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之性,最喜模效,利用其性,日授以便于模效之文字,久之則融會于心,而指揮在手,自有振筆疾書之樂,而不至有捍格之虞。
——沈頤,1909年
讀本化文字為語言,作文由語言為文字,其間消息有可通者。
——潘樹聲,1912年
要以記事明暢,說理透徹為習文第一趣旨。
——劉半農,1918年
作文宜在課內,抑宜在課外?宜由教師出題,抑宜由學生擬題?我認為這都是自由與干涉的問題,我是主張自由的。……平常則以用自由的方法為宜。
——朱自清,1925年
學校作文,要能供給這種生活需要,就不能專靠單調的命題式的作文,而須多方面地變換作文的方式。
在內容上,學生作文,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組織。
——孟憲承,1925年