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好面子是出了名的。但面子這東西很奇怪。人有脾性,鄉有鄉風。脾性和風氣都十分穩定,改也難。最近讀報知道,鄭州一個區一路闖“關”(法律之關),建了一所花園式豪華政府大樓,近似美國白宮。這個區的領導自然以為這事很有面子。但是,美國的所謂白宮,全世界只有中國人這么叫,他們自己有一個平民化的稱呼,就是“白房子”,而且,對這么一個超級大國來說,那建筑根本不算氣派,不知道鄭州這個區的經濟實力比美國如何。
鄭州搞那個“白宮”,一方面固然是區政府領導們為了過一把癮,但骨子里還是為了制造聲勢,讓小百姓們心存敬畏,對外也可顯示實力和政績,功利目的是明確的。
如果我們再把視野擴大一下,可以發現“面子問題”還表現在其他許多領域里。一個地方出了一群貪官,受到了查處,或者出了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重大死傷,這些都不是好事,地方官當然臉上無光,所以他們要千方百計地“遮掩”。反之,如果有一點成績,那是有臉的事情,自然要大吹而特吹。面子無小事,它連著烏紗帽。
在國際交往中,我們也不習慣以“里子”示人。外國人來了,一律把他們領到沿海發達地區,因為這是面子。中西部農村是不去的,因為那是里子。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就據此制造和渲染“中國威脅論”,連友好國家也不相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
但我們正在進步。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死活不承認有什么腐敗,“正確的”說法是“不正之風”,好像這樣一說可以改變腐敗的本質似的,直到再也掩蓋不住了,才予以承認,但仍然心存顧慮,常常躲躲閃閃,“猶抱琵琶半遮面”。抗擊“非典”之所以使國人和世界刮目相看,就是勇敢地把“里子”翻過來給人看了。小孩子都有尿床的經歷,兩三歲的孩子無所謂,七八歲就有顧慮了。白天瘋跑,晚上尿床,自己發現了,不敢聲張,硬是想把它捂干。殊不知,七八歲的半大小子一泡尿已經很可觀,捂是捂不干的,白受罪,就是捂干了,那一大塊斑跡也還在,早晚會被發現的。你說這是何苦來著!何況,那一泡尿被你捂得熱哄哄的,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天賜良機。掩蓋腐敗,如同小孩子捂尿,除了為貪官們提供良好的繁殖環境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我們這個民族,什么時候能大大方方地把面子和里子統統拿出來展覽,瞧吧,這就是中國!這就是敝省敝縣,那就說明我們成熟了,有了充分的自信了,進步也一定會更快。
(摘自《雜文選刊》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