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務業如何成為年輕員工的向往之地?請看上海四季酒店的實踐
4月5日,上海威海路的十字路口。幾位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的員工走出大門,靜靜地換下了自己的店旗,掛上了中國和沙特阿拉伯國旗。對這家豪華酒店的員工來說,這一天可能是整個2007年最重要的時刻,他們的貴賓,也是大股東——擁有22%股份的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8226;本#8226;塔拉爾(Alwaleed bin Talal)來華,入住四季酒店最高樓層36樓的總統套房。
52歲的阿爾瓦利德#8226;本#8226;塔拉爾可能沒有想到的是,在四季酒店期間,為他服務的大多數是平均年齡僅為25-26歲左右的年輕人。這似乎和酒店業服務人員年紀越大、經驗越豐富,而服務質量相應越好的規律不符,但事實上,這次下榻成為他中國之行最為舒適的一次經歷。
在上海四季酒店的總經理魏博(Peter Weber)看來,這正是酒店的獨特之處——酒店有60%的員工是1978年以后出生的人,他們機靈、會玩,不喜歡僵化、教條和紀律,這些都給管理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然而實際上,正是這些員工給四季酒店帶來了良好的聲譽,在根據客戶提交的點評系統中,滿意度達到了95%。上海四季酒店也成為四季酒店集團在全球經營最為成功的單店之一。
而員工對酒店也有相當的忠誠度,在每位員工在填寫離職表格的“今后你是否愿意回到四季酒店工作”的問題時,幾乎是100%的員工都填寫了“是”。“當員工滿意了,他們提供的服務的質量也就提高,那么酒店的經營情況則會更上層樓。”魏博對《環球企業家》說。
“Y世代”當道
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家酒店不愿意錄用經驗豐富老道的員工,但由于中國高檔豪華酒店的歷史還很短,即使上海第一家五星酒店華亭賓館從1990年代出現到現在也不過十多年的時間,因此對上海四季酒店來說,如何管理好年輕人就成了首要問題。
人力資源總監吳瀘凌花了很長時間來研究這批員工——在四季酒店內部被成為“Y世代”——的性格特征,通過長期的觀察、注意以及傾聽,他認為最先要解決的是,在招聘時注意對方是否有服務和互相支持的意識。而這些基本素質包括在跟客人說話時是否注視;是否保持微笑;見面第一件事有沒有說Hello,等等。
接下來針對這些年輕人的性格特征,吳也努力地使培訓課程變得“好玩”起來。首先方式盡可能地靈活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是單純的講授,而是經常把參加培訓的員工們分成一組,上臺來完成一些項目,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師再做指點、總結;或者把員工帶到周邊地區去野外拓展;開設E-learning,讓員工在自己的電腦上學,不用再把大家全抓到教室里去;他們自己在外面報名參加一些課程的培訓(學位培訓除外),酒店負擔70%的費用;還有,把員工派到其他國家的姐妹酒店去參加培訓,鍛煉,學到最先進的最實際的酒店管理知識。
這些年輕人實際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很高,他們喜歡跟朋友們在一起工作,工作氛圍要很好,很在乎人際關系。他們可能不聽父母的話,也不喜歡聽老師的話,但是愿意聽朋友的。要有被愛的感覺。而且,他們不會對某一事情保持長久的興趣,對企業的忠誠度也不夠高,什么都無所謂。容易放棄。“錢多位高”是他們急切渴求的目標。
比如必須要像對待自己的兒子那樣跟他們說話,而且溝通時“要老實”,甚至要學會員工的語言,跟他們交流。這對很多高管來說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本來就不太會說普通話的吳也經常看電視,從一些反映年輕人的節目中,學會他們的語言。比方說他有一次講到“沒勁、不爽”這兩個詞,他對面的員工一下子就笑了,雙方的距離拉近了很多。
同時,尊重員工,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自己人的感覺也非常重要。
四季酒店通常的做法是:盡量讓他們知道得多一些。每個季度都有員工大會,在大宴會廳召開,總經理和總監們都會參與,告訴員工在過去的三個月,企業的情況怎么樣;最近客人滿意度如何;即將推行哪些新的項目;未來三個月我們的計劃……會給他們提問的機會。讓他們了解企業現在的發展情況。員工大會不是強制性的,誰愿意來就來。但幾乎每次都有200-300名員工到場。
