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是臺灣的多事之秋,從這年起一直到1972年,蔣夫人宋美齡力薦外甥孔令侃當大官,而蔣介石堅拒,除了擔心難平“裙帶風”的謗議,更憂慮輿論重提1949年國民黨官場腐敗的歷史教訓。
因為孔令侃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蔣經國在上海開展“打老虎”運動的中箭落馬者,而宋美齡的奮力死保,令國民黨本可多少挽回形象的努力成了泡影。若不是孔宋家族的貪腐,中國大陸的民心不可能崩解得那么快。基于此,蔣介石認為萬萬不能再提攜孔宋家族任何成員進入內閣。
在其后6年多時間里,宋美齡為外甥孔令侃求官不已,且喋喋不休:其父孔祥熙擔任過財政部長和行政院長,“父親做過的,他兒子也能做!”而在蔣介石絕不讓步的強硬態度中,誰都不難看出他對于1949年國民黨因貪腐而辜負民心、繼而失去大陸的慘痛,是怎樣地耿耿于懷。
上世紀60年代初,蔣介石健康開始出問題,即因前列腺肥大排尿不暢。這本是十分常見的男科病,當時榮民醫院也擁有最優秀的外科及泌尿科醫生,是臺灣一等一的專家,完全有能力為患者解除痛苦。可是,相信“美國月亮也比中國圓”的宋美齡強烈反對,從美國延請名醫專程赴臺診治,豈料這位來自琉球美軍基地醫院的黑人醫生,在動手術時大失水準,“十分不鎮靜,以致手在發抖”,而蔣介石則在無麻醉的情況下,忍受粗鐵絲般的管狀內窺鏡手術刀插人尿道深處,其痛苦不在三國時代關羽刮骨療毒之下。由這次不成功的手術,蔣介石步入健康衰敗的下坡路。
蔣介石真是多災多難。1969年冬天,在陽明山的永福附近,總統座車司機由于心神不專或過度緊張,誤把油門當作剎車,發生嚴重撞車事故。沒系安全帶的蔣介石瞬間像彈出的皮球,直沖駕駛座后側的隔板,嘴巴、胸部和下體受到強力沖撞。這次車禍令蔣介石胸腔和心臟受創極重,也釀成日后“心臟擴大”的病根。第二年春天,蔣介石傷心不已地對前來探訪的嚴家淦副總統說:“永福車禍,減我陽壽20年。”
蔣介石長期擔任統帥,外表也是軍人表率,但卻遇上尷尬不已的“英雄暮年”:因前列腺肥大而排尿不暢;由于手術失敗而不得不尿袋傍身;為排解便秘被侍衛官不慎戳破肛門;車禍中陰囊被撞得青腫;抽水馬桶里可怕的鮮紅血尿,被侍從私下嘲笑蔣總統來了“月事”等等。
這些說不出口的下半身病痛,對相貌堂堂、意志堅強、“軍神”式人物蔣介石的精神打擊是何等沉重。
(摘自《參考消息》2007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