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陽光溫暖地灑進校園時,總看到一位母親背著一個孩子蹣跚地向學校走來,很不幸,孩子從小腦癱,說話、行動都有障礙,但他的臉上看不到憂傷和悲苦。他快樂地和母親告別,迎上向他伸出雙手的老師……這一幕,每天風雨無阻地在學校上演,我感受到了一位母親深沉的愛,體會到了一種永不言棄的執著。我也是母親,我也愛自己的孩子,曾有一位母親說:“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給他百分之百的愛。”是啊,一個孩子雖然只是學校的千分之一,對家長來說,卻是他們百分之百的希望。無論他是美或丑,是聰明或是愚笨,是乖巧或是頑皮,他都承載著家庭的未來,社會的未來。關愛優秀、聰明的孩子是大家的天性,關愛每一個后進生,關愛后進生的全部,才顯示出教師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師德。于是,在二實小就有了“為每一位學生的最優發展服務”的教育理念,有了“放棄一個孩子,就是毀滅一個家庭”的教師忠告,就有了“關愛學生,從最后5位做起”的具體行動。這最后5位,是各班相對而言的,不僅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有經濟貧困的學生,還有思想、心理有問題的學生,一句話,是更需要老師關愛和重視的學生。為了使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全面推行差生負責制,扎實開展“關愛差生”專項調研,通過質量檢測、聽課觀察、學生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差生的現狀及他們的心聲,智慧設置《補差輔導獎考核條例》,把班級差生提高幅度作為評選“補差獎”的重要指標,并把對最后5名學生的關愛狀況和效果作為學校評選“師德高尚好園丁”、“十佳教工”、“二實小形象教師”等的重要依據,這些具體的措施,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關愛學生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走進教室、辦公室,時常看到老師們為思想行為上常出點小問題的調皮學生思索著,時常看到老師們為學習困難的學生耐心細致地講解著……那個腦癱學生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在老師多少次反反復復手把手地輔導下,他終于會寫字了,會簡單計算了,更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孩子每天充滿了陽光般的笑容……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然而生活中隨處可見愛的缺位和越位。“關愛學生,從最后5位抓起”,抓住師德的核心——“愛”來喚醒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體悟并用自己的行動闡釋“愛與責任同行”的深刻內涵,大處著眼,小處人手,瞄準的是“最后5名”,關注的卻是全體學生。一位有足夠愛心和恒心關愛最后5位學生的教師,肯定是一位心中充滿愛的教師,肯定能給全班同學遍灑愛的甘露。而最后5名學生的全面提升,帶來的便是群體的再進步,必將帶動班集體踏上新的臺階,這樣不斷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也使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優發展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