四季酒店也喜歡抓緊每個細節來傳播資訊。比方在供員工使用的5部電梯(這跟酒店前面給客人用的5部電梯完全相同)的外墻上,就有各類POST,內容五花八門。有“每月簡報”:通知最近的生意怎么樣;入住率多少;有什么宴會、會議要舉辦;包括員工晉升、結婚、生小孩等信息;甚至包括當日員工餐廳的菜單。
尊重員工的另外一個表現方式則是傾聽。總經理魏博有一條“Direct Line”:任何員工都可以隨時找總經理交談。魏博的辦公室對任何人也是敞開的。幾乎每天,他都會跟一些基層的員工交流,對方可能是一個沒念過幾年書的洗碗工,也可能是一名門童。Walked talk已成為他的工作習慣之一。一個小小的佐證是,他在酒店大堂咖啡廳時,能報出給他送咖啡的服務生的名字。
超值回報
每年四季酒店都會進行一次員工滿意度調查,也是員工自覺參加的調查,基本上每次都有90%以上的員工填寫問卷。反映他們對部門經理以及總經理的工作是否滿意,然后問卷會被密封著送到四季酒店集團位于美國圣路易斯的總部,等問卷被返回上海之后,他們會再開一次員工會議,針對員工不滿的問題,向大家解釋管理層為什么會這么做。
對酒店來說,員工已成為最寶貴、最重要的資產。四季酒店是惟一一家員工不用飯卡的外資酒店,員工只要是穿著工作制服,都可享受一日四餐的待遇。而要吃多少,員工都是自己動手拿,不受限制,只要不浪費。餐廳的裝潢很有“麥當勞”的氛圍,餐椅五顏六色,餐具都用瓷器,常碎常買,也堅決不換塑料制品。從總經理到做清潔衛生的臨時工都在這里就餐,沒有等級之分、人人平等。連員工的更衣室,里面的水龍頭都是按照四星級的標準安裝。
而在員工在離開四季之前,人力資源部門也會跟他們關起門來好好聊一次天,真心誠意地請教對方酒店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需要改進。“好多員工都會流淚,有委屈,但更多的是不舍。”吳瀘凌說。
四季酒店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年輕人也在工作中變得越來越成熟。上個月,酒店贊助的一年一度的TERRY FOX慈善長跑活動正在籌備過程中。在每個袋子里要發一張參跑證,由于這批證書來得太晚,只有1天的時間來完成,這1萬多個袋子讓籌備小組的成員傻掉了,酒店于是就貼了個請求援助的通知,希望有時間的員工來幫幫忙。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共有70-80名員工都義務跑來幫忙,而且大多數都是利用自己的吃飯時間。
另外一個令四季酒店自豪的地方是,酒店開業5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勞動仲裁糾紛”。這在酒店行業內非常罕見,眾所周知,酒店業的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有沒讀過書的清潔工,也有很高學歷的管理人員,因此管理起來非常復雜。像這樣不發生勞動糾紛的案例比較少見。吳笑稱,這樣“清白”的記錄要繼續保持下去。
當然,要成為員工心中的最佳雇主,是很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發展前景、工資福利、工作間的關系和勞逸平衡。四季酒店的薪資水平始終處于上海同行業的前三名,而且,隨著酒店業務的不斷擴展,廣州分店也即將投入運行,給予員工的發展機會也會更多。但在總經理魏博看來,酒店能成功吸引員工的金科玉律還是那四個字:待人如己。同時,尊重員工,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自己人的感覺也非常重要。
翰威特點評
酒店業發展速度迅猛,目前已經是充分競爭的行業,但該行業的員工的教育程度整體不是太高,而且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這意味著一方面員工容易獲得滿足感,也較易被管理;另一方面員工的培訓學習期限短,也容易出成績。所以酒店業內容易形成最佳的人力資源管理。 四季酒店的員工正是通過與顧客打交道的過程中,給顧客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樣的工作性質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員工的素質,使員工也具備了善溝通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