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掀起了“創意”產業的風暴,數字、動漫、影視、古玩,都火了起來,創意產業可以不受地域和經濟條件限制,但只有那些具有惟一性的創意,才最有生命力。
有人說古建園林應成為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著力點 ,的確,北京文化可從周口店“北京人”開始,涉及文物、建筑、園林、烹調、京劇、方言、宗教、民俗等諸多方面。提到文化創意產業,曾有人提出確立北京“大文化”概念,還有人把京劇、書畫、園林、烹調稱之為北京的四大國粹。
古建園林文化,是世界園林藝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園林在北京的現實地位和歷史地位極為突出,北京的皇家園林堪稱世界第一。由于其擁有古建筑藝術價值而被稱為世界三大最著名的古都,與巴黎、羅馬齊名。不說頤和園、北海、故宮乾隆花園,單是那些王府園林恭王府、醇王府、那家花園、半畝園等等,無不透露出深厚的文化韻味,犄角旮旯都能尋覓出一個個值得爭論的話題。加上那些恬靜的四合院,蟬鳴的老胡同,殘磚陋瓦的城墻,歪脖枯枝的槐柏,處處都能抖出一個個神秘有趣的故事。晚報上登的,雜志上寫的,弄得大伙茶余飯后沒完沒了地琢磨,就連國外的韓素音、基辛格,都一趟趟不厭其煩地飄洋過海、尋幽探古,北京的確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京華古建園林的浩瀚與深邃,使它表達出的城市文化,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
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缺乏好的創意和包裝,致使很多資源都在閑置浪費。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能極大地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使開封目前已經成為河南省一個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2004年接待游客76萬人,年收入2300萬元,稅后利潤539萬元。少林功夫是河南省獨有的文化品牌,以前僅限于表演,產業功能十分有限。經過英國一家媒體公司包裝后,產業鏈條進一步拉長,不僅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各類媒體反復播放,而且制作的音像制品暢銷全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前些日子,電視上播放的連續劇《喬家大院》,惹得“五一”期間有六七十萬人去山西旅游。可以說,山西省利用喬家大院、一把酸棗、晉商文化、黃河情等文化符號,推銷自己獲得了極大成功。
同樣在北京,隨便找一處古建園林,其文化內涵,由此衍生的故事,甚至是荒誕的傳聞,都不比喬家大院和桂林山水等遜色。北京就是《紅樓夢》的誕生地,可有誰知道曹雪芹著書的黃葉村就在北京西山!園林的故事太多了,北京的古建園林集中在一條街上,這在中國僅有,世界也少有。巴黎有條塞納河,北京有條朝阜路,難道這一文化優勢不值得去擴展嗎?《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卡薩布蘭卡》、《華沙一條街》、《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上海灘》等等,都是地域品牌的創意影視產品。《花木蘭》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家喻戶曉的故事,但是迪斯尼卻把這一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進行動化再創作,拍攝的動畫片《花木蘭》大受歡迎。當全世界的觀眾認識“花木蘭”時,這一原本屬于東方文化資源的女性形象已經成為傳播西方文化觀念的使者。在我們是否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開始反思一下自己,當然,不一定每個古建園林都要拍成電視劇,外延擴展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中國的創意產業前景無限,潛力很大,但目前還處于“看上去很美”的階段。
編輯:曉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