并購、項目融資、財務顧問、資產管理和資產證券化等現代投資行業務
投資銀行是知識和資金密集型企業,擁有管理、金融、財務等知識優勢和資金優勢。完全具有開展風險投資的優勢和實力。例如,投資銀行可以利用其知識優勢在風險投資領域廣泛的開展財務顧問,資產管理業務,充當風險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業務。將風險投資資金或者所取得的風險投資企業的股權分額證券化,出售給一般的個人風險投資者,既分散風險又能提高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率等。應大力推動我國投資銀行業的發展,把投資銀行培育成我國風險投資領域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體。
(四)國外投資資金 在我國已經有一些外國個人風險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國外的風險投資機構實力雄厚,風險投資經驗豐富,他們之所以到中國來尋找投資機會,是由于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商機無數。這些國外風險投資者和投資機構往往選擇具有高成長潛力的企業進行投資,也是風險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是風險投資的重要主體。
(五)大企業 國有獨資或控股的技術含量較高的大公司企業,從自身產業戰略角度出發,投資于與自己戰略利益相關的風險企業,或傾向于產業轉移,以風險投資的形式發展其他新興技術產業。大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可以獲得一個技術窗口和兼并候選企業,大企業在興辦一些新興技術產業時,實際上是依靠自身的雄厚資本,承擔風險投資和擔保的角色。
三、結論
準確定位我國風險投資主體,解決我國風險投資“人口障礙”,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良好、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可以使風險高科技企業的科研成果順利轉化,保證企業的良好運轉,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科技產品,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