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泡服藥酒
將中藥的有效成分浸在酒中,即成藥酒。藥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散諸痛、祛風濕之功,是秋冬季節調治進補的佳品。那么,怎樣泡服藥酒呢?
先將買回的藥材擇凈打碎或剪短后,再用冷開水浸濕,這樣既可洗去臟物,又可防止藥材吸酒太多。然后取出,放在玻璃瓶或罐里,兌入白酒,至少也應將藥材全部淹沒。最后,將口封嚴,每天搖動數次,以使藥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浸泡半月后即可飲用,有些貴重藥材泡的藥酒,在酒飲完后再浸泡幾次。
用酒浸泡中藥材,可以浸出許多水無法浸出的有效成分,故藥酒的滋補與治療作用比中藥煎劑療效更好。但藥酒畢竟不同于一般的酒,除滋補性質的藥酒外,都有規定的療程和劑量,病痊愈后即可停止服藥。藥酒的使用劑量較小,可根據病人對酒的耐受力,每次服30~50毫升。不善飲酒者,可將藥酒按1:1至1:10的比例兌在葡萄酒、黃酒或冷開水中,按量飲用。藥酒中雖含有酒精,但濃度不高,服用量又小,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少量飲用還使唾液、胃液的分泌增加,有助于胃腸的消化和吸收。但患有肝腎疾病、高血壓、過敏性疾病、皮膚病患者,最好不要飲用藥酒。即使需要飲用時,也應將飲的酒按量兌加10倍的水,放在鍋里煮一下,除去大部分酒氣后再飲用。
藥酒有利于人體對藥物的吸收,許多患者,特別是不善于飲酒者擔心醉酒,往往在晚上飲用。其實,從提高藥物療效的角度上來看,晚上服用不如白天服用效果好。藥物的排泄有一定的晝夜節律,通常飲藥酒,在體內清除和代謝的速度以早晨至中午的最慢,加之肝藥酶(一種存在于肝臟中的促進藥物轉化的生物催化劑)的活性也很高,此時血液中酒、藥的濃度均很高,有利于發揮治療作用。而在下午2點至夜間零點,酒精在體內代謝和清除速度最快,則血液中酒的濃度較低,對大腦的抑制作用也最弱。這是因為在此時肝藥酶的活性最高(最高點在凌晨2點),同時,腎功能( 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流量、排尿量和尿素清除率等)的最高點在下午5點以后。所以下午至晚上飲酒,在體內排泄和代謝最快,這也是藥酒最好在白天服用的原因。
藥酒并非人人能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藥酒作為一種有效的防病祛病、養生健身的飲品已走進了千家萬戶。
由于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藥配置可增強藥力,既可治療、預防疾病,又可以用于病后的輔助治療。市場上出售的人參酒、鹿茸酒、川貝酒、虎骨酒及首烏酒等均為藥酒。
從藥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將藥酒分為內服、外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三大類。有些人會自己釀制藥酒,或購買藥酒,每天喝上幾杯,保健強身。但是,藥酒并非人人能喝。一般來說婦女在懷孕期間、哺乳期不宜飲用藥酒;在行經期,即使月經正常,也不宜飲活血功效較強的藥酒;年齡愈大,新陳代謝愈慢,服用藥酒就應該減量;患有肝病、高血壓、心臟病及酒精過敏者,也應禁用或慎用藥酒。補氣藥或補陽藥組成的藥酒,炎夏應少飲為宜。藥酒應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理論進行服用,限量飲用。飲用藥酒時,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避免食用。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藥酒。請一定要注意藥酒的服法,切記不能逆向而為之!
鴨血酒
配方:鴨血10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將新鮮鴨血倒入凈器內,再倒入白酒,用筷子攪勻,加蓋密封置于陰涼處,經1晝夜后,用細紗布濾去渣,貯入凈瓶中。
功效:補血解毒。適用于勞傷吐血,女子經來潮熱,胃氣不開,不思飲食等癥。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食前1小時熱飲15~30毫升。
注意:如不耐白酒者,可以水酒各半配制。
柑皮酒
配方:柑皮500克,果糖適量,40度左右的白酒1300克。
制法:將柑皮洗凈,切碎,在150度溫度下烘焙,直到變硬為止;然后研成細粉,在濃度40度左右的白酒中浸泡2分鐘后,加壓過濾。將濾液再次過濾,除去殘渣。加入15%的果糖,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適用于脾胃氣滯而引起的脘腹脹痛,惡心嘔吐等癥。
服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姜糖酒
配方:生姜100克,砂糖200克,黃酒1000克。
制法:將生姜切碎,與砂糖黃酒共置入容器里,密封浸泡1周后,可以服用。
功效:益脾溫經,發表散寒,適用于胃腸機能下降至口啖無味,食欲不振,或有胃中寒冷,嘔吐及輕微感冒,婦女痛經等。
服法: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0~15毫升。
注意:陰虛內熱,癥見潮熱,夜熱,盜汗,口干舌紅者忌服。
蛤蚧定喘酒
配方:蛤蚧1對,白酒1000克。
制法:將蛤蚧去頭、足、鱗,切成小塊,浸于酒中,封蓋。置于陰涼處,經常搖動,經30天后飲用。
功效:補肺益腎,納氣定喘。適用于久病體虛的慢性虛勞喘咳、動則氣喘、咳嗽少氣、陽痿,亦治慢性支氣管炎、屬腎陽虛癥者。
服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注意:風寒及實熱性喘嗽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