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臨桃一號由北京二號芽變選育而來,是一個集極早熟與優質于一體的鮮食桃新品種。與北京二號相比:成熟期早15d左右,山西臨汾地區6月上旬完熟;著色好。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質量99.32g,最大單果質量136.81g;果皮底色綠白,可全面著紅色至深紅色,色澤艷麗,茸毛少;果肉白,肉質細,汁液多,風味濃甜,品質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11.75%,總酸0.17%,總糖4.86%,pH6.80,維生素C0.07mg/g,硬度4.05KG/cm2。半黏核。果實貨架期長,采前落果輕,采后常溫下可存放5d。早果,豐產,適應性和抗病蟲性強。
關鍵詞:桃;新品種;臨桃一號;極早熟;芽變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07)01-119-02
目前,在早熟桃育種上,品種的早熟性狀較為突出,品質欠佳者居多,即早熟不優質。優質不早熟。大部分早熟品種不是風味淡或偏酸,就是果個偏小或著色較差,貨架期短。因此,迫切需要培育一個集早熟和優質于一體的桃品種,用于桃生產。進行臨桃一號的選育,主要目的是解決桃品種早熟不優質的問題。
1 選育過程
1996年,在山西省臨汾市段店鄉林場桃園一株北京二號桃樹上發現一果枝所結桃果成熟期特早,比母株北京二號桃成熟早10~15d,而且果實色澤紅艷;果個較大;風味濃。為進一步驗證其優良性狀的穩定性,1997年即取該枝枝條高接在10年生桃樹上,同時保留結果枝。1998年又從高接樹上采接穗,再進行高接繁殖。同時進行幼苗繁殖,小范圍試驗。2000—2005年分別在曲沃縣曲村鎮聞喜莊和夏縣西其里村進行生產試驗,結果表明:臨桃一號比北京二號成熟期早15d左右;臨桃一號(5年生)666.7m2平均產量2089.5KG,比北京二號平均產量2013.3kg增產3.8%。經過連續10年(1996—2005年)的觀察、對比、鑒定,其主要遺傳性狀——早熟優質性保持穩定。2006年3月22日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定名為臨桃一號。
2 主要性狀
2.1 植物學特征
主干灰褐色,皮粗糙。新梢綠色,陽面暗紅,節間平均長2.9cm。復花芽多,多在中部,花芽起始節在2~3節。葉大,披針形,基部圓楔形,葉尖漸尖,葉面子展,葉緣圓純鋸齒,蜜腺2~4個,腎臟形?;槠胀ㄐ?,花徑3.3cm左右,花辦5個,粉紅至深紅,雌蕊1個,雄蕊41~44個,花藥棕黃色,花粉多,雌、雄蕊等高,萼筒淺黃色。
2.2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近圓形,頂尖突。梗洼深度和廣度中等,縫合線淺。果實縱、橫、側徑比值為0.95:0.93:1。平均單果質量99.32g,最大單果質量136.81g,果皮底色綠白,果實從果尖部開始著色??扇嬷t色至深紅色,色澤艷麗,茸毛少。果肉白,肉質細,汁液多,風味濃甜,品質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11.75%,半黏核,核小,可食率92.50%。果實成熟后在樹上掛果期長,采前落果輕。采后常溫下可存放5d。果實發育期約55d,比北京二號早成熟15d左右;著色指數比北京二號增加了5.6%:總酸含量比北京二號降低了63.2%(表1)。

2.3 生長結果習性
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或半開張。萌芽力和成枝力較強。成花容易,自花坐果率超過85%。長、中、短果枝的比例為幼樹6:3:1;盛果期樹4:3:3。以長、中果枝結果為主。結果早,栽植苗和高接苗均可2年結果。較豐產,經觀察,高接樹第3年株產10.6kg,第4年24.3kg,第5年27.4kg。
2.4 物候期
在山西臨汾地區3月中旬花芽萌動:3月下旬葉芽萌動;3月底4月初現蕾;4月上旬(3-10日)初花;4月中旬(12日左右)盛花;果實著色期5月底至6月初;果實成熟期6月上旬,果實發育期55d左右。
2.5 適應性和抗逆性
該品種適應性強,在山區、丘陵、平原均可栽植。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強。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栽植密度
該品種在山區緩坡地可按2m×4m或2m×5m株行距栽植;在乎川地區可按2m×5m或3m×5m株行距栽植。
3.2 整形修剪
一般采用自然開心形,密植園宜采用兩大主枝開心形(“Y”字形)。修剪宜冬夏結合,冬剪以整形為主,夏剪主要是通過抹芽、除萌、拉枝、摘心、疏除直立旺枝等措施,控制旺梢生長提高成花質量,降低成花節數。注意不同樹齡修剪:幼樹修剪通過摘心、拉枝等控制直立枝和競爭枝,調整主側枝的主從關系及平衡樹勢,促進花芽分化,培養結果枝組;成年樹修剪以疏旺除密為主,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注意結果枝組的培養更新,注意留預備枝,一般剪留3~5個芽,維持樹勢健壯。結果枝修剪長果枝剪留2/3~1/2;中果枝剪留1/2左右;短果枝剪留1/3左右;花束狀果枝一般情況下全部疏除。
3.3 肥水管理
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基肥宜早施,春施應在土壤解凍后越早越好;秋施應在8月底9月初進行,一般6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kg。
追肥應及時,主要在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和采果后等幾個時期。開花前,施尿素0.1~0.25kg/株,硫酸鉀復合肥0.2~0.5kg/株;落花和果實膨大期可分別追施果樹專用肥0.25kg/株和0.2kg/株硫酸鉀;果實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早期需要營養物質較多,坐果后,每隔10d噴1次葉面肥,磷酸二氫鉀(0.2%~0.3%)、尿素(0.3%)、美果露等交替使用。
果實采收后,為恢復樹勢,增加樹體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應及時進行追肥,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2~3次,適當控制氮肥的用量。春季解凍和花期注意灌水保墑,果實膨大期遇旱及時灌水,采后控制灌水,同時注意雨季防澇。
3.4 花果管理
臨桃一號桃白花結實率高,栽培時不需要配置授粉樹,修剪時應疏除過量花枝,及時疏花疏果。因果實生長迅速,前期營養消耗大,疏果要早,最好在落花后20d內完成。留果標準:長果枝留果3個,中果枝留果2個,短果枝留果1個,盛果期666.7m2產量控制在1500kg。成熟早,易著色,栽培中宜套袋。
3.5 病蟲防治
臨桃一號成熟期較早,可避開桃小食心蟲危害,果實病害輕,早春萌芽前噴5-8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菌蟲卵,以后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治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細菌性穿孔病等病蟲害。生育前期可噴吡蟲啉、滅幼脲、蛾螨靈等低毒農藥防治1~2次。
作者簡介:焦連成,男,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果樹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