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禮
作為趟過無數酒局的女企業家,您一定對參加商務性酒宴的儀態和禮節有許多感受吧?請將您的見解公示一二,供大家分享。
去年,某調查公司在統計數據支撐下,做出這樣的調查結論:77.9%的人認為中國人的交際主要靠飯局。“商務酒”活動雖然在社交圈中感情聯系較弱,但其范圍是最廣的。20年前,有位學者直言不諱地說,馬克思把“資本”留給了西方,把“論”留給了東方。過去我們過多地重視“論”資本,忽視了用“資本”論我們的經濟建設。如今,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誰人能遠離以“資本”為紐帶的“商務圈”。
世上本來只有飯而沒有局,吃的人多了,就有了飯局。談業務要飯局,沒事兒更要飯局。中國的商務文化基本上就是飯局文化。“商務酒”的文化是從傳統文化中分支出來的。《論語·鄉黨》記載:“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親們一起行飲酒禮,儀式結束后,孔子總是要等拄手杖的老人出門后,自己才走,絕不與老人搶行。自此,先賢留下了“無酒不成席,無禮不成宴”之說,而后,人們大都只記住了前一句。所謂酒文化的第一要義是講禮儀。而我所經歷過的酒局文化多見“舉杯常無忌,失德葷素間”。當然,商業伙伴們在一起,臉熟的很,有失文雅,還原本色也無可厚非。但在比較正式的商務酒會上,有業界外的貴賓到場,再顯露出“草商”時土著模樣就有失尊嚴了。
但見有些男女商人一出場就露怯了:穿著有尺碼錯誤的襯衫、顯露身型缺陷的緊身褲、肩線垂過肩頭的圓領衫;還有的“時髦客”用七分褲搭配著緊身T恤、白襪配黑鞋、棕鞋配黑褲,襪子過短的坐下一蹺腿就露出一大片腿毛。一見面,左手掏耳朵,右手握住對方的手;別人遞上名片看也不看地揣進褲兜,一會兒又問:“你給我名片了嗎?”不加掩飾地打呵欠、打噴嚏,或抖著腿高聲大噪,或敲著桌沿打手機。有的女士兩膝分開超過肩寬,照著鏡子嚼著東西。一雙筷子剛從自己嘴里拿出就給鄰桌的夾菜,或筷似龍蛇在一個又一個菜碟里翻卷……炫富、粗口、吐痰、葷段、狂笑、打嗝、舔唇,外加“吧唧吧唧”的嚼食聲,這嘴的功能使“無品”訊息撲面而來。如果有儀態大考官來此飯局探班,一定會做出這樣的批語:有“富”無“貴”,有“身”無“份”,有“嘴”無“德”,有“財”無“智”。如果此等喝酒人是一個企業的精神領袖,那么“從我到我們”的企業團隊就會“集體失尊”。如果這樣的人也算主流生活的精英,那么工商文明的大旗就會被玷污一角。
社會善待企業家,善待所有財富的創造者,也同樣善待紳士、淑女、儒士、雅客。真正的士魂商才是不會讓包括酒局在內的文明禮儀休眠的;低俗無品淺陋之人要勇于接受高尚的同化;修身養性不拒后來者。被他人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同樣重要,因為財富之門的門楣上刻著兩個大字—“尊嚴”!
口述:海南白馬媒體投資有限公司 分公司經理 吳瑞燕
整 理:張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