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這一詩句,可以說我還在很小的時候就熟知了。初學飲酒的人,一般也多喜歡飲葡萄酒,因為這種酒的酒精含量不高,不易醉人,而且還略帶甜味。作為一名消費者,一般講只有花錢在市場上購買,卻一點也未料到自己也能釀制出葡萄酒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與友人的閑談中,得知葡萄酒可以自己釀制,我便半信半疑地做了一次試驗,結果大獲成功。
在祖國的傳統醫學中,用葡萄治病可謂歷史悠久,據《陸川本草》記載:葡萄“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神疲憊、血虛心跳”?!侗窘洝酚州d:“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老,令人肥健耐饑,忍風寒。”據現代醫學實驗,葡萄酒還具有軟化血管和適當降低血壓的作用,含有蛋白質、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是美食健身佳品。
朋友,當你看罷此文后,也許會從中受到啟發,也加入這自釀葡萄酒的行列中來吧,嘗嘗這自釀葡萄酒的滋味—
一、原料選擇??蛇x擇自產或市銷的葡萄,以含糖、含酸量較多,香味濃、色澤美為宜。如山葡萄系列品種則更好。
二、汁液制備與調整。1.破碎與去梗:破碎前對原料進行分選,除去霉爛果粒,在破碎前或破碎后的同時除去果梗,葡萄粒破碎要徹底,但不傷及種子和果梗,破碎時凡與果汁接觸的部分,不能使用鐵、銅制品,以使用硬木質、純鋁及不銹鋼器具為宜。2.果汁糖分調整:破碎后的果漿每公斤1~2兩,可先將糖溶解在少量果漿中,然后再加入全部果漿中去。也可將果漿加熱至60℃(不能超過此溫度),以提高糖的溶解度。也可以采取分次加糖的方法。
三、發酵。將發酵容器洗凈并進行消毒,倒入已破碎的果漿,數量不超過發酵容器容積的4/5,然后就在室內任其自然發酵。發酵容器最好是可以密閉的,安裝發酵管,使容器內的二氧化碳可以散發出去而外面的雜菌及空氣不能進去。在發酵期中,每天定時觀察,發現溫度升高,有大量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皮渣上浮,形成酒帽,這時每天要攪拌一次,將酒帽壓下,以后,發酵逐漸減弱,發酵液溫度逐漸下降至室溫。二氧化碳氣泡減少接近平靜,酒帽下沉,汁液開始清晰。此期間溫度高時間短些,溫度低時時間長些。
四、壓榨取酒及后發酵。發酵完畢后,酒呈澄清狀態,先行過濾,任酒自然流出。剩余的渣滓用壓榨法壓榨取酒,將自然流出的酒和壓榨取出的酒分別貯藏。將容器裝體積95%左右的酒液,室溫20℃左右,時間一個月,完成后發酵。
五、陳釀。將經過后發酵的酒,過濾后裝在能夠密封的容器中,應添滿。放在室溫8℃~12℃的房間內,最后放在地下室或果窖中陳釀,時間最少半年,最好兩年以上。在陳釀期中應加強管理,主要有:1.添酒:發現容器中有空隙,必須及時用同批酒添滿。2.換桶或倒缸:取出澄清的酒,除去沉淀物,一般是第一個冬天,翌年春夏秋季各倒換一次,以后,每年的10~12月份再倒換一次。
六、成品調制。在飲用時可根據個人習慣,添加適量的糖進行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