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
作為產業經濟學博士生,您被列入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共同制定的“中國企業新領袖培養計劃”中,想必一定有“士魂商才”的飲酒道理,不妨給讀者公開一下,如何?
經商人免不了酒局,最頻不過商務酒嘛。管理學中講“交易”,既然有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一說,那么就借酒而“文而化之”唄。“文”是為了交流,“化”是為了實用。一桌人聚首,總有不同的見識,以酒為媒,“勾兌”八方的“學問”,何樂而不為?我把勸酒喻為“勸學”,把“飯局”當成“假性工作”,也是書桌的又一種移位。我看可以將飲食與讀書分為四種。第一種像主食,是為了解決某種實際問題的知識需求;第二種像補充蛋白等高營養的飲食,是為了思想的需求;第三種像蔬菜水果類飲食,是為了輔助閱讀的工具需求;第四種像甜食與零食,是為了消遣的需求。
我認為,所謂“學習型企業”不該是只供炒給人看的概念。學習是企業中人人渴望成長的內在動力。作為企業高管們則要借力起勢,發散出一個“學習場”來,并把這個“場”帶到不得不參加的商務酒宴上。這樣,企業內就像產生了無法抗拒的“萬有引力”一樣,人人都被附著在求知求學的吸盤上。我公司有一個中層管理干部叫謝東輝,他是我們招聘來的員工。他的價值之美就在于他迅速融入了本公司的“學習場”,并激發出了內在的管理潛能。在我公司像他這樣能獨擋一面的中層領導,幾乎都參加了MBA班的學習。每次公司召開管理層會議后聚餐,就像同學聚會一樣,杯中灑滿學習的甘苦……
有人說,在一切可以改變人的因素中,最強烈的是酒,其次是強權,最后才是真理。我贊成“商務酒”喝出文雅,以緩和的節奏去對付烈性美酒,以柔克剛之酒,像燒紅了的火炭一樣經入喉后,曲曲彎彎的腸子就漸漸伸直了,僵硬的面部肌肉也松弛了,整個靈魂隨之光亮起來。話可能比較多,但常常有異彩。酒刺激人的思維刪繁就簡,單刀直入,會從種種繁文縟節的思慮中脫穎而出,宛若裸露的胴體,真實不虛。這讓我想起一個諱莫如深的哲學命題:復歸。把酒場當做課堂,善于提問,所獲得的是復歸后的簡約之識,就像直線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一樣,理性之光在感性的跑道上會跑出最短的距離。國學大師啟功先生有言:“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處讀書。”此言用于商務酒宴中自可得妙語天籟于舉杯之間。
您看我這張“老板臺”,就像課堂上移過來的書桌。這上面有各類教材、書刊及課本,它們雜亂錯落,可卻方便我隨時閱讀。每天不抽點時間翻翻書、做做筆記,就好像少干了點公事一樣。我最怕誰把我眼前的“無序”歸攏成“有序”,因為這“無序”能使我下意識地抓住我要找的東西。其實,酒席宴上常見觥籌交錯的“無序”,如何在這“無序”中把握住“有序”的規律,學有所得,用別人的學養潤澤于自身,那就看其悟性了。難為曹雪芹說過,“只要給我吃烤鴨,喝黃酒,我就給你們寫《紅樓夢》”。足見,你若兜著一顆心將美酒敬上,即使面對不相識的人,大概也會還你以“紅樓學問”吧!
口述:沈陽市城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新泉
整 理:蘇